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規模低于同行兩家上市公司 大行科工沖刺港股IPO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5 22:36:19

每經記者 王帆    每經編輯 文多    

繼賣釣魚裝備的樂欣戶外之后,又有一家戶外用品企業沖刺港股IPO(首次公開募股),它就是賣折疊自行車的大行科工。

這家位于深圳的公司,其創始人韓德瑋是83歲的物理博士。近幾年,隨著戶外騎行火熱,大行科工的業績水漲船高,按2023年零售量計算,公司在全球和中國內地的折疊自行車市場排名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內不乏規模更大、歷史更悠久的自行車廠商,例如誕生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永久牌、鳳凰牌,但這兩個品牌以非折疊的大眾自行車為主,從而讓大行科工有機會在高端折疊自行車的細分賽道后來居上。

記者查詢3家企業2023年數據發現,大行科工的毛利率高達30%以上,明顯高于另外兩家公司。這也說明折疊自行車與普通自行車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按照大行科工2024年前三季度產品平均單價約2000元計算,每賣出1輛,毛利就超過600元。

不過,盡管行業景氣度高,盈利空間大,但大行科工仍面臨細分賽道天花板低的掣肘。折疊自行車這個品類占全球自行車市場的份額不到5%,僅有百億元級規模。大行科工要做強做大,或許還要做好品類多元化的打算。

擬IPO前已經進行分紅

2025年1月20日,折疊自行車廠商大行科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其擬IPO的時機,恰逢戶外運動的鼎盛期。騎行、露營、徒步等戶外運動近年迎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也助力相關企業業績增長。

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大行科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4億元、3.00億元、3.52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3140萬元、3490萬元、4580萬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高達58.7%、74.1%。

大行科工創始人韓德瑋現年83歲,在踏入折疊自行車行業前,他專注激光研發,1973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物理博士學位。

1982年,40歲左右的韓德瑋跨界自行車領域。招股書稱,他的發明將現代第一個商品化的折疊自行車品牌帶進市場,被譽為“現代折疊自行車之父”。大行科工官網顯示,韓德瑋跨界創業的契機是受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啟發,他希望通過創新工程技術,創造出可持續的城市出行解決方案。

“市場對便利性、市區移動和節省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折疊自行車正是傳統自行車行業對這項趨勢的回應……部分上班族需要用自行車搭配公交、火車或汽車等其他交通工具,折疊自行車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實用的替代方案。”大行科工在招股書中如是表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經擁有超過70款自行車車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已經83歲高齡,但韓德瑋仍處一線,目前擔任大行科工執行董事、董事長兼總經理,負責監督及管理公司總體戰略規劃、經營方針及日常營運。創業40年有余的韓德瑋,如今還要帶領公司沖刺港股IPO。

韓德瑋一邊是大行科工靈魂人物,一邊也在利益上與公司高度綁定。招股書顯示,韓德瑋在大行科工擁有近九成股權比例,直接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約88.56%,同時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公司1.60%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本次擬IPO募資前,大行科工進行了分紅。招股書顯示,公司2023年和2024年合計支付股息4150萬元。這意味著韓德瑋作為持股九成的股東,成為最大獲益者。一邊大額分紅,一邊籌劃上市募資,大行科工這波操作也讓市場上出現質疑其IPO合理性的聲音。

大眾產品銷售占比逐降

本次擬IPO,大行科工主打的概念是“折疊自行車老大”。

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以公司2023年零售量計,大行科工在中國內地及全球折疊自行車行業中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為21.1%及5.6%。其中,大行科工2023年在全球賣出15.69萬輛,在中國內地賣出14.92萬輛。

“10年前我買折疊自行車的時候,市面上品牌、價格方面比較合適的產品(中),基本沒什么其他選擇。大行科工產品從2000元到10000元都有,品牌知名,銷售渠道也廣,更換配件也容易,所以大家基本都會選大行科工。”擁有兩輛大行牌折疊自行車的戶外騎行愛好者洪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道。

在國內市場,大行科工招股書列出的行業第二和第三名為“B公司”和“C公司”,這兩家公司均已上市,分別成立于1940年和1958年,均位于上海。投資者不難猜出具體是指哪家公司。

