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1 05:07:05
多家企業發布財報與新動向:快手2024年收入1268.98億元,同比增長11.8%;小菜園2024年總營收52.1億元,外賣業務增長34.2%;Keep 2024年營收20.66億元,計劃2025年盈虧平衡;鍋圈2024年營收64.7億元;TikTok Shop進軍德意法三國,拓展歐盟市場;京東在香港推出“買貴就賠”服務及多項優惠。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實習編輯 余婷婷
|2025年3月24日—3月30日|
#電商新零售
NO.1 快手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11.8% 可靈AI商業化后營收超1億元
3月25日,快手(01024.HK)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24年,快手收入約為1268.98億元,同比增長11.8%;毛利約為692.92億元,同比增長20.7%;經營利潤約為152.87億元,同比增長137.7%;非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下經調整利潤凈額約為177.16億元,同比增長72.5%。2024年6月,快手發布可靈AI(人工智能)。據財報統計,自商業化以來,截至2025年2月,可靈AI累計營業收入超1億元。
點評:快手2024年收入增長11.8%,顯示其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市場仍具韌性。可靈AI商業化后營收超1億元,成績不俗,但行業競爭激烈,字節跳動等對手也在AI等領域發力。快手需持續優化核心業務,深挖可靈AI潛力,拓展多元變現路徑,提升技術實力與用戶體驗,方能鞏固市場地位,在競爭中突圍。
NO.2 京東在香港推出“買貴就賠”服務
3月25日,京東黑板報宣布,即日起,京東在香港啟動新一輪布局加碼,面向香港消費者推出“買貴就賠”服務,覆蓋京東自營全品類商品。同時,針對家電類商品首次開啟大規模補貼,并提供自營家電“30天包退、180天內有壞換新”以及“一件包郵”等優質服務,進一步提升香港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此外,對于首次下載京東App的香港新用戶,京東將提供價值600元的新人專屬大禮包。
點評:相關舉措展現了京東深耕香港市場的決心,借價格保障與優質售后提升競爭力。不過,香港電商市場競爭激烈,阿里、拼多多等也在發力,京東需持續優化供應鏈與服務,確保補貼與賠付長期落實,才能贏得更多香港消費者的青睞。
NO.3 小菜園2024年總營收52.1億元,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2%
3月26日,小菜園(00999.HK)發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4年財報。財報顯示,小菜園2024年總營收為52.1億元,同比增長14.5%;利潤達5.81億元,同比增長9.1%;基本每股盈利0.56元。2024年,小菜園的堂食業務和外賣業務兩部分營收均較2023年有所增長,其中外賣業務營收增長明顯,從2023年的14.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0億元,同比增長34.2%。另外財報提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菜園在營門店數共667家,而上年同期為536家門店。
點評:2024年,小菜園憑借14.5%的營收增速與9.1%的利潤增長,在餐飲賽道展現出強勁活力。外賣業務34.2%的高速增長,契合當下消費者便捷就餐的需求,拓寬了營收邊界,凸顯其對線上渠道的有效布局。667家在營門店數量較上年大幅增加,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不過,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堂食業務增速相對平緩。未來,小菜園需在保持菜品品質與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持續創新,穩固競爭優勢。
NO.4 TikTok Shop進入德意法三國,進一步開拓歐盟市場
3月27日晚間,TikTok Shop官方公眾號發文宣布,繼去年底上線西班牙后,TikTok Shop于3月31日正式開放德國、意大利、法國站點。據悉,全托管商家可登錄“全托管賣家中心”,在補充歐盟市場合規材料后即可實現一站賣全球;自運營商家目前可通過定向邀約的方式入駐。這也意味著面向歐盟市場做生意的跨境商家有了更多的機會。
點評:TikTok Shop進入德意法三國,是其布局歐盟市場的重要舉措。當前歐盟電商市場潛力巨大,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向歐盟發貨約40億件。TikTok Shop憑借1.591億的歐盟月活用戶基礎,通過全托管和自運營兩種模式,吸引不同類型商家入駐。此舉既能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也為商家開辟新的銷售渠道,有望改變歐洲電商競爭格局,與亞馬遜等傳統平臺形成競爭之勢。
NO.5 Keep2024年營收20.66億元 計劃2025年盈虧平衡
3月28日晚間,運動科技公司Keep(03650.HK)公布了2024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Keep實現營收20.6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年內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4.69億元,較上年增加59%。報告期內,錄得毛利9.65億元,毛利率由上一年度的45.0%提升至46.7%。
用戶規模方面,2024年,Keep平均月活躍用戶和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分別為2992萬和316萬,會員滲透率為10.6%。截止到2024年底,Keep平臺擁有超過4億注冊用戶和1億年度活躍用戶,年度運動用戶超過5500萬。
