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16:02:38
每經記者 閆峰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極米科技發布了關于股東詢價轉讓計劃的公告。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發現,極米科技是今年唯一的一家兩次發布詢價轉讓計劃的上市公司。而且,此次極米科技股東詢價轉讓的背后,頗有一些不循常理之處,尤其是其小股東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轉讓公司股份。
那么,本可以在二級市場按市價減持的小股東,卻為何擬以低價轉讓?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展開了調查。
據極米科技4月2日公告,其3名股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鐘超、廖楊,擬詢價轉讓175萬股公司股份,占極米科技總股本的比例為2.50%。該3名股東均非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各股東的具體減持數量如下:
而就在其詢價轉讓計劃書發布的次日,極米科技就發布了股東詢價轉讓定價情況的提示性公告。
根據詢價申購情況,初步確定的本次詢價轉讓價格為 111.06 元/股。本次詢價轉讓擬轉讓股份已獲全額認購,初步確定受讓方為13家機構投資者。
如果仔細研究,可以發現這3名股東的詢價轉讓行為存在不少蹊蹺之處。
首先,這3名股東的轉讓數量并不多,其合計轉讓比例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50%。如果其轉讓原因是資金需求,那為什么不在二級市場直接減持?尤其是其中一名股東擬減持數量僅為35萬股,而近5個交易日極米科技的日均成交量為78.83萬股。
其次,其初步確定的轉讓價格為111.06 元,僅為極米科技4月2日收盤價131.5元的8.4折。這3名股東為何不在二級市場以高價減持,卻以詢價方式低價轉讓,這顯得有些不循常理。
最后,該3名股東中的鐘超和廖楊,在本次公告持股比例均不足5%。根據相關規定,其減持并不需要提前披露,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減持。但他們卻提前發布詢價轉讓公告,以詢價轉讓的方式減持,且該3名股東當前并不存在一致行動人關系,他們卻在同一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了解到,因為詢價轉讓受讓方會有六個月的鎖定期,所以一般詢價轉讓價格要比市價低。而當前極米科技這3名股東并不存在限售的情況。
那么,這3名股東為何要以詢價轉讓方式低價轉讓,而不在二級市場直接減持呢?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了極米科技。
其相關人士稱,“這個是股東他們自己個人的選擇,我理解他們可能不只是接受詢價這種方式。另外就是股東去減持股份的這個事情,現在交易所的監管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嚴格的。而且可能詢價轉讓的話對大盤的影響會小一些”。
當記者疑惑其減持比例相對較小,應該對股價整體影響相對較小時,該人士解釋道,“因為里面有一些原始股東,(他們)之前也是比較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可能跟鐘總之前一起創過業的。所以說其實大家都會去考慮到,以對公司影響比較小的方式去減持。當然投資者肯定是有退出的需求,就是說怎么樣去做這個轉讓,讓公司和股東大家雙方有一個平衡。實際上詢價也是現在比較好的一個方式。其實都是一些機構的投資者進來,這個對于公司的資本結構其實也有一定好的影響”。
當記者追問該人士為什么這些股東要犧牲一部分自己利益以低價詢價轉讓時,該人士表示“當然這個事情首先它是股東個人的一個選擇。另外我們會認為可能現在的這個市場情況,交易所會引導(股東)去用詢價這樣的方式去做這個減持”。
而對于詢價轉讓,一名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對于大額交易,詢價轉讓相對大宗交易更加市場化,大宗交易由雙方相互協商,詢價轉讓的受讓方范圍則更廣,鎖定6個月短期對市場影響也不大。詢價轉讓需要關注受讓方背景、折價率情況等綜合判斷,如果受讓方有長期優質資本(如產業基金、社保等),則有利于增強信心,當然如果折價率過高則隱含負面預期。
實際上,極米科技在2月中旬,已經發布過一次小股東的詢價轉讓公告并已完成轉讓。而極米科技也是今年13家發布詢價轉讓公司中,唯一一家發布過兩次詢價轉讓計劃的公司。彼時減持的股東,是其另外3名小股東。
據極米科技此前公告,成都極米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開心米花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廖傳均于2025年2月17日通過詢價轉讓減持公司197.8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83%,轉讓價格為102元/股,為當日極米科技的收盤價112元的91%。
此次詢價轉讓的受讓方,共有11家機構投資者,機構類型包括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外資機構等,其中也包括摩根士丹利、國泰君安證券等知名機構。而以最新價計算,這些機構的浮盈達27.25%。
有意思的是,極米科技本次詢價轉讓完成后,其股價便偏強運行,從2月17日的收盤價112.13元,最高上漲至3月14日的高點136.98元。
值得注意的是,極米科技當前正在以回購的方式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
極米科技自2022年9月以來,已發布過3次回購方案,其3次回購計劃已累計回購超6%的公司股份,而當前也正在實施較大額度的回購計劃。極米科技前兩次回購完成的時間分別是2023年12月、2024年5月,分別回購了0.38%、2.6%的公司股份,回購金額分別是3987.72萬元、1.59億元。
據極米科技在2024年10月1日發布的最新回購方案,其擬回購1.5億元-3億元的公司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而截至4月2日,其累計已回購股數占總股本比例為3.11%,累計已回購金額為1.76億元。
極米科技的股價自2024年9月以來也有較大的漲幅。從9月23日的收盤價52.10元最高漲至3月14日的高點136.98元,區間最大漲幅達162.92%,明顯超過同期指數和行業的漲幅。
公開資料顯示,極米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投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向消費者提供圍繞智能投影的配件產品及互聯網增值服務。
據極米科技業績快報,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14億元,同比下降4.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1.14%。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