記者查詢發現,在A股市場,旗下分別擁有永久牌、鳳凰牌自行車的中路股份、上海鳳凰,其規模并不低于大行科工。2023年年報顯示,中路股份“自行車和童車”的營業收入為7.13億元,上海鳳凰“制造業”的營業收入為16.50億元。這兩家公司的自行車相關業務營收均大幅高于大行科工同期約3億元的營收。后者之所以能奪得折疊自行車行業第一,主要由于其主打細分品類。

打開3家企業的電商旗艦店,可看到“大行”品牌店鋪中售賣的基本都是折疊自行車,最便宜的自行車售價約為800元,大部分處于數千元價位,最貴的可達7000元。“永久”品牌店鋪僅有少量折疊自行車,售價為300~500元,主推款式還是普通非折疊自行車。“鳳凰”品牌店鋪同樣是主打普通自行車,少量折疊自行車售價為400~1000元。

大行科工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矩陣按建議零售價,可分為每輛5000元或以上的高端價位、2500元到5000元的中端價位、低于2500元的大眾市場價位。

數據顯示,近幾年,大行科工的大眾產品銷售額占比逐步降低,從2022年度的39%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0%。中端產品銷售額占比從50.6%提升到69.7%。平均銷售單價(為銷售給經銷商的平均價格,低于終端的建議零售價)也從1593元提升到1966元,這也說明公司的品牌調性在逐步提高。

總體而言,大行科工的中高端、可折疊定位,讓它在自行車行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道路。大行科工提到,公司這一定位依靠核心技術支撐。公司截至2024年末在中國內地擁有108項有效專利,在美國、歐洲及日本擁有22項有效專利。

細分行業規模掣肘明顯

如上文所述,大行科工主打中高端折疊自行車,最新平均售價接近2000元,這也為公司盈利創造了良好的空間。

記者查詢發現,大行科工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均在30%以上,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33.5%。這意味著每賣出1輛2000元自行車,公司毛利就超過600元。相比之下,中路股份、上海鳳凰2023年自行車相關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2.33%、14.72%。

不過,盡管盈利空間可觀,但細分行業規模的掣肘是明顯的。定位越窄,大眾化普及就越難。

2025年2月20日,體育營銷咨詢機構禹唐體育相關負責人李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對于發燒友級別以及戶外運動愛好者而言,可折疊并不會是主要考慮因素,因為折疊自行車不適合高強度運動,運動騎行體驗一般。對于普通人群而言,如果更多應用于生活場景,可折疊自行車的便捷性就會成為突出優點。”他認為,在大眾騎行者群體,公路車依然是主流選擇,因為它兼具運動和生活的雙重屬性,使用場景更為廣泛。

洪先生則表示:“對于專業參賽、訓練、100公里以內的小長途騎行,我會選擇專業性更強的公路車。折疊車主要是適合小距離、不追求速度的娛樂、休閑和旅游。”他認為,單一品類難以覆蓋所有騎行場景,因此許多騎行愛好者會擁有多輛車,他本人除了折疊車外,還擁有山地車和公路車。

大行科工招股書顯示,按零售值計,2023年全球自行車行業的市場規模為3740億元,其中折疊自行車僅有168億元,占比僅有4.5%。放在中國市場,2023年中國內地折疊自行車市場規模為14億元,預計2028年為38億元。這樣的國內市場規模,僅等同于A股一個中等規模上市公司的年營收額。

大行科工2023年的營收為3億元,就能成為全球乃至中國的折疊自行車“銷冠”,也從側面說明細分行業的天花板之低。

大行科工并非沒有意識到多元化的重要性,其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的產品組合已從折疊自行車發展到其他自行車類型,包括公路自行車、登山自行車、兒童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不過,從最新數據來看,折疊自行車仍為大行科工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

李晨向記者表示:“在現階段,騎行產業的發展依然依托于社群文化。因此,對于自行車企業而言,提升品牌力、專業性、創新性是當下的優先事項。個性化、高端化一定是騎行裝備的主要發展趨勢。在社交平臺影響下,年輕、女性自行車愛好者數量激增,進一步推動了騎行運動和文化普及,也就要求自行車品牌要充分考慮市場上的新需求,在產品創新上多下功夫。”

2025年2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就公司產品多元化等問題采訪大行科工,向公司發去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行車 騎行 IPO 港股IP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免费的网站全黄 | 婷婷精品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