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0 23:29:48
每經編輯 陳柯名
10日開盤,美股三大指數均下跌。截至發稿,道瓊斯指數跌0.9%,納斯達克指數跌2.8%,標普500指數跌1.8%。
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跌幅擴大至3.3%,觸及去年10月2日以來最低。
美股大型科技股普跌。截至發稿,蘋果、英偉達、谷歌跌超5%,微軟跌超3%。蘋果市值縮水18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萬億元。Redfin漲超70%,此前Rocket同意以17.5億美元收購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諾和諾德跌超10%,此前公布了減肥藥Cagrisema的數據。其他芯片股集體走低,微芯科技大跌超7%,阿斯麥跌超6%,ARM、美光科技跌超4%,恩智浦半導體、臺積電跌超3%,英特爾跌超2%,高通跌超1%。
特斯拉跌超9%,現報238.72美元。股價較歷史最高價“腰斬”。
此前,金融界對特斯拉未來走勢的預期已出現明顯分歧。瑞銀集團率先調整了對特斯拉的預期,將其目標股價從259美元大幅下調至225美元。與此同時,研究機構Redburn-Atlantic重申了對特斯拉股票的賣出評級,并維持其目標價格在160美元。然而,在眾多看空聲音中,摩根士丹利卻表現出看好態度。該機構在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給予特斯拉“增持”評級,并將目標價格設定為430美元,顯示出其對特斯拉未來發展的信心。
從銷售數據來看,特斯拉在全球主要市場的表現并不樂觀。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為30688輛,同比減少49%,環比下降51%。這也是特斯拉國產以來首次單月銷量跌破3.1萬輛(除2022年4月),創下兩年多新低。不僅是中國市場,特斯拉在歐洲和美國市場同樣遭遇重創:德國銷量同比驟降76%,售出1429輛,法國下降26%,銷量為2395輛,美國銷量則連續四個月負增長。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連串下滑背后,是特斯拉面臨的競爭加劇、產品迭代乏力、政策環境變化以及馬斯克個人爭議等多重壓力。
一季度GDP或萎縮2.8%?特朗普拒絕正面回答
近期,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對美國經濟的預測出現斷崖式下滑,其對美國2025年第一季度實際GDP增長(經季節性調整的年率)的估計為-2.8%,低于2月28日的-1.5%。而在2月19日,該模型還預測一季度美國經濟將增長2.3%。
如果萎縮2.8%的預期成真,這將是2022年第一季度之后美國首次出現經濟萎縮。GDPNow模型每隔數日便會更新一次,頻度取決于高頻數據的更新情況。一般而言越接近實際數據公布日,各項信息更為充分,預測誤差越小。GDPnow沒有主觀的調整,評估完全基于模型的數學結果。不過,該模型基于實時數據的實際GDP連續估計仍廣受研究者認可。
圖片來源:亞特蘭大聯儲官網
此外,1月創下歷史新高的貿易逆差、1月消費者個人支出創下近四年來最大降幅,以及2月裁員數量創下近五年新高等一系列數據,共同預示著市場對于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預期正逐漸升溫。而美國勞工統計局于美東時間3月7日公布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種擔憂:2月份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5.1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16萬人,失業率意外走高至4.1%,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近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今年(美國)會出現經濟衰退嗎?特朗普拒絕正面回答這一問題。特朗普稱,他討厭預測這樣的事情,美國政府正在“把財富帶回美國”,但“這需要一點時間”。?
“搶搭末班車”美國1月貿易逆差創單月新高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月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商品貿易逆差初值環比從1220億美元擴大至1530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路透社
日經新聞報道中稱,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啟動之前,“搶搭末班車”的進口增加,與沒有關稅隱憂的2023年的月均貿易逆差相比,規模擴大了約1倍。美媒援引經濟學家的話稱,創紀錄的貿易逆差“加劇了人們對2025年初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
實際上,不僅僅是美國企業著急“囤貨”,美國消費者也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囤貨潮”。
外媒近日報道稱,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一些美國消費者近來購買的商品比往常要多,也希望在加征關稅前囤上一批便宜貨。超過60%的受訪者承認,近期購物習慣改變或多或少受關稅政策影響。
調查中,有五分之一的美國人將他們最近的消費描述為“末日消費”。“末日消費”指的是由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或焦慮而過度或沖動購物的行為,通常是由經濟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或對迫在眉睫的金融問題的擔憂引發的。而有23%的美國人預計他們今年可能會動用信用卡或讓信用卡透支。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加征關稅的做法令企業別無選擇,只得將額外的生產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美國食品、服裝、汽車以及其他商品的售價大幅上漲。
編輯|陳柯名?杜恒峰
校對|湯亞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網(蔡鼎)、公開消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