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米SU7事故,責任如何認定?保險怎么賠?律師、保險專家們這樣說??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4 08:38:40

近日,一輛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事故責任認定引發廣泛關注。小米公司表示,事故發生后已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到非車主本人在駕駛。在車輛出借的情況下發生事故,車主要承擔責任嗎?多位律師、保險專家對此展開深入探討。

每經記者 涂穎浩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近日,一輛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嚴重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事故責任如何認定,引發廣泛關注。

小米公司發言人表示:“碰撞發生后,我們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到非車主本人在駕駛。”

在車輛出借的情況下發生事故,車主要承擔責任嗎?這是很多車主關心的問題。

此外,在車主已購買傳統車險、意外險情況下,保險如何理賠?保通社4月2日和3日采訪了多位律師、保險專家,對于此類事故涉及的各方責任認定、相關保險理賠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在三種不同情況之下,責任由誰來承擔?

北京浩博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及險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崔春霞就此事書面回應了保通社采訪,本起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包括:一是三名女孩的死亡各項損失;二是車輛損毀的損失;三是高速路的損害修復損失等。那到底這些損失由誰承擔責任?需要根據最終事故責任認定以及相關鑒定結果,分析事故原因,確定承擔事故責任的主體。

第一種情況是單一過錯車輛質量問題。根據民法典第1202條規定,如果事故原因全部系由于車輛質量問題造成的,全部損失由小米廠家承擔,也就是小米方賠償上述所有損失。車輛存在質量問題需要權威機構的鑒定結果。

康德智庫專家、上海美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項方亮律師在文字回應保通社采訪時認為,若調查發現車輛智能駕駛系統存在產品質量法里的缺陷,如傳感器故障、算法誤判,或車輛碰撞后爆燃與電池包設計缺陷有關,小米公司需承擔產品責任。若系統符合相關功能標準,小米公司責任有限。此外,若施工方未按相關規定設置明顯繞行標志,或未提前公告改道信息,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可能承擔次要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單一過錯司機操作不當,承擔100%的責任。該起事故中的肇事車輛,據公開信息了解到,車輛系車主送給女朋友(也即司機)的。因車輛沒有過戶,視為司機借用車輛時發生了事故。

該起事故中,受害人三人,包括司機和兩個同乘女孩。崔春霞認為,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兩個同乘女孩對事故發生存在過錯的話(過錯指發生事故時跟司機爭執、拉扯等等),也就是事故發生她們自身沒有任何過錯,她們的損失,會由司機來承擔。

涉及民法典1217條規定的無償搭乘構成的好意同乘,會減輕司機的賠償責任。但如果司機存在醉酒駕駛等不適合駕駛的情形,不減輕賠償責任。同時,司機對車輛的損毀和高速公路的修復負有賠償責任,司機本人的死亡后果由自身承擔。

不過,在混合過錯的第三種情況下,也就是事故發生既有司機駕駛操作不當的原因,也有車輛質量問題,就會根據責任比例,由廠家和事故責任主體分擔損失。

車輛出借他人駕駛,車主要承擔責任嗎?

在日常生活中,借用朋友車輛的情況時有發生,在車輛出借的情況下發生事故,車主要承擔責任嗎?這是很多車主關心的問題。

民法典第1209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對此,項方亮認為,根據民法典,若車主出借車輛時,車輛已正常年檢,駕駛人有相應駕駛資格,且車主不知也無法預見車輛存在影響安全行駛的故障等問題,車主對事故發生無過錯,無需承擔法律責任;若車主明知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車輛存在安全隱患仍出借車輛,則需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崔春霞也表示,車主把車輛借給女朋友駕駛,如果女朋友有符合駕駛車輛要求的駕照,且車輛符合駕駛要求,發生交通事故,車主無過錯,因此無賠償責任;如果車輛符合駕駛要求,女朋友無符合車輛駕駛要求的駕照(含無證以及準駕車型不符兩種情況),車主借出車輛有過錯,均需要對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

“當然,最終的賠償責任需依據事故調查結果來確定,若多方都有過錯,則按責任比例分攤賠償。”項方亮強調。

車主配齊車險、意外險下,保險怎么賠?

據車險業內人士測算,21.59萬元的SU7商業險保費在4000元左右,29.9萬元的SU7保費不超過6000元。具體的價格與車主的風險意識有關,因為不同的險種選擇、三者險等保額變化,都會影響車險價格。

配齊傳統車險、駕乘意外險的情況下,保險如何理賠?

