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0 22:43:58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梁梟
近日,藍思科技(SZ300433,股價25.61元,市值1276億元)發布2024年度業績,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98.97億元,同比增長28.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24億元,同比增長19.94%。
圖據公司官網
藍思科技表示:“公司在整機組裝領域獲得更多大客戶的認可和信賴,導入了新品類和新項目,以組裝為主的湘潭藍思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42%。”作為知名的果鏈企業,近年來,藍思科技從事的蘋果業務逐漸拓展,目前為蘋果生產的產品包括iPhone、Apple Watch、Mac和Apple Vision Pro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智能手機業務之外,近年來藍思科技也開始積極拓展人形機器人、AI(人工智能)眼鏡等新興領域。目前,公司已與國內及北美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
手機與電腦類業務占大頭
拆分各業務板塊來看,藍思科技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以及其他智能終端。
其中,智能手機與電腦類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2.63%,2024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77.54億元,同比增長28.63%。毛利率同比下滑0.51個百分點,為15.11%。
2024年,智能手機市場在經歷了波動后重新回暖。IDC(公司名)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2.4億部,同比增長約6.4%。
行業回暖外,AI技術的發展對手機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折疊屏手機的推出也為上游供應鏈帶來價值提升,尤其是備受關注的蘋果折疊屏手機正迎來新進展。日前,有市場消息援引供應鏈相關人士稱,蘋果計劃將在今年4月前決定折疊屏iPhone的最終供應鏈,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大規模生產折疊屏iPhone的元器件,而該款折疊屏手機或將在2026年下半年發布。
一位知情人士曾對記者透露,上述情況屬實。“在折疊方式上,蘋果更青睞橫折(書本型折疊),這類產品在商務人群中外出移動辦公場景下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藍思科技此前在互動易曾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已布局UTG(超薄柔性玻璃)和CPI(透明聚酰亞胺)等折疊保護屏的制造工藝,深度配合各大品牌進行研發生產,具備快速量產折疊屏手機各種材質的柔性屏和模組的能力。
布局AI眼鏡等新領域
智能汽車及座艙類業務板塊是藍思科技的第二大業務,其相關產品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前擋玻璃、中控屏、B柱、儀表盤、后視鏡及導航儀等產品。2024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9.35億元,同比增長18.73%;毛利率為10.17%,同比下降5.29個百分點。
2024年8月,藍思科技曾在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汽車市場增長仍然強勁,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降價壓力傳導至供應鏈環節;加之客戶提高品質要求,增加新的制程和環節。”
2024年,以人形機器人、AI眼鏡/XR(擴展現實)頭顯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迎來加速發展。藍思科技開始加速人形機器人、AI眼鏡等新產品的落地。去年公司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4.88億元,同比增加12.39%。該業務的毛利率為19.76%,同比增長4.59個百分點。
今年2月,藍思科技與Rokid(公司名)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同時雙方已在資本層面開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股權投資、合作基金等。具體來看,藍思作為Rokid全系AI眼鏡的整機組裝合作伙伴,從鏡架、鏡片、功能模組到全自動組裝實現全鏈條覆蓋,依托智能制造體系助力杭州靈伴科技突破產能瓶頸,加速產品規模化交付。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目前藍思科技已與國內及北美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開發人形機器人關節、靈巧手、頭部殼體及表情面罩等模組及整機組裝;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藍思科技已自主研發和量產應用六軸機器人、AOI視覺檢測機器人、無人搬運機器人、智能復合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
今年3月中旬,藍思科技公告稱,為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增強綜合競爭力,公司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民生證券認為,赴港股上市有助于拓寬融資渠道,加速海外生產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的全球化布局,實現海外客戶需求的匹配以及做好快速響應。
封面圖片來源:圖據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