點評:在運動科技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Keep2024年營收微降,卻實現毛利率提升,彰顯業務韌性。對比李寧2024年3.9%的營收增長,Keep營收表現欠佳,但10.6%的會員滲透率、超4億注冊用戶和億級年度活躍用戶,反映出其用戶基礎扎實。Keep計劃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需充分發揮AI布局優勢,降低成本,進一步挖掘用戶價值,穩固市場地位。
NO.6 鍋圈2024年營收64.7億元,同比增長6.2%
3月28日,在家吃飯餐食企業“鍋圈”(02517.HK)發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鍋圈在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4.7億元,同比增長6.2%;毛利潤為14.17億元,同比增長4.9%;核心經營利潤為3.11億元,同比增長3.1%。截至2024年,鍋圈門店數量達到10150家,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點評:在預制菜市場規模快速擴張,2024年國內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的背景下,鍋圈2024年營收、利潤及門店數量均實現增長,彰顯了其市場競爭力。鍋圈線上推出爆款套餐,線下憑借超萬家門店,構建起全渠道銷售網絡,供應鏈的高效管理也優化了成本。但預制菜行業競爭激烈,眾多品牌紛紛發力。鍋圈需持續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才能在賽道中保持領先優勢。
#物流供應鏈
NO.1 順豐2024年歸母凈利潤101.7億元
3月28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SZ;6936.HK)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44.20億元,同比增長10.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7億元,同比增長23.51%;EBITDA利潤達到326.95億元,同比增長11.05%;實現基本每股收益2.11元,同比增長24.12%。
點評:在202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長21.5%、收入增長13.8%的大環境下,順豐營收與凈利潤大幅增長,展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在中高端快遞市場,順豐優勢突出,時效件業務營收增長5.8%。同時,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增速達17.5%。通過科技賦能與精細化運營,順豐票均營運成本下降。行業競爭激烈,中通、京東物流等對手也在發力,順豐仍需持續創新,鞏固領先地位。
NO.2 維天運通2024年經調整凈利潤5368.1萬元,同比大幅增長約117.5倍
3月28日,數字貨運企業維天運通(品牌名“路歌”,股票代碼:02482.HK)發布2024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收約75.4億元,同比增長約34.3%;其數字貨運平臺上完成交易的結算運費總額(線上GTV)達384億元,同比增長約11.7%;經調整凈利潤約5368.1萬元,同比增長約117.5倍,創下自2023年上市以來最佳盈利表現。
點評:2024年,數字貨運行業規模達8500億元,維天運通營收、線上GTV與經調整凈利潤大幅增長,盡顯強勁競爭力。公司憑借AI助手“婷姐”,提升司機運輸效率,優化運力調度。依托361萬名貨車司機與近1.7萬家托運方企業,平臺用戶粘性頗高。在十大行業企業占據32%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中,維天運通持續深化AI應用,有望引領行業從“野蠻擴張”邁向“高質發展”。
#生活服務
NO.1 美團“神搶手”全面接入DeepSeek 總結餐品賣點幫助決策
3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美團獲悉,美團外賣“神搶手”目前已全面接入DeepSeek,消費者在使用美團外賣“神搶手”下單時,點進商品券詳情頁后,可以使用AI進行“緣分測試”提供商品賣點和健康指引等信息。“緣分測試”正是通過DeepSeek分析顧客過去1至2周的就餐習慣,得出用戶的口味偏好、常吃菜品和營養攝入水平等,再分析顧客要選擇的商品信息,繼而從健康、營養等角度給出匹配值,幫助下單決策,提升在交易過程中的體驗。
點評:美團將DeepSeek接入外賣“神搶手“推出“緣分測試”,從消費者和商家兩端帶來革新。在行業內,餓了么已推進AI助手服務,二者形成競爭之勢。美團此舉有助于商家提煉賣點,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參考,有望吸引更多用戶,提升平臺競爭力,推動餐飲外賣AI服務進一步發展。
#創新創投
NO.1 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完成1.2億美元融資
3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了解到,該公司已完成1.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創下了我國具身智能行業天使輪融資額紀錄。本輪融資由藍馳創投、啟明創投共同領投,線性資本、恒旭資本、洪泰基金、聯想創投、襄禾資本、高瓴創投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研發、模型訓練、場景拓展等方向。據介紹,它石智航正式成立于2025年2月5日,是行業內獨有的同時具備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體研發能力和軟硬一體產品量產能力的公司。
點評:它石智航創立僅月余便獲1.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刷新行業紀錄,反映出資本對具身智能領域的高度關注。隨著AI技術發展,具身智能市場潛力巨大,眾多科技企業紛紛布局。它石智航同時具備大模型、本體研發和量產能力,競爭優勢明顯。這筆融資將助力其深化技術研發、拓展應用場景。不過,具身智能尚處發展階段,它石智航需加速產品落地,應對同行挑戰,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勝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