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3 10:22:21
剛過去的交易周(2月17日至2月21日),A股市場震蕩走強,科技板塊表現尤為突出。領漲的行業均為泛科技方向,如半導體、電信服務等。自蛇年開市以來,科技題材持續火熱,AI、機器人和半導體等板塊輪動明顯,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基金憑借重倉機器人概念年內收益率近70%,成為市場焦點。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關注科技股的回調風險,同時可在板塊內部進行高切低操作,或切換至漲幅落后的其他板塊。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趙云
剛過去的交易周(2.17~2.21),在A股震蕩走強的同時,科技線也進一步確立了主線地位。
Wind數據顯示,盡管本周全市場“僅”3331只股票上漲,但領漲的行業板塊均為泛科技方向,如半導體、電信服務、機械等。
具體到細分概念上,“宇樹機器人”概念一枝獨秀,周上漲近23.5%;年內48.24%的漲幅,也在試圖趕上雖然本周有點滯漲,但仍是獨一檔的“DeepSeek指數”(73.86%)。
回顧蛇年開市(2月5日)以來的3個交易周,科技題材持續火熱,泛AI、機器人、半導體等板塊之間雖有輪動,卻又是“互相成全”。
本周,領漲接力棒交給了人形機器人,股民“吃大肉”的同時,也成就了一位基金經理,開年僅兩個月不到就豪取近70%的收益率。
她就是鵬華基金的閆思倩。她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與永贏基金的張璐管理的永贏先進制造智選,年內表現目前是獨一檔。
他們領跑市場,也有個相同的秘訣——“All in”機器人。
從截至去年年底的十大重倉股來看,二人既有交集,又各自押中了近期大漲的機器人概念股(含細分方向)。
無獨有偶,本周漲幅居前的場內ETF,同樣是機器人ETF一馬當先。
圖片
以閆思倩為例,互聯網上有人送了她兩個外號——“電車女神”“AI賭棍”,以概括其從業以來的投資風格:精于投研、敢于重倉。
第一個外號指的是,她曾在工銀All in新能源汽車,而將回報一度做到2倍甚至3倍。
第二個外號則是,2022年5月到鵬華后,她于2023年3月接手了王宗合(因病)卸任的產品,又將持倉股全部換成AI方向。2023年6月中下旬,這只產品見頂后產品凈值一路下滑,去年2月一度不足3毛。
如今又一年過去,這只產品抓住去年“924”以來的行情,一路反彈,又大致回到了此前的高位。
有趣的是,去年5月,市場尚在底部,正處于巨虧的閆思倩發行了新產品,當時評論區滿是質疑之聲。
到了本周,當鵬華碳中和主題因業績太好、規模大漲而宣布限購時,討論區的投資者已滿是夸贊、感謝之詞。
而實際上,這只產品去年4個季度始終重倉機器人概念,沒有太大變化。
可能股民/基民好奇,“碳中和”主題的基金重倉機器人概念股,算不算“風格漂移”呢?
在閆經理看來應該不算,畢竟機器人是鋰電的衍生業務。
去年四季報中,她主要從新能源行業的角度(如需求旺盛、技術升級)表達對機器人板塊的看好。
而近期,其認知進一步“升級”。2月12日她在鵬華基金公眾號上表示:“AI時代,科技主線有望成為全民共識,看好科技股,最看好機器人。”
(1)當前處于AI的時代機遇下,是全球共振,也是中國科技蓬勃發展的機遇DeepSeek奇襲讓全球算力平權,開啟AI+時代。從云端到端側眼鏡手機,從B端到C端,工業到消費、到醫療、到智駕,從科技巨頭投資到街邊店接入DeepSeek,AI+百花齊放。
(2)機器人是AI+萬億空間的產業,從0到1,行業剛剛開始,中國面臨再次彎道超車,領先全球的機遇。
其認為,人工智能的核心領域是機器人。
(1)AI應用的終極載體是一個“人”。未來物理世界最大的變化可能是:人類和機器人共生。
(2)2025年有望是機器人的元年,從技術進步到商業應用,萬億空間剛剛起步。
恰好也是最近一兩周,人形機器人的熱度繼續升高;截至本周五,市場行情達到又一個小高潮。
對閆經理來說,70%的年內收益,來自其敢于重倉和提前布局,再加上一點天時地利。
而對更多的股民、基民來說,如果沒有相關持倉和利潤墊,當下則面臨一些常見的困惑——
下周科技股還能漲嗎?該不該追?被套了怎么辦?
一方面,開源證券研報指出,截至本周五,TMT、機器人、電子、計算機和傳媒等科技品種的相對PE和PB估值分化明顯,其中計算機和電子的PB估值均處于歷史高位,而傳媒的PE估值相對較低。
機器人板塊在其中,尚處“中等偏上”的狀態。
浙商證券則認為,本周市場繼續上攻,成長指數明顯走強,權重指數跟隨向上。展望后市,預計本輪春季攻勢大盤將延著“科技領漲—回踩夯實—全面反彈”的路徑,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部分超漲行業、板塊、個券仍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雙向波動。
行業板塊方面,建議對部分超漲的科技板塊做出一定調整,在板塊內部尋找標的進行“高切低”,或者切換部分倉位至前期漲幅落后的大金融板塊,既可參與補漲,又可適當平滑凈值曲線。此外,對于過去幾年持續下跌的醫藥板塊,可關注其中跌幅較大、基本面企穩、股東增持的個券。
而從投資“哲學”來看,我們的看法是:
(1)漲多了總會回調,這是市場規律,無法避免;
(2)但當產業趨勢到來的時候,不必以單純的短線思維來應對。
或者說,大盤穩中向好時,主線題材的分歧更有可能(注意是可能)是所謂的“上車機會”。
這當然也需要你能承擔一定風險。就連暫時奪冠的鵬華碳中和主題,去年5月成立以來,也有過接近腰斬(46.52%)的最大回撤。
基于這一理念,我們再來看看,本周末科技線乃至整個市場,又有哪些新的催化?
