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新國證基金主要股東增資獲核準,背靠國資巨頭,公司規模能否更上一層樓?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1 18:42:26

◎3月21日,國新國證基金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核準,國新資本成為國新國證基金的主要股東,認購公司新增2.10億元出資,占注冊資本金比例51.22%。

◎國新國證基金成立于2019年3月,不過公司旗下基金數量已有19只(統計所有份額),以固收類產品居多,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基金資產凈值合計達140.76億元。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3月21日,國新國證基金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核準,國新資本成為國新國證基金的主要股東,認購公司新增2.10億元出資,占注冊資本金比例51.22%。至此,公司的注冊資本也由原先的2億元升至4.10億元,國新證券持股比例變為48.78%。

在此次增資前,國新證券持有該公司100%股權。國新國證基金成立于2019年3月,不過公司旗下基金數量已有19只(統計所有份額),以固收類產品居多,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基金資產凈值合計達140.76億元。

國新資本成最大股東

3月21日,國新國證基金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核準,國新資本成為國新國證基金的主要股東,認購公司新增2.10億元出資,占注冊資本金比例51.22%。

核準后的公司最大股東也發生變化,國新資本成為最大股東。在此次增資前,國新證券持有該公司100%股權。本次增資的國新資本,為直屬國務院的央企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國新證券持股71.99%的控股股東。

記者從證監會此前對國新國證基金提出的兩項反饋意見中了解到:國新資本提名全部非獨立董事,原控股股東國新證券基本不參與董事會。

從此不難看出,國新證券不僅讓渡了控股權,并且基本不再參與董事會。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國新國證基金的高管也發生過變動。2022年12月19日,梅軍勝根據工作需要調整,離任了公司副總經理職務;2023年12月28日,丁卓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總經理職務,由張勛民代任,去年8月22日,諶重新任公司總經理。

從新任的人員履歷來看,張勛民此前在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工作,諶重則在建信基金以及中郵創業基金擔任過要職,目前,也都是公司董事會成員。

國新國證基金的前身是華融基金,最初由華融證券100%控股。2022年6月,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華融證券及華融基金的實際控制人。隨后,華融證券更名為國新證券,華融基金也于2022年11月更名為國新國證基金。

旗下權益類產品較少,部分產品規模“迷你”

Wind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基金資產凈值合計達140.76億元。公司旗下基金數量已有19只(統計所有份額),以固收類產品居多,混合型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2.29億元。

從基金的合計規模來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國新國證匯銘規模最大,為55.13億元,是一只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緊隨其后的是國新國證現金增利,合計規模51.20億元;還有國新國證榮贏63個月,合計規模22.54億元。

其余基金的合計規模均低于10億,且有8只基金的合計規模在1億元以下,國新國證鑫頤中短債、國新國證優選配置6個月、國新國證新利的合計規模均低于5000萬元。

可見,國新國證基金旗下的“迷你”基金不少,雖然從2019年到現在成立的基金數量較多,但在這些新成立的基金當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的特征。

此次增資屬于通過引入新的投資者來增加公司的資本,在業內看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公司的資本,還能引入新的資源和戰略支持,公司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2025年以來,已有多家公募基金股東進行了增資,從這些基金公司的情況來看,普遍以中小型基金公司為主。

有分析指出,這些增資行為主要是為了滿足合規與生存需求,對于管理規模較小、盈利能力較弱的中小基金公司來說,股東增資可以有效緩解其財務壓力,避免因資金緊張而影響日常運營。同時站在長期戰略布局考慮,可以增強資本實力,提升抗風險能力,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郝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 日本免费亚洲午夜 | 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