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銀行理財子拿到網下打新入場券 業內熱議:“打新”“定增”等策略蓄勢待發,權益類產品要破局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1 12:26:41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允許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資管產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與公募基金享有同等政策待遇,鼓勵更多資金參與股票長期投資。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推動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擴容,吸引更多高凈值客戶,并逐步改變固收類產品占主導的局面。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馬子卿    

銀行理財子直接參與“打新”和“定增”投資的序幕正式開啟。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下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外,滬深交易所也發布了相關優化發行承銷制度的安排,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這意味著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方面,銀行理財和保險資管獲得與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記者指出,《決定》的面世,將加快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面世步伐。目前他們內部已擬定多款不同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方案,計劃擇機發行。他認為,這類理財產品的持續擴容,一方面能在債券收益率下行拖累理財產品回報預期的情況下,提振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促進理財規模穩健發展;另一方面也能逐步扭轉當前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較高的狀況,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參與股票長期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認為,銀行理財參與“打新”,既能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資金與市場流動性,又能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更好地平衡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特征。

銀行理財子拿到網下打新入場券,更多理財產品有望掛鉤“打新策略”

近年來,“打新策略”受到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關注。一是債券市場波動往往引發理財產品贖回壓力,這些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尋找新的資金配置方向并“穩定”理財產品收益率,從而更好地留住客戶與資金;二是國家積極引導資金入市參與股票長期投資,令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探索理財資金參與權益類投資的具體方式。

但是,由于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團隊側重固收類資產投資研究,近年涉足權益類投資的理財產品規模不高。今年1月,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顯示,截至去年底,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達到29.15萬億元,在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占比達到約97%;權益類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僅有600億元。

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指出,這與銀行理財子參與打新的操作方式相對復雜,也有著一定關系。在《決定》出臺之前,參與網下打新的投資者被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主要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B類以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為主;C類包括私募、信托、銀行理財等機構。由于C類投資者在新股分配過程的獲配比例低于A、B兩類投資者。因此銀行理財子若要獲得較高的新股分配額度,普遍借助公募基金的“通道”。但這也導致銀行理財子參與“打新”的操作成本較高,無形間攤薄了打新投資收益,也限制銀行理財子資金參與“打新”的規模。

記者注意到,1月22日,中央金融辦、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指出,《決定》的出臺,正呼應了《實施方案》,銀行理財與保險資管成為參與網下打新的A類投資者,進一步打通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直接參與打新的操作便利。

在他看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成為IPO優先配售對象,未來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數量有望持續擴容,成為銀行理財資金作為耐心資本,參與股票長期投資的新路徑。

加入“打新”“定增”策略,有望扭轉權益類理財產品占比不高的局面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實施方案》出臺后,眾多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已積極行動,醞釀擇機發行“掛鉤打新策略”理財產品。例如,一位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兩個月,我們多次開會討論掛鉤打新策略理財產品的具體設計方案,目前已將打新策略納入多款長期封閉型混合類理財新產品的收益增強部分。”

在他看來,期間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投研體系發生不小的變化。以往,銀行理財子投資團隊主要聚焦固收類資產投資研究,聚焦企業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現金流周轉能力與再融資能力、業務規模與業務穩健性等指標,但在對新股認購投資價值進行評估時,他們不但要聚焦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與上市公司自身業績增長狀況,還要密切關注上市公司能否保持較高的技術競爭壁壘與市場占有率,因此他們對相關上市公司業務狀況的跟蹤頻率遠高于固收類資產投資體系。

“起初,整個投資團隊對此都不大適應。所以我們通過母行,與母行合作券商建立合作關系,由后者向我們定期提供相關新股上市公司的業務狀況跟蹤報告,以便我們做出更科學的投資決策。”這位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風險評級基本在R3-R5,為了做好理財產品適當性管理工作,目前他們計劃優先將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高凈值投資者推介這類產品。

他表示,3月初他們完成新的客戶投資需求調研,發現部分高凈值投資者對這類理財產品的配置需求相對較高。究其原因,一是債券收益率下行拖累固收類理財產品回報預期,他們希望能配置回報預期相對可觀的新型理財產品;二是他們認為,隨著A股行情持續好轉,希望能增加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獲取A股指數穩健上漲的“紅利”。

中國理財網顯示,3月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都相繼發行權益類理財產品。截至3月31日,待售的權益類理財產品有8款,包括中銀理財的7款產品與高盛工銀理財的1款產品;待售的混合類理財產品多達263款。

上述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無論是權益類理財產品,還是混合類理財產品,主要掛鉤紅利策略(投資高股息的一籃子股票)與指數增強策略。但《決定》出臺后,涉足“打新”和“定增”策略的理財產品數量將不斷擴容,成為理財資金參與權益類投資的“新力量”。

