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20:06:59
◎2025年一季度,中國資本市場表現亮眼,而主打全球資產尤其是美股市場的投顧組合表現不佳。
◎在國內,17只中高風險型明星權益投顧組合全部實現正收益,平均漲幅達2.8%。
◎與此同時,22只全球資產組合中有9只出現較大跌幅。部分投顧組合在3月進行了調倉,例如華夏財富積極進取組合提高成長風格配置。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25年一季度,中國資產不斷吸引資金的目光,而在去年主打海外尤其是美股市場的投顧組合,則表現暗淡。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納入統計的17只國內權益中高風險型明星權益投顧組合,在2025年一季度全部取得正收益,同期凈值平均漲幅達到2.8%。納入統計的22只全球資產組合則有9只出現了較大的跌幅。
3月,部分基金投顧組合進行了調倉,提高組合的成長風格,也有的選擇減配港股,落袋為安。
“東升西落”不止是宏觀敘事,也體現在了2025年一季度投顧組合的業績表現中。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納入統計的17只國內權益中高風險型明星權益投顧組合,在2025年一季度全部取得正收益,同期凈值平均漲幅達到了2.8%。
來自第三方平臺的數據顯示,表現最好的是銀華天磯-悄悄盈組合,該組合在今年一季度凈值上漲了7.96%,成立以來同期凈值跌幅已不到2%。該組合重點布局硬核科技、醫藥醫療和基礎消費方向。從目前的持倉來看,該基金持有創新藥產業、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等多只醫藥、醫療方向的基金。
排在其后的為同時期成立的華夏財富積極進取,該組合一季度凈值漲幅為6.55%。鵬華群星閃耀組合的同期凈值漲幅為4.98%,位居第三。
與之相對應的是,主打全球資產的組合在2025年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納入統計的22只產品一季度凈值平均上漲了1.19%,但有9只產品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且不少為2024年的明星產品。
華寶證券永動機全球型組合今年一季度凈值下跌5.2%,國聯證券萌萌的海外組合同期凈值下跌了8.34%。表現領先的國泰全球精選等投顧組合則是將資產重點配置在港股市場而非美股市場。
2月,納入統計的以A股為主的中高風險型明星權益投顧組合,有一半進行了調倉。
3月,上述17只產品中又有6只產品進行了調倉,其中,華夏財富積極進取、華寶證券宇宙奇兵和興證全球進取派優選3只組合則是在2月和3月接連調倉。
據記者了解,興證全球進取派優選組合在2月豐富了備選基金池,納入了更多指數型基金,尤其是涉及港股投資的品種,增加了港股的比例,適度提升了組合的成長性配置。同時,指數型基金的比例也從34.34%提升至42.44%,主要加倉了跟蹤中證500指數的部分指基。而在3月7日,鑒于權益市場風格變化較大,該投顧組合進一步調倉,大幅降低了大盤風格基金在組合中的權重占比;增加了成長風格以及GARP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從其3月末的持倉來看,該組合進一步加倉了國泰君安中證500指增A,減持富國滬深300指數增強C等基金。
華寶證券旗下的久聰基金優選組合,在3月的調倉中也提高了組合的成長性。其表示,組合近半年以來運行平穩,最大回撤僅為同類的60%水平,但其均衡偏價值的風格意味著上行阿爾法略顯不足。調倉仍然是關注均衡型基金經理,調出了更換基金經理的產品及業績偏離基準較多的產品,組合仍然以穩健方向為主。
2月21日,華夏積極進取投顧組合調倉完畢,期間適當降低權益倉位,減配市場熱門方向,增配醫藥、化工等估值偏低方向。該組合在3月7日宣布再次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整幅度不大,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等所占比例變化不大,旨在實現組合再平衡。
相比之下,3月,主打全球資產的投顧組合開啟了調倉動作,有部分組合對港股資產進行止盈操作。
華夏全天候多元進取配置組合3月7日發布的調倉后結果顯示,基于風險預算模型進行戰略配置再平衡,根據宏觀因子戰術體系增配標普500、歐洲、有色,減配港股、東南亞等資產。
該產品具體的減持品種包括富國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ETF發起式聯接A、華泰柏瑞東南亞科技ETF發起式聯接A等。
知名投顧人士E大3月對長盈指數投資計劃-150組合的調倉中,賣出一份恒生科技。其表示,本次減持恒生科技,是因為港股在組合中配置比重再次超過策略設計,稍微減倉再平衡。很多時候我們賣出不是因為“覺得”要跌了,而是因為投資策略要求我們這么做。相反,很多時候買入也是這個原因。這一筆賣出的收益率大致在47%左右。當然時間算是比較長,大概有2年多時間了。
華寶證券的宇宙奇兵組合對權益類構成進行調整。其認為,部分港股互聯網行業龍頭低估值修復基本完成,黃金不斷創新高而黃金股漲幅滯后,顯著低估。適當止盈港股倉位換入黃金股,兌現收益的同時布局其他低位品種。該組合新增了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發起聯接C,減倉了易方達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發起式聯接A等基金品種。
2024年,國內證券市場先抑后揚,上證綜指上漲12.67%,創業板綜指上漲9.63%;國內證券市場股票基金交易量日均規模達12102億元,同比提升22.03%。
隨著券商年報的逐漸披露,多家券商透露2024年基金投顧業務出現了穩健增長,而這也再次顯現出券商靠天吃飯的行情。
國聯民生證券表示,保持基金投顧行業領先,基金投顧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公司買方投顧的重要基礎,初具現代財富管理模式雛形。截至2024年年底,基金投顧保有規模92.38億元,同比增長40.1%。策略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在復雜市場環境中展現出卓越的回撤控制能力,遠超市場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
招商證券也表示,公司基金投顧“e招投”報告期末累計簽約客戶數8.02萬戶,產品保有規模51.12億元,同比增長9.79%。在基金投顧業務方面,公司通過新增養老基金優選等策略,持續優化智能定投模型等方式,有效提升客戶投資體驗。
致力于發展買方投顧業務的東方證券,截至2024年末,基金投顧業務推出“悅”系列和“釘”系列兩個產品體系,共27個投顧組合策略,合計規模約153.71億元,較年初增長7.05%;存量賬戶數19.28萬戶,客戶留存率58.18%,復投率76.8%。而在2022年和2023年,東方證券的基金投顧業務的規模分別為149億元、144億元。
與此同時,過去的2024年,申萬宏源也在大力布局現金管理類和固收類基金投顧組合策略,實現商業銀行基金投顧業務上線,助力居民財富實現保值、增值。截至2024年末,公司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超7萬人,累計復投率98%以上,客戶平均使用投資顧問服務時間超1300天。
不難發現的是,2024年,各大財富管理機構加速向“買方投顧”深入轉型,依托各自資源稟賦有序開展基金投顧業務,業態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定制化投研服務需求旺盛,投資者獲得感不斷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