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21:07:08
◎2月11日,濱江集團宣布獲取浙江金華市金東區4宗商業及住宅地塊各51%股權,這些地塊由金華城投土拍購入。濱江集團執行總裁朱立東表示,所有開發合作基于市場原則,至少90%以上出于市場回報考量。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在去庫存的大戰略之下,濱江集團(SZ002244,股價9.99元,市值310.83億元)對浙江金華這個三線城市仍然情有獨鐘。
2月11日,濱江集團公告獲取金華市金東區ZX-33-12-09等4宗商業及住宅地塊各51%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宗為容積率1.1的低密度住宅地塊,兩宗為純商業用地,以及一宗商業、住宅用地。
知情人士透露,當初金華城投這4宗地中,有作為托底而拿的地。
此前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在地價和限價政策壓縮利潤空間的情況下,濱江集團仍然頂著壓力拿地,并且重倉杭州一城,因此曾有傳言稱其是杭州的“第二城投”。此次與金華城投再次深度合作,又引發了市場類似猜測。
對此,濱江集團執行總裁朱立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達得很堅決:“所有開發合作都是基于市場的原則。”
“至少90%以上是出于市場回報的考量,作為異地的企業,不會純粹出于托底去承擔開發工作。特別是在非大本營區域,要從市場出發、發揮各自優勢,比如濱江集團的口碑、產品能力或者議價能力,沒有限價的情況下,至少我們比人家賣得快,就是我們的優勢。”
金華已經成為濱江集團除杭州外,最大的業績貢獻區域。
2025年濱江集團還有一個目標——繼續降庫存、收縮區域。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此前曾表示,2025年還要繼續降庫存,降到“非常健康的狀態”,同時也要降“不確定的城市”。
而對于“確定的區域”,濱江集團的發展戰略已經非常明晰:聚焦杭州主陣地,杭州以外的地區,有合適的土地,以“游擊戰”形式參與。而“游擊戰”的打法,倒也匹配金華地區本身的市場特點。
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告訴每經記者,金華屬于比較分散的點狀市場,比如下轄的義烏、永康,小老板多,核心地段的低密產品,2024年確實走了一波。
金華市場也開始表現出止跌回穩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2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1月金華新房價格指數環比止跌持平。根據易居研究院對國家統計局歷史數據的整理,金華新房價格從2022年5月起正式進入下跌區間,2024年10月起環比跌幅收窄至0.5%、0.6%和0.2%。
朱立東也坦言:“2025年濱江集團的銷售目標在1000億元上下,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地區覆蓋和土地儲備量來支撐。2024年金華市本級新房銷售總額大約150億元,濱江集團占比接近10%,銷售額超過14億元。”
他向記者透露:“濱江集團在金華市本級已開發及正在開發的項目共有5個,與金華城投過往的合作項目開發銷售的情況比較好,堅定了大家繼續合作的信心。其中,濱江城投·悅品已經售罄;濱江城投·和品2024年6月開盤800多套房源,目前銷售過半,也是2024年金華市本級的銷售冠軍。”
將范圍放大到金華全域,在中指研究院《2024年金華全域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上,濱江集團以49.7億元位列第二。高院生也分析,從2024年業績貢獻來看,杭州以外,金華全域銷售對濱江集團貢獻度排名第二,金額約50億元。
“濱江集團這次敢在金華拿4個項目,一方面源于金華的‘點狀熱度’,另一方面其在金華市場已經有一定的布局,項目銷售比較好、市場認可度高,內部風險評估也可以,所以要深耕這個區域。在這個節點上,基于和當地城投已經有一定合作,濱江集團深入研究其資源也很正常,一方面解決城投的問題,同時也能補充自己的貨值。”高院生分析。
“濱江集團在住宅產品打造方面有優勢,金華城投本身是市本級投資公司,資源相對較多,資產處置能力也相對較強,屬于在原有良好合作基礎上的進一步強強合作。”朱立東說。
從財務層面來看,濱江集團現金短債比正在逐年改善。截至2021年末,公司有息負債規模457.62億元,短期債務139.96億元,現金短債比為1.51倍。到2023年末,公司權益有息負債360億元,其中短期債務135.07億元,占比32.53%,低于期末貨幣資金(327.04億元),現金短債比達到2.42倍。
濱江集團方面透露,截至2024年12月25日,濱江集團權益有息負債余額為305億元,較年初下降55億元;銀行存款余額306億元。“這是濱江集團成立32年來,第一次現金大于有息負債。”2024年底,戚金興曾對媒體表示。
此次在金華密集開發,特別是2宗商業地塊和1宗含商業的地塊,難免帶來資金沉淀,這是否會影響濱江集團進一步降債的計劃?
朱立東對每經記者說:“目前是管理扁平化,資金全部集中在集團總部,統籌把控,今年有息負債要繼續往下壓,控制到300億元左右,因此是否發債要評估各個項目本身的利潤情況。”
“另一方面,現在項目開發情況發生了變化,原來開發商之間競爭拿地,但銷售價格政府已經限定了,中間的差價大家都是明盤,靠的就是整個運營、周轉、合理控制成本?,F在是要創造價值,向市場要溢價。如果單個項目的利潤從前幾年的兩三個點,回到10個點左右,那么能夠創造價值的項目、市場議價能力強的項目,就可以有一定的貸款。”朱立東解釋。
對于商業項目開發,朱立東表示:“對城投公司而言,住宅開發只是其中一塊資產,用于增加短期現金流和短期利潤,同時也需要一些資產沉淀。得益于城投公司良好的資產處置能力,以及濱江集團的產品開發、品牌營造和溢價能力,二者聯合開發,各自發揮能力。”
從杭州到金華,濱江集團也向市場傳遞了信號:強三線城市正在成為挖掘機會的新戰場。濱江集團以各51%權益比例落子金華四盤,探索“深耕基本盤+外埠機會型投資”模式,既鞏固了杭州市場基本盤,又可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但不得不面對的是,去庫存仍是濱江集團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杭州外圍項目均面臨分化和降價促銷的局面,金華市場能否順利消化低密產品?另一方面,異地權益合作項目也挑戰濱江集團的管理半徑,商業項目與住宅項目的品質和銷售能否復制2024年的戰績?這些疑問仍待時間檢驗。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19530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