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7 22:44:42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梁梟
3月25日收盤后,藥明生物(HK02269,股價27.750港元,市值1140億港元)發布2024年度業績報告。該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收入186.754億元,同比增長9.6%;全年純利為39.45億元,同比增長10.5%;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為33.56億元,同比下降1.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3月26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藥明生物方面強調,2024年公司在吸收消化掉新冠因素影響后,2025年將恢復到加速增長的態勢。同時,藥明生物方面表示:“在生物技術融資不力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無論是17%的項目數增幅,還是13%的非新冠收益同比增幅,公司都對此業績表現非常滿意。”
過半新增項目來自美國
上述公告顯示,藥明生物全年實現收入186.754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非新冠收益同比增長13.1%;全年純利為39.45億元,同比增長10.5%;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為33.56億元,同比下降1.3%;公司擁有人應占經調整純利為47.84億元,同比增長1.8%。
財報顯示,藥明生物2024年新增151個綜合項目,綜合項目總數達到817個。其中,超過一半新增項目來自美國客戶,臨床三期和非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數分別達66個和21個。此外,2024年從外部轉入20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后項目,其中包括13個臨床后期和商業化生產項目。自2018年以來,公司總計贏得89個綜合項目。
在3月26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藥明生物方面表示:“在生物技術融資不力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無論是17%的項目數增幅,還是13%的非新冠收益同比增幅,公司都對此業績表現非常滿意。”
藥明生物的在手訂單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要指標。截至2024年12月31日,藥明生物未完成訂單總額為185億美元,其中未完成服務訂單和未完成潛在里程碑付款訂單分別為105億美元和80億美元。3年內未完成訂單為37億美元。這一數字相比截至2023年末未完成訂單總量205.92億美元,同比下降超過11%。藥明生物方面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2025年1月,公司就藥明海德愛爾蘭敦多克疫苗基地達成資產轉讓協議,約30億美元未完成服務訂單因此取消,扣除該協議的影響,未完成訂單總額比上一年增加約9億美元。
較為出乎預料的是,在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相關消息反復發酵的背景下,藥明生物在北美地區的收入增速較為可觀。2024年藥明生物北美地區收入為106.96億元,同比增長32.5%,占總收入的57.3%。
外界關注增速是否放緩
在業績說明會上,藥明生物管理層多次強調,商業化生產業務有望繼續放大對公司整體增長的貢獻。“從國內藥企來看,目前國內生物制藥行業仍然處于大浪淘沙的階段,但在這一輪(競爭)中存活下來的企業都將是非常強勢的企業,未來將在國際市場中具備競爭力。因此這一系列的公司成長起來之后,給藥明生物帶來的研究服務和開發服務收入可能增長5倍到10倍,而生產端由于鏈接到全球市場帶來的收入增長可能高達10倍到50倍。所以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成長和‘出海’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好。”
藥明生物方面預計,商業化生產業務將成為未來業績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從管線分布來看,藥明生物的復雜生物藥產品線包括151個雙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194個ADC,80個融合蛋白和24個疫苗。從增速來看,雙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的增速達到32%,ADC項目增速為36%。藥明生物方面解釋道,從這一增速分布也能夠看出生物醫藥領域快速增長的細分賽道。這一點從藥明康德和藥明合聯的2024年業績中也可以看出——藥明康德受益于多肽藥物爆火,藥明合聯則受益于ADC藥物的研發浪潮。
除了各項財務數據以外,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依然是藥明生物增速是否放緩。對此,藥明生物方面強調,以公司目前體量來看,不太可能回到超高速增長的狀態。公司過去幾年從超高速增長走向高速增長,2024年在吸收消化掉新冠因素影響后,2025年將恢復到加速增長的態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