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里程碑!ETF規模突破4萬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8 13:35:21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中國ETF市場實現了驚人的多級躍升:從2004年起步到2021年突破首個萬億元規模用了17年,第二個萬億元則耗時3年,2024年更是以驚人的9個月完成第三個萬億元增量。

◎從2004年首只ETF“華夏上證50ETF”破冰,到如今科創板ETF、中證A500ETF等創新產品百花齊放,中國ETF市場在政策紅利、資金配置與生態優化的共振下,正以“飛輪效應”加速駛入黃金時代。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趙云    

4月18日,資本市場迎來新里程碑:全市場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去年9月底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到如今站上4萬億關口,這一跨越僅耗時約6個月,也標志著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已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的核心增長引擎。

從2004年首只ETF“華夏上證50ETF”破冰,到如今科創板ETF、中證A500ETF等創新產品百花齊放,中國ETF市場在政策紅利、資金配置與生態優化的共振下,正以“飛輪效應”加速駛入黃金時代。

見證歷史!ETF站上4萬億元大關

資本市場又迎來新里程碑。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場ETF總規模已經突破4萬億元大關,創下新紀錄。

2004年,境內首只ETF——華夏上證50ETF成立,拉開了中國ETF市場的發展序幕。作為跟蹤標的指數變化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ETF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滿足了投資者對便捷投資工具的需求,同時推動了資本市場創新發展。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中國ETF市場已經實現了驚人的多級躍升:從2004年起步到2021年突破首個萬億元規模用了17年,第二個萬億元則耗時3年,2024年更是以驚人的9個月完成第三個萬億元增量。

在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和政策大力支持的雙重推動下,中國ETF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4年新“國九條”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央行推出互換便利工具提供流動性支持,疊加國家隊資金持續增持,共同推動ETF市場規模持續擴容。截至4月18日,境內ETF總規模已成功突破4萬億元大關,僅用約6個月時間完成了第四個萬億元的突破,體現了強大的“加速度”。

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對記者指出,中國ETF市場實現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多項核心因素:一方面,監管部門持續的政策支持為ETF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顯著增強了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另一方面,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提升和個人投資者專業水平提高,市場對ETF產品的需求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ETF產品規模的持續增長背后,也是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新趨勢。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在近期的一次活動中介紹,隨著指數化投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ETF市場參與度穩步提升,目前滬市ETF參與賬戶數近1000萬戶,去年“9·24”以來增長約200萬戶。

權益ETF占主導地位,“頭部壟斷+細分突圍”市場格局形成

從這4萬億元規模構成來看,權益ETF仍然占主導地位。據Wind數據,目前股票型ETF的規模已達到2.94萬元,占ETF市場總規模的73.54%;跨境ETF規模4970.23億元,占總規模的12.41%;債券型ETF規模2392.05億元,占5.97%;此外還有貨幣型ETF規模1738.37億元、商品型ETF規模1465.58億元,分別占ETF總規模的4.34%和3.66%。

股票型ETF中,規模最大的是規模指數ETF,也就是寬基ETF,最新規模為2.19萬億元,占ETF總規模的54.67%。在所有寬基ETF中,滬深300ETF近期整體規模重回萬億級大關,也是唯一一個規模突破萬億元的寬基ETF賽道。

再來看基金管理人的情況。截至4月17日,全市場共有54家公募持牌機構布局ETF業務。其中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公司共有12家,合計占據了全市場ETF總規模的近85%;相比之下,其余42家基金公司管理的ETF規模僅有全市場總規模的15%,尾部10家公司的ETF管理規模甚至不足14億元,顯示出強大的馬太效應。

在頭部效應和強者恒強的背景下,中小型基金公司進入ETF賽道只能選擇另辟蹊徑。有人選擇在產品創新上發力,也有機構選擇結合自身優勢、聚焦細分領域來“突圍”,例如搶先發行首只掛鉤相關指數的ETF產品等等,通過率先推出全市場首只及首批具有高辨識度的指數產品來實現差異化競爭優勢。

整體而言,當前ETF市場已經形成了“頭部壟斷+細分突圍”的市場格局。多位業內人士對此指出,這樣的市場格局符合行業發展規律,頭部公募依托規模優勢保持領先地位,而中小機構則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在細分市場尋求發展空間。

ETF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

對于ETF業務來說,4萬億元是一塊新里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中國ETF市場正以“飛輪效應”加速駛入黃金時代。

曾方芳指出,ETF總規模突破4萬億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多重積極意義。

首先,ETF產品的蓬勃發展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正在向更加成熟、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其次,ETF以其便捷的交易特性,有效降低了普通投資者的參與門檻,顯著提升了市場流動性,對平抑市場波動、提高運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日益豐富的ETF產品線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工具,在滿足不同投資需求的同時,也優化了資本市場的整體生態;

最后,ETF的壯大還有助于引導社會資金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為國家戰略實施和產業升級提供金融支持。

還有業內人士推算,未來10年,ETF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元。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ETF業務也面臨一些“成長的煩惱”。例如,部分熱門賽道和主題出現了大量相似的ETF產品,導致市場競爭加劇,產品之間的差異化優勢逐漸減弱。另外,部分投資者對ETF的風險特征、投資策略和套利機制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在市場波動中做出非理性決策,投資者對ETF的認知和理解仍需進一步提升等等。

上交所ETF行業發展報告(2025)就指出,隨著新一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各項措施穩步推進,境內指數化投資發展空間廣闊,ETF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未來應持續豐富ETF產品高質量供給,服務實體經濟與居民財富管理;落實“科創板八條”相關舉措,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優化ETF場內配套機制,為中長期資金入市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境內外市場宣傳推廣,提升ETF影響力競爭力;豐富ETF應用場景,構建ETF市場良好生態等等。

曾方芳也表示,展望未來,ETF市場要持續健康發展,一是需要進一步簡化產品審批流程,降低發行運營成本;二是維持股票市場平穩運行和充足流動性;三是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增強市場信心;四是加快推出契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型ETF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565895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午夜 | 亚洲四色在线影院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