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18:34:52
◎黃薛冰表示,青少年是數字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對交互式的AI軟件接受起來非常快,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有關。
◎如果一味地和AI交流,就喪失了學習機會,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把握社交界限,逐漸會變得情感平淡、疏離,好像機器人一樣,這是AI帶給我們的壞處。總的來講,AI的社交互動不能取代真人互動,只能在某些情況下做補充。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國家衛生健康委于4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
前一階段,全國兩會記者會上關于體重管理的答問內容沖上熱搜,各地開始紛紛響應,很多醫院開設了體重管理門診。
北京醫院主任醫師潘琦表示,減肥和體重管理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科學的體重管理是個長期的過程,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代謝獲益。
很多人認為運動強度越大、時間越長,健身效果就越好。
針對這一觀點,潘琦表示,運動并非時間越長、強度越高越好。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運動,而且選中等量和中高強度的運動為宜。如果換算到每一天,30分鐘以上是可以的。
在運動方面,除了有氧運動以外,還需要加入每周2~3次的抗阻運動,比如深蹲、彈力帶操、器械運動等。傳統的八段錦和太極拳兼具了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平衡訓練和柔韌性的訓練,也能讓我們保持很好的健康狀態。
潘琦表示,如果沒有運動習慣,剛開始運動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注意,開始運動前要有身體的預熱期,增加一些肌肉的適應能力再開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強度適宜,達到微微出汗,肌肉有一點點酸脹的感覺就可以。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了頭痛、心悸,這時候要休息,如果緩解不好要及時就醫。
運動完以后要做拉伸,緩解緊張的肌肉,這樣才能堅持,有一個長期的維持。在運動過程中如果發現已經患有基礎疾病,需要找醫生進行初步評估,還可以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保證安全有效的運動。在實施過程中突發急癥,比如病毒感染,就要休息,等身體恢復以后再恢復運動量。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有的青少年會把交互式AI當成“心理樹洞”來傾訴自己的煩惱,這樣有助于緩解壓力嗎?有哪些潛在的健康風險?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黃薛冰表示,青少年是數字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對交互式的AI軟件接受起來非常快,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有關。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交友需求非常強烈。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以及自信心還在建立當中,跟別人社交時容易缺乏自信,容易感到羞怯,擔心別人評價自己、不接納自己。孩子和AI交流的時候沒有這樣外在的評價,會更加放松,這是孩子們喜歡AI的原因。
但是,如果單一的只是和AI軟件交流,或者是過度沉迷于AI軟件也會造成壞處。青少年在發育過程中,在和人交流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叫做社會化,要和別人去交流,接受別人的評價、反饋,進而調整認知、行為,去符合社會規范。所以跟真人交流雖然有一些評價會讓我們覺得有壓力,但是這樣的評價有助于孩子跳出自我視角,能夠從外在的視角來審視自己,進而調整自己。
真人交流還可以學習識別別人的情感,比如別人的表情、動作,我們會感知情感,同時也會學習以及模仿別人是怎么表達情感的。比如我們和人溝通,怎么說、說還是不說,社交距離是多少,跟別人的眼神接觸要怎么樣,都是在真人社交當中不斷學習來的。如果一味地和AI交流,就喪失了學習機會,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把握社交界限,逐漸會變得情感平淡、疏離,好像機器人一樣,這是AI帶給我們的壞處。
“總的來講,AI的社交互動不能取代真人互動,只能在某些情況下做補充。”黃薛冰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