項方亮表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如果駕駛員承擔事故責任,保險公司會在交強險和商業險的限額內進行賠償。交強險有責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18萬元/人等。商業險則根據保險合同約定進行賠付,若事故造成的損失超出交強險和商業險的賠償限額,超出部分需由責任人自行承擔。

對于駕駛人而言,若駕駛員存在未及時響應接管、疲勞駕駛、操作失誤(如接管后未有效制動)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很可能承擔事故主要責任。不過,從系統發出風險提示到碰撞僅間隔2秒,若駕駛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確實難以做出有效反應,其責任比例可能會相應降低。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每一輛上路行駛的機動車都必須購買交強險。此外,車主還可以為其名下的汽車投保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駕乘人員意外險等商業保險產品。

據崔春霞分析,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賠償的對象為非車上人員,本案中死者均為車上人員,不涉及交強險的賠償,不過高速公路的損失交強險會進行有責與無責的賠償;乘員座位險是賠償給車上乘員的,一般按一個座位數萬元,會由保險公司代替車方賠償給受害人,此部分會抵銷司機的部分賠償責任;車損險會由保險公司賠償給車主。

對于投保了意外險的情況,崔春霞進一步表示,如果三個受害人各自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險,意外險賠償為定額給付原則,比如意外導致死亡的給付金額為50萬元,保險公司就需要給付受害人50萬元。意外險與車輛的保險屬于并存關系,不會互相抵消和品迭。

因此,在其看來,車主有必要投保意外險。

某險企從業人士在微信交流時對保通社表示,以車損險等圍繞車承保的保險產品,無論駕駛人員是誰,只要車或車上人出了事故,保險就會理賠;以駕駛人或車主為承保核心的保險產品(比如部分從人的駕乘意外險),若駕駛人或車主未在事故上,與其相關的保險產品不會理賠。

杭經律師事務所律師壽寶金在微信受訪時表示,交強險和商業險責任按照規定和合同約定理賠,如涉及商業險免責條款的話,保險公司可能免除部分責任,實際責任比例還是要看具體調查情況。

隨著智駕保險落地,產品服務將不斷完善

“目前,國內車險對智駕事故還沒有專門的條款,一般根據事故發生時系統權限劃分。比如輔助駕駛(L2級),一般會按傳統流程賠,但保險公司可能追溯車企責任。”一位來自車險第三方公司的內部人士在接受微信采訪時認為,如果車企宣傳達到自動駕駛(L3+),就需要技術鑒定系統是否缺陷。小米SU7的賠付還需結合用戶協議對駕駛責任的約定、保險條款是否覆蓋智駕場景,以及行車數據是否顯示系統誤判。

在其看來,這場事故也直接說明了人機共駕過程中“事故責任界定難”的問題。到底如何理賠,要看購車時有沒有買類似智駕保險的產品。

“智能駕駛從當前情況看,國內量產車主要以L2+為主,按照現行法律,交通事故責任主體仍然是車輛所有人或駕駛人,仍使用現行的車險產品。”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在近期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正牽頭開發L3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專屬車險產品,提前布局未來智駕技術升級帶來的保險需求。

今年1月份,監管出臺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統籌保險行業力量,全面系統研究智能駕駛、車型快速迭代等對車險經營的中長期影響,及早謀劃轉型發展。

當前,保險公司正在探索智駕保險產品,可以預期,新政策出臺勢必會推動險企加快相關產品的制定和研究。

律商聯訊風險信息(簡稱律商風險)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戴海燕在此前接受保通社采訪時預測,未來智能駕駛保險將呈現產品創新與多樣化、服務智能化與高效化、合作模式多元化等特點。

“依據智能駕駛的不同等級、車輛使用場景、用戶駕駛習慣等,高度定制化的保險產品可能針對主要使用L3級輔助駕駛在城市通勤的車主推出,設計側重于特定場景下系統故障保障的產品;‘車險+非車險’的組合產品模式,如涵蓋智能駕駛系統功能缺陷、數據泄露、網絡安全等風險的非車險產品,為智能駕駛提供全方位保障。”戴海燕還提到,通過實時監測智能駕駛車輛的數據,提前發現潛在風險并向車主發出預警,能幫助車主預防事故發生,同時也降低保險賠付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事故 保險 小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三级国产99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