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7 16:25:31
◎4月7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59萬億元。滬指、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7.34%、9.66%和12.5%。
◎此次下跌源于投資者對全球宏觀事件的擔憂,市場情緒低迷。然而,中央匯金公司盤中宣布增持ETF并將繼續穩市操作,為市場注入信心。
◎農業板塊因糧價上漲預期受到資金關注,成為少數上漲領域之一。
每經記者 趙云 每經編輯 彭水萍
4月7日,市場全天低開低走,三大指數集體下挫。截至收盤,滬指跌7.34%,深成指跌9.66%,創業板指跌12.5%。
板塊方面,農業等少數板塊上漲,電池、消費電子、計算機設備、智譜AI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5200只個股下跌,逾2900只個股跌停。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502億。
相信上周末很多人都有預感——今天的行情會很不一般。
但只有真正開盤以后,直至收盤時分,“見證歷史”的感覺才如此真實。
漲跌情況,反映著市場情緒的悲喜;但我們不能只做情緒和股價的奴隸。
對于正影響全球股市的宏觀事件,投資者要有敬畏之心,不過分悲觀,也不草率地預判。
危機危機,危的后面總會有機。如此,我們再來展開今天的復盤。
從多項指標來看,今天A股市場情緒陷入了比較明顯的低谷。
股齡在1年以上的投資者,應該會想起去年2月5日和6日大盤觸底時的表現。彼時,A股創下了近5年的“大底”。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四,全A平均股價較當初上漲了46.35%;今天收盤后,全A平均股價跌至年線上方,這一漲幅縮窄至約28%。
這28%的“利潤墊”,源于去年9月18日,大盤再度下探至階段低位,隨后開啟的了眾所周知的“924”行情。
以上證指數或萬得全A為例,今天,大盤首次跌破去年9月27日至今的箱體下沿,也首次回補了9月27日與9月30日之間的高開缺口。
全A成交額較上個交易日放量近4600多億元,這里有一處細節值得關注——那就是近年來時常體現“托市資金”動向的寬基ETF,又爆量了。
數據顯示,截至收盤,同花順“寬基ETF”指數整體成交額達到1367.83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翻了2倍多,錄得去年10月18日以來最高水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滬深300ETF(510300),全天成交243.15億元,較前一天放量5倍多,為歷史第二天量(僅次于去年10月8日,時隔120個交易日)。
通常股票的行情是“地量見地價”,但從這兩年行情來看,滬深300ETF等寬基產品往往在見底前夕,會因“國家隊”的強力護盤動作,出現放量。
恰好今天尾盤,媒體援引權威人士說法報道稱,中央匯金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穩市操作。隨后,中央匯金公司也在盤中公告稱: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這是能和行情對應上的。
因此,對于突如其來的下跌,我們有理由保持底氣和信心。
債市走強,國債ETF領漲
普跌格局下,今天市場情緒面相較邏輯面明顯占據上風。
而在少數的上漲一側,兩大方向仍然演繹著資金的理性選擇。
一是,有一定利好加持的農業板塊。
財通證券表示,糧價或受推動上行,關注農業板塊避險屬性。太平洋證券表示,短中期來看,農產品進口將減少,尤其是自美進口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種,從而推動相關農產品價格上漲。建議關注糧價上漲預期下的主題投資機會。
二是,“股債蹺蹺板”影響下的國債ETF。
華創證券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穩增長目標排序有望重回第一位,市場博弈寬松交易熱情升溫,打開10年期國債和30年期國債下行空間,債市收益率或順勢向下突破。
趨勢上,年內利率震蕩向下。國內經濟目前正處于新舊動能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基本面處于復蘇的關鍵階段;外部環境顯著惡化,國內貨幣政策預計仍將維持支持性導向。
節奏上,二三季度利率下行的確定性較高,全年利率波動幅度增大。
短期看:本周(4月7日至11日),30年國債會迅速觸及前期低點1.8%,同時存在繼續向下的可能。
中期看:30年國債在本周突破1.8%后,可能出現一段時期的震蕩盤整,內外政策擾動及機構行為變化,會加大利率波動幅度。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