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2 21:54:54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4月2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回顧與前景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提及,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成交及估值均有所改善,并得到來自內地公司的中大型新股項目支持,從而繼續反彈。這些公司希望能夠尋求國際資金,助力推進品牌及全球化戰略。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香港IPO市場迎來新股數量及融資總額的顯著增長。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4月2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回顧與前景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提及,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成交及估值均有所改善,并得到來自內地公司的中大型新股項目支持,從而繼續反彈。這些公司希望能夠尋求國際資金,助力推進品牌及全球化戰略。
在此背景下,A股公司赴港上市顯然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德勤中國預測,受惠于優化A股上市公司申請赴港上市程序、鼓勵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以及面臨更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同時香港市場估值和流動性有所改善,預計更多大型A股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在美上市中概股會繼續赴港上市。
據上述《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共發行27只新股,新股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0%;合計融資金額為1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前5大IPO共計融資規模為5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42%。
相比之下,香港新股市場持續回暖。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5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長25%,新股融資額182億港元,同比增長287%。此外,香港聯交所收到的上市申請個案和處理中的申請上市個案較去年同期也都有所增加,分別增長了56%和42%。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發行方地區劃分,2025年第一季度,只有1家海外公司赴港上市,其余均為內地企業。《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來自中國內地的新股數量比例較去年同期的83%增加10個百分點,來自內地企業的新股融資額由去年同期的42億港元大增至今年首季的159億港元。
德勤中國表示,A股市場繼續推行新的資本市場措施與政策,使得新股發行速度放慢。同時,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成交及估值均有所改善,并得到來自內地公司的中大型新股項目支持,從而繼續反彈。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北區主管合伙人任紹文介紹,香港資本市場采取了多種舉措,包括簡化審批流程、降低上市門檻等,目的即是希望吸引更多優秀的企業。他也觀察到,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更多的國內資金和海外長期資金開始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我相信在今年剩余的時間里,一定能看到更多優秀的A股企業慢慢走到香港資本市場。”
盡管內地新股市場有所放緩,但從已上市的企業名單中,仍能觀察到政策導向的指引。在2025年第一季度內地新股中,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的新股數量占比下降,而傳統與高端制造行業數量占比上升且保持領先。按融資額計,傳統與高端制造行業的融資金額也大幅領先。
據中國證監會網站消息,3月11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提到,在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持續加力。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發行上市,穩妥恢復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盡快推出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更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德勤中國預測,在2025年余下的三個季度,支持高質量、高新科技企業上市將會是內地監管機構的重點工作。長遠來說,內地將打造一個穩健且更高質量的資本市場。
DeepSeek和人形機器人無疑是近期高新科技領域的最大熱點,在資本市場引起巨大波瀾。相較于DeepSeek,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有哪些不同?
對此,任紹文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還沒有像DeepSeek或自動駕駛那樣普及,現在可能對這些企業來說還不是最適當的時點,但是在未來1到2年,我相信會有第一批企業跑到資本市場落地。我們面對的客戶中也有這類型企業,開始陸續探討資本市場的接受度,所以我相信未來這肯定是一個方向。”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