(1)新聞聯播:外資金融機構看好中國創新突破
據央視,多家外資機構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并且正在構建更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將不斷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調明晟中國指數評級,同時認為,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在多項最新技術突破的支撐下,科技密集型企業有望實現利潤率和收益率雙增長。
高盛發表的研報則看好中國在數據、“云服務”以及軟件和應用等領域的發展前景。
(2)舉辦中的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
會上熱點頗多,如:
上海副市長陳杰: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垂直領域的規模化應用聚焦智能終端、自動駕駛等場景
宇樹科技攜兩款機器人亮相2025GDC
吉利汽車、千里科技和階躍星辰宣布推動“AI+車”深度融合
(3)深圳領頭多地跟進,“DeepSeek+政務”成熱潮
據財新統計,截至2月21日,深圳、呼和浩特、廣州、贛州、無錫、阜陽、溫州等地政府均宣布在政務系統中已接入了DeepSeek模型,上線的功能集中在公文寫作助手、擬辦意見生成、數據分析等,對外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等功能。
(4)黃仁勛首度回應DeepSeek沖擊
近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首度對DeepSeek帶來的股價波動做出了公開回應。他表示,DeepSeep-R1推理模型“令人印象深刻”,但未來的人工智能模型仍將依賴英偉達的計算能力,此前市場對英偉達股票的拋售是基于誤解。
(5)騰訊元寶超越豆包升至中國區蘋果免費APP下載排行榜第二
此前2月13日,騰訊元寶迎來了一次意義重大的更新。此次更新的核心亮點在于正式接入了滿血版Deepseek-R1模型。
(6)國務院國資委部署深化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
會議強調,國資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強化科技創新,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堅定攻關大模型,積極參與開放生態建設,推動產生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加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要強化深度賦能,瞄準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強化行業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要夯實算力基座,為技術突破、應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撐。要突破數據難題,分批構建重點行業數據集,建設好通用基礎數據集,做強做優數據產業。
(7)證監會: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平臺作用,為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更有力的資本市場支持
(8)證監會:游資抱團炒作、“編題材、講故事”的“蠱惑型”操縱增加
(9)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周五收漲1.65%,錄得周線六連漲
(10)年初至今,中國科技股“十姐妹”表現碾壓美股“七巨頭”
“十姐妹”即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國際,年內平均漲幅為27.5%。
“七巨頭”即蘋果、微軟、Alphabet、特斯拉、Meta、英偉達和亞馬遜,平均漲幅為1.3%。
下周還有哪些大事值得關注?
事件方面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將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進行二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辦公室21日表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民營經濟法治保障,作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3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
平臺上線運行后,供數單位可發布數據資源和產品信息,用數單位可查找數據資源等,更好實現供需對接,為降低全社會用數成本、促進數據資源價值釋放創造條件,同時通過登記工作,掌握全國公共數據資源底賬,加強授權運營信息披露,促進授權運營規范化、透明化。
榮耀將舉辦發布會
北京時間3月2日23:30,榮耀將在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舉辦榮耀阿爾法戰略(HONOR ALPHA PLAN)及AI技術發布會。
數據方面
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將公布
2月24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此前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月上旬與1月下旬相比,21種產品價格上漲,20種下降,9種持平。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將公布
2月27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屆時,將公布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全國人口、就業人員數量,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等多項數據。
2月PMI、MLF將公布
2月25日,央行將發布2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數據。3月1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2月官方制造業PMI等數據。
國際方面
2月26日美股盤后,英偉達將公布四季度財報
摩根士丹利預計其季度收入為410億美元,略低于市場共識和買方預期的420億美元,市場普遍預計營收增長率將大幅放緩至73%。
這一增速與2023年和2024年的高速增長相比明顯下降,英偉達在2023年首次因AI熱潮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持續攀升,并不斷超出市場預期,2024財年第四季度其銷售額增長率達到峰值265%。
財報關注點還包括:AI數據中心收入增長情況、Blackwell GB200延遲情況,英偉達芯片的過渡情況,以及對AI應用部署的看法。
蘋果2025年股東大會將于美國時間2月25日(星期二)上午8點舉行
會議上,股東們將投票重新選舉董事會,批準高管薪酬,并批準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成為蘋果的公共會計公司,還將對股東提案進行投票。
市場方面
Wind數據統計顯示,下周共有29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43.99億股,按2月21日收盤價計算,解禁總市值為229.53億元。
從解禁市值來看,居前三位的是:金徽股份(93.22億元)、山子高科(64.84億元)、浙文互聯(16.48億元)。從個股的解禁量看,居前三位的是:山子高科(29.88億股)、金徽股份(8.18億股)、浙文互聯(1.65億股)。
下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15261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1905億元、4892億元、5389億元、1250億元、1825億元。此外,下周五還有38.7億元央票互換到期。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42669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