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0 22:43:59
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變局之年,華潤置地以“三十而立”的穩健姿態交出了一份戰略穿透周期的答卷。
作為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中市值領跑的房企,這家頭部企業憑借“3+1”一體化業務模式,2024年錄得營收2788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簽約額2611億元、核心凈利潤也達到254.2億元,其戰略定力在行業寒冬中尤顯珍貴。
從城市運營的深圳南山模式到溫州龍港模式、深圳大運模式以及三亞海棠灣模式,從REITs雙平臺構建資管新格局到智慧化城市運營體系成型,華潤置地正以“城市投資開發運營商”的獨特定位,重塑行業價值坐標系。
當傳統開發模式遭遇增長瓶頸,2024年,華潤置地通過開發銷售、經營性不動產、輕資產管理和生態圈業務的協同進化,創造了開發業務穩居行業前三、華潤商業REITs成功發行、萬象生活蟬聯運營榜首的立體化增長態勢,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3+1”業務模式 釋放立體動能
在行業整體處于調整期的當下,華潤置地以“3+1”戰略組合拳展現出強大的抗周期能力。
其中,華潤置地的開發銷售業務以“三好十二優”好房子建設標準重構競爭力,不僅創下銷售排名歷史新高,更在客戶滿意度調查中實現產品力、服務力兩項指標超行業均值15個百分點。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華潤置地對產品品質的執著追求。
從項目選址、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居住體驗。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憑借過硬的產品力,華潤置地的開發業務穩居行業前三,成為行業標桿。
如果說華潤置地的開發商銷售業務屬于其“基本盤”,那么華潤置地的經營性不動產業務則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勁“發動機”。
過去一年,華潤置地的經營性不動產板塊同樣成績斐然。據2024年財報數據,華潤置地購物中心實現零售額1953億元,全年圓滿開業16家購物中心,平均開業率超95%,實現了高質量的規模增長。華潤置地旗下的萬象城、萬象匯、萬象天地等商業品牌,已然成為城市商業版圖中熠熠生輝的新地標。這些數字背后,是高質量的規模增長,更是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與回應。
每一家新開業的購物中心,都不是簡單的商業空間堆砌,而是經過精心規劃與打磨的商業綜合體。從前期對城市商圈的深入調研,到項目定位時精準匹配當地消費群體的需求,再到業態組合上的創新搭配,華潤置地都做到了極致。
除了上述提到的兩大業務外,華潤置地的輕資產業務也在逐步推進。華潤置地充分發揮自身品牌、管理和資源優勢,為合作伙伴提供從項目策劃、招商運營到物業管理的全流程服務。憑借專業的團隊和成熟的管理模式,輕資產管理業務在市場中獲得高度認可,進一步提升華潤置地的品牌影響力。
生態圈要素型業務更是多點開花、拔節生長:城市代建業務實現營業額11.8億元,西安奧體中心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廣州南沙大灣區體育中心項目建設圓滿完成。租賃住房業務實現營業額8億元,2024年底累計在營項目達到45個,在管項目64個,管理規模行業TOP9。文體場館運營實現營業收入7.8億元,2024年新獲取廈門奧體、三亞市體育中心、深圳龍崗活力谷項目,在管項目17個,在管大型體育場館數量行業領先。
可以看到,上述不同的業務,都展現了各自的發展邏輯:其中,租賃住房業務為解決城市住房問題貢獻力量,通過提供高品質的租賃房源和貼心的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代建業務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能力,助力政府和企業打造優質項目;文體業務則積極推動城市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舉辦各類大型活動,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重點業務競爭優勢顯著增強,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
截至2024年底,華潤置地實現生態圈要素型業務營收62.2億元。其中,代建代運營實現營收11.8億元;租賃住房業務實現營收8億元;文體場館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億元。
華潤置地的“3+1”模式,讓開發銷售、經營性不動產、輕資產管理和生態圈業務相互賦能,實現立體式增長。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這種戰略定力顯得尤為珍貴,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大資管轉型成功,釋放“乘數效應”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的關鍵交匯點,資本市場聚焦的資管領域中,華潤置地精心構建的“開發-運營-REITs”價值鏈條正以磅礴之勢逐步釋放出乘數效應。
其中,華潤商業REITs自2024年3月成功上市后,迅速成為行業焦點。在2024年全年,其展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實現EBITDA人民幣3.51億元,預算完成率高達112%。
截至去年年底,股價累計漲幅達25.6%,連續四季度現金分紅金額達3.15億元,年化分派率達5.08%。亮眼的數據不僅彰顯了其在資本市場的卓越表現,更側面反映出背后成熟的運營管理體系與優質資產質量。
資管領域的乘數效應,在華潤置地的業務布局中體現得入木三分。
從收入情況看,2024年,華潤置地經營性不動產業務實現營業額233.0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經常性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8.2%。這一輝煌成績的背后,是其多年來在商業運營領域的深耕細作與持續創新。
不難看出,隨著經營性不動產業務運營效率的不斷穩步提升,以及大資管業務轉型發展進階,華潤置地的“第二增長曲線”已形成,成為華潤置地穩定現金流的重要貢獻來源之一。
截至2024年末,華潤置地旗下購物中心實現零售額1953億元,在管購物中心92座,全年新開業購物中心16座,平均開業率超95%。
華潤置地旗下萬象城、萬象天地、萬象匯等商業品牌,在過去一年中也在各大城市釋放光芒,成功打造了西安萬象城、深圳大運天地、義烏天地、深圳啤酒小鎮等示范性項目。
此外,華潤置地已成功搭建包括華潤萬象生活、華夏華潤商業REIT和有巢公募REIT在內的一個輕資產管理平臺及兩個公募REITs平臺。
2024年,華潤萬象生活營收170.4億元,同比增長15.4%,核心凈利潤35.1億元,同比增長20.1%,在輕資產管理行業內競爭優勢顯著增強。同時,截至去年12月末,華夏華潤商業REIT的后復權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25.6%,市值位居消費基礎設施REITs首位,連續四個季度現金分紅合計3.15億元,后續擴募項目儲備豐富;華夏基金華潤有巢REIT的后復權收盤價則較年初上漲29.4%,上市至今累計分紅1.17億元。
通過REITs這一創新金融工具,華潤置地將原本長期沉淀的資產巧妙轉化為可在資本市場自由交易的金融產品,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踴躍參與,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挖掘。
華潤置地先將開發的優質資產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運營培育,待資產成熟、價值凸顯后,借助REITs實現資產證券化。這一過程不僅有效盤活資產,避免資產閑置浪費,更為企業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商業REITs的高溢價發行,無疑是市場對華潤置地運營能力和資產質量投下的信任票。有巢REITs的良好收益,也切實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可以說,這種大資管模式,為華潤置地開辟出第二增長曲線。在行業面臨轉型挑戰的今天,華潤置地憑借在資管領域的創新實踐,實現可持續發展,為行業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其成功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也為行業提供了有利的借鑒。文/初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