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7 20:06:04
3月17日,零一萬物正式對外發布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并宣布可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制解決方案。零一萬物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在線上發布會上透露,2025是AI-First(人工智能優先)應用爆發年,也是大模型商業化的大考年。零一萬物將繼續開放自身底層能力,打通基座模型到垂直場景的“最后一公里”。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大模型“六小虎”(智譜、零一萬物、百川、MiniMax、月之暗面、階躍星辰)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沖擊?零一萬物給出了最新的答案。
3月17日,零一萬物正式對外發布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并宣布可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制解決方案。零一萬物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在線上發布會上透露,2025是AI-First(人工智能優先)應用爆發年,也是大模型商業化的大考年。零一萬物將繼續開放自身底層能力,打通基座模型到垂直場景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大模型從炫技走向新質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零一萬物也是“六小虎”中第一個全面擁抱DeepSeek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公司。“我們的確觀察到‘六小虎’受到DeepSeek沖擊,成為第一家正式官宣擁抱DeepSeek的‘六小虎’是我們做出的比較大膽、也比較明確的模型開放策略調整。”零一萬物COO黃蕙雯在接受采訪時坦言。
她同時再次向媒體強調,零一萬物已經確定不再做超大參數規模基座模型的迭代。“我們明確不會再做萬億以上超大參數的巨模型,因為我們做不起。但我們現階段最關注的是真正能把AI推到市場上,讓市場不只歌頌AI,而是真正能用上AI,這是我們現階段的戰略選擇。”黃蕙雯表示。
在李開復看來,作為性能媲美OpenAI頂級模型的國產開源模型,DeepSeek憑借其在MoE(混合專家)模型架構上的突破創新和行業領先的推理能力成為“中國智造”的新旗幟。
然而,在將DeepSeek落地的產業過程中,現有的“DeepSeek Inside”企業解決方案普遍存在著部署難、應用難、定制難等三大核心痛點。當前市場上尚未形成能夠系統性解決上述痛點的完整方案。
因此,零一萬物推出的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主要向企業客戶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制解決方案,涵蓋了DeepSeek 模型部署、應用實踐以及模型微調工具。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上述方案能夠將DeepSeek無縫嵌入到企業業務體系,快速支持行業模型定制和應用創建,讓原本的開源AI模型真正成為完整、合規且安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李開復表示,萬智所做的與坊間的系統集成商或一體機分銷商能做的淺層服務有著本質區別。零一萬物有著完整的前沿大模型研發經驗,所以有能力閉環交付全鏈條的大模型解決方案。萬智選擇以貼近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通過安全便捷的一體機本地部署和可視化控制臺解決方案,幫助企業 零門檻、保安心開啟AI大模型。
在李開復看來,過去兩年,在打造Yi系列基座模型的過程中,零一萬物已經積累了從模型訓練到模型微調,再到應用實踐的大模型端到端(end-to-end)四大管線技術棧功底。自2024年底宣布針對To B智能化轉型市場的戰略聚焦一系列動作后,零一萬物進一步采取基座模型的開放策略,因此,針對當下DeepSeek模型私有化專業部署的市場痛點,零一萬物將全鏈條技術管線復用到B端的模型私有化部署場景,推出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 DeepSeek全系列模型外,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嚴選適配了阿里巴巴通義千問(Qwen)、零一萬物Yi等國產最新主流模型,能夠支撐企業靈活配置,找到“性能x性價比”的最優解。李開復表示,零一萬物以開放的態度選擇“模型自由”,除了自研Yi模型,更開放企業客戶選用市場上性價比佳的優異模型。
黃蕙雯也提到,零一萬物不再執著于只推Yi 模型,在她看來,沒有必要“重復造輪子”,市場上有很好的模型,也有很具性價比的模型可以選擇,零一萬物會采取“開放模型”的策略,這也是零一萬物轉型以來最實質的變化。
“過往我們的研發只專注于自研Yi模型,現在我們研發工作必須要兼容適配國內優秀的Top3國產模型,未來不排除有更好的模型和側重不同能力的模型,都會納入到零一萬物技術解決方案里,而且零一萬物會快速地把通用模型能力轉化為To B的落地解決方案。”黃蕙雯表示,“我們整體做更高性價比的選擇,所以在團隊搭配上相對比以前組織更精煉,也更敏捷”。
在業內看來,今年以來,DeepSeek 的走紅為整個中國大模型領域完成了實質意義上的To B市場認知教育。隨著模型性能的提升與推理成本的下降,大模型應用在越來越多的To B場景內實現了降本增效。在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影響下,可以預見2025 年大模型To B領域將會迎來新的增長。
根據方正證券1月的研報,不同的商業化定位對應不同的變現及利潤增長模式,國內主流大模型已經開始呈現一定差異化的落地模式。
研報提及,百川智能更多關注行業大模型;月之暗面和MiniMax的戰略優先級是C端產品和應用;零一萬物將超大模型交給阿里訓練,自身聚焦行業模型;智譜AI和階躍星辰仍然聚焦AGI模型,智譜AI在招標市場更加活躍。
該研報認為,B端(商業端)商業模式更清晰,對企業降本增效的影響立竿見影,因此企業客戶付費意愿更強。不同商業化路徑是各個廠商基于資金、技術、產業合作的綜合考量,2025年,各模型廠商的AI能力變現模式將更加清晰,格局預計進一步集中。
在李開復看來,市場教育與基模能力到位的當下,模型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出現了技術鴻溝。中國大模型行業已進入“產業深水區”,亟需成熟的企業級解決方案,來推動大模型從通用能力向垂直行業深度融合。
也是因此,今年以來,零一萬物成為“六小虎”中第一家宣布轉型的公司,探索大模型的落地與應用。零一萬物方面表示,公司從“模型+應用”走向“應用+模型”,以應用場景需求反推產業大模型的能力,打通從基座模型到垂直場景的“最后一公里”,力求解決大模型“高分低能”“無法落地產業、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痛點。
據李開復在發布會上的透露,零一萬物聚焦To B的商業模式去年有超1億元收入,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就接近了去年全年的收入,所以零一萬物To B業務的運營模式是非常良性的。他認為今天發布的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也能夠錦上添花。
“未來的大模型的行業競爭將不再單指模型性能的比拼,更關乎從中臺到應用的能力,即模型能否快速響應場景需求、基于中臺構建行業應用。2025是AI-First應用爆發年,也是大模型商業化的大考年。”李開復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