“我們內部對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有著較高期望值,一方面希望它能吸引更多客戶資金長期投向股市,將更多資金轉化成耐心資本;另一方面希望它能改變當前理財產品過度依賴固收類投資的局面。”他指出。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決定》將推動更多理財資金與保險資管資金參與股票發行,不但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還有助于促進他們積極踐行長期投資,令資本市場投資生態進一步優化,形成“長錢長投”的良好發展格局。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理財子直接參與“打新”和“定增”投資的序幕正式開啟。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下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外,滬深交易所也發布了相關優化發行承銷制度的安排,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這意味著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方面,銀行理財和保險資管獲得與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記者指出,《決定》的面世,將加快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面世步伐。目前他們內部已擬定多款不同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方案,計劃擇機發行。他認為,這類理財產品的持續擴容,一方面能在債券收益率下行拖累理財產品回報預期的情況下,提振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促進理財規模穩健發展;另一方面也能逐步扭轉當前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較高的狀況,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參與股票長期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認為,銀行理財參與“打新”,既能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資金與市場流動性,又能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更好地平衡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特征。 銀行理財子拿到網下打新入場券,更多理財產品有望掛鉤“打新策略” 近年來,“打新策略”受到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關注。一是債券市場波動往往引發理財產品贖回壓力,這些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尋找新的資金配置方向并“穩定”理財產品收益率,從而更好地留住客戶與資金;二是國家積極引導資金入市參與股票長期投資,令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探索理財資金參與權益類投資的具體方式。 但是,由于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團隊側重固收類資產投資研究,近年涉足權益類投資的理財產品規模不高。今年1月,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顯示,截至去年底,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達到29.15萬億元,在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占比達到約97%;權益類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僅有600億元。 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指出,這與銀行理財子參與打新的操作方式相對復雜,也有著一定關系。在《決定》出臺之前,參與網下打新的投資者被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主要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B類以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為主;C類包括私募、信托、銀行理財等機構。由于C類投資者在新股分配過程的獲配比例低于A、B兩類投資者。因此銀行理財子若要獲得較高的新股分配額度,普遍借助公募基金的“通道”。但這也導致銀行理財子參與“打新”的操作成本較高,無形間攤薄了打新投資收益,也限制銀行理財子資金參與“打新”的規模。 記者注意到,1月22日,中央金融辦、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指出,《決定》的出臺,正呼應了《實施方案》,銀行理財與保險資管成為參與網下打新的A類投資者,進一步打通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直接參與打新的操作便利。 在他看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成為IPO優先配售對象,未來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數量有望持續擴容,成為銀行理財資金作為耐心資本,參與股票長期投資的新路徑。 加入“打新”“定增”策略,有望扭轉權益類理財產品占比不高的局面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實施方案》出臺后,眾多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已積極行動,醞釀擇機發行“掛鉤打新策略”理財產品。例如,一位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兩個月,我們多次開會討論掛鉤打新策略理財產品的具體設計方案,目前已將打新策略納入多款長期封閉型混合類理財新產品的收益增強部分。” 在他看來,期間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投研體系發生不小的變化。以往,銀行理財子投資團隊主要聚焦固收類資產投資研究,聚焦企業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現金流周轉能力與再融資能力、業務規模與業務穩健性等指標,但在對新股認購投資價值進行評估時,他們不但要聚焦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與上市公司自身業績增長狀況,還要密切關注上市公司能否保持較高的技術競爭壁壘與市場占有率,因此他們對相關上市公司業務狀況的跟蹤頻率遠高于固收類資產投資體系。 “起初,整個投資團隊對此都不大適應。所以我們通過母行,與母行合作券商建立合作關系,由后者向我們定期提供相關新股上市公司的業務狀況跟蹤報告,以便我們做出更科學的投資決策。”這位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風險評級基本在R3-R5,為了做好理財產品適當性管理工作,目前他們計劃優先將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高凈值投資者推介這類產品。 他表示,3月初他們完成新的客戶投資需求調研,發現部分高凈值投資者對這類理財產品的配置需求相對較高。究其原因,一是債券收益率下行拖累固收類理財產品回報預期,他們希望能配置回報預期相對可觀的新型理財產品;二是他們認為,隨著A股行情持續好轉,希望能增加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獲取A股指數穩健上漲的“紅利”。 中國理財網顯示,3月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都相繼發行權益類理財產品。截至3月31日,待售的權益類理財產品有8款,包括中銀理財的7款產品與高盛工銀理財的1款產品;待售的混合類理財產品多達263款。 上述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無論是權益類理財產品,還是混合類理財產品,主要掛鉤紅利策略(投資高股息的一籃子股票)與指數增強策略。但《決定》出臺后,涉足“打新”和“定增”策略的理財產品數量將不斷擴容,成為理財資金參與權益類投資的“新力量”。 “我們內部對掛鉤打新策略的理財產品有著較高期望值,一方面希望它能吸引更多客戶資金長期投向股市,將更多資金轉化成耐心資本;另一方面希望它能改變當前理財產品過度依賴固收類投資的局面。”他指出。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決定》將推動更多理財資金與保險資管資金參與股票發行,不但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還有助于促進他們積極踐行長期投資,令資本市場投資生態進一步優化,形成“長錢長投”的良好發展格局。
理財 投資 銀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 亚洲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