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3 18:59:27
◎平安健康總裁吳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司與平安集團保險的協同,一直以來是作為平安健康主要的業務方向之一。未來協同的空間廣闊,協同的效果也在逐步地釋放。
◎吳軍指出,“從未來看,目前‘保險+醫療健康’‘保險+居家養老’等業務模式的服務場景以及深度均在進一步地加強,規模效益也在日益凸顯。比如‘保險+醫療’‘保險+醫養會員’、醫療理賠協同,以及醫險全域服務等深入合作模式,我們相信未來醫險協同將繼續保持健康、快速地發展。”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益銘
3月13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或“公司”)召開2024年年度業績發布會。平安健康總裁吳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司與平安集團保險的協同,一直以來是作為平安健康主要的業務方向之一。未來協同的空間廣闊,協同的效果也在逐步地釋放。
年報顯示,作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平安健康與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業務持續加深協同。截至2024年9月末,使用了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平安集團個人綜合金融客戶,其客均合同數、客均AUM(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其他個人客戶的1.6倍、3.9倍。
對于上述數據,吳軍表示,這意味著醫養在賦能上是有效果的。至于未來的協同空間,目前來看是遠遠不夠的。外部環境利好,特別是政策的強力支持,包括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也給險企保險經營帶來好的市場環境,場景融合以及醫險協同的持續探索,這塊我們認為市場規模大、前景廣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受F端(綜合金融支付方)付費用戶數波動影響,公司LTM付費用戶數(12個月內的付費用戶總數)同比略有下滑,合計約3135萬人。其中,F端付費用戶數約2481萬人,同比下降約5.7%。平安健康在報告中稱,主要因公司與平安產險協同的業務模式調整,原模式付費用戶主要指權益覆蓋用戶,新模式付費用戶主要指權益使用用戶。
“純屬是統計的問題,不是真實反映付費用戶數下降的情況。”吳軍對此進一步解釋稱,從數據上看好像付費用戶數在下降,實際上是付費模式的變化。從具體的效果來看,在這塊業務我們去年不光有收入的增長,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也有明顯的增長。2024年,F端業務收入超24億元,同比增長9.6%,ARPU同比增長17.6%。
吳軍還表示,平安集團持續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布局,作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平安健康與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業務的持續協同,平安健康助力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業務從獲客、粘客以及客戶二次轉化、保險理賠的控費等方面,到去年9月末客均的合同數、AUM數都有明顯增長。平安健康也獲得了豐富的客戶來源和服務場景,通過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7×24小時主動式醫療養老服務,也可以通過服務獲取收入,可以說是雙向賦能。
“從未來看,目前‘保險+醫療健康’‘保險+居家養老’等業務模式的服務場景以及深度均在進一步地加強,規模效益也在日益凸顯。比如‘保險+醫療’‘保險+醫養會員’、醫療理賠協同,以及醫險全域服務等深入合作模式,我們相信未來醫險協同將繼續保持健康、快速地發展。”他稱。
報告顯示,2024年平安健康迎來業績拐點,實現“首次全年盈利”。2024年,平安健康營收48.1億元,同比增長2.9%;調整后凈利潤1.58億元,同比提升了4.7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首次轉正,凈流入0.99億元,顯示隨著公司盈利的改善,造血能力有所增強。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