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13:18:43
每經編輯 段煉
近日,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警方破獲一起有毒減肥食品案。據報道,涉案團伙通過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主播,直播銷售含違禁成分“布噻嗪”的“減肥神藥”,導致消費者出現嘔吐、腸胃痙攣等不適。
目前,警方已刑拘32人,關停直播間15個,并查扣問題減肥產品7萬余粒。
售賣“減肥神藥”成分有毒
多名粉絲數超百萬的網紅主播被抓
近日,多名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主播所銷售的“減肥神藥”含非法添加違禁成分“布噻嗪”。北京新聞廣播近日披露,其中包括一款名為“Honey Pinky·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壓片糖果”的產品,引發外界關注。據澎湃新聞,2月20日午間,這一產品在多個平臺上仍在售。
圖片來源:網站上的產品在售信息
2月20日午間,在某平臺上,“Honey Pinky·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壓片糖果”的批發價為每盒1元~3元,可查到7家店鋪在售,最高銷售量超“900件”。有店鋪標明,該產品的庫存有“15370盒”。
在某平臺上,該產品售價為每盒5元~8元,有十余家店鋪在售,其中有店鋪顯示“已搶527件”。此外,在其他平臺上,也有店鋪在售這款產品。
圖片來源:直播畫面截圖
據北京新聞廣播稍早前消息,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消費者舉報,稱某平臺多名主播銷售“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壓片糖果”等聲稱具有減肥功效的食品,消費者網購食用后出現口干、嘔吐、小便增多、腸胃痙攣等不適癥狀。隨后,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相關帶貨主播展開調查,并將產品送檢。
經過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減肥神藥”均含有“布噻嗪”成分。作為一種噻嗪類利尿藥物,“布噻嗪”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和水腫,但不當服用會造成大量脫水,長期服用更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如電解質紊亂、脂質代謝紊亂、抑制胰島素分泌等不良反應,不法商家利用利尿劑短期內大量脫水的特性,制造“快速減肥”假象。
北京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組織相關專家對“布噻嗪”的性質及危害性進行論證后,最終將“布噻嗪”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相關“網紅”主播的行為也涉嫌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固定相關證據后,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將案件移交至海淀警方,并成立聯合專案組展開偵查。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警方查扣問題減肥產品。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辦案人員偵查發現,這是一個以“網紅”主播為銷售核心,通過直播平臺夸大宣傳,與上游非法生產廠家勾結,面向全國廣泛銷售有毒有害減肥食品以謀取巨額非法利潤的犯罪組織。2024年11月,專案組在江蘇、廣州、安徽、湖北、山東、天津等8省11市同步收網,警方對包括多名百萬級粉絲“網紅”主播在內的3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關停直播間15個,查扣問題減肥產品7萬余粒。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專家提醒:
非法減肥藥中有“隱形殺手”
據紫牛新聞,在此案中,主播銷售的“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壓片糖果”等產品,聲稱具有減肥功效。經送檢后發現,這些所謂的“減肥神藥”均含有“布噻嗪”成分。據悉,國家公布的食品違法添加物質名錄中并沒有“布噻嗪”,此次經過多方論證后,將“布噻嗪”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金暉介紹,這是一種利尿劑,“主要是通過抑制腎臟對水分吸收,促使體內水分排出,通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水腫等疾病。”普通人服用后,暫時的脫水效應,短時間內可能會體重速降。一旦停止使用,體重很快會反彈。更嚴重的是,長期服用此類利尿劑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出現低鉀血癥,嚴重的低鉀血癥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此外,長期濫用還可能造成血糖以及尿酸等代謝紊亂,加重肝、腎以及心血管系統的負擔。
記者注意到,在以往破獲的減肥食品非法添加的案件中,最常見的非法添加藥物有兩類:一類是西布曲明;另一類是酚酞、酚汀等藥物。金暉介紹,西布曲明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欲,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然而該藥物有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出現心慌、心悸等,會嚴重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西布曲明已被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酚酞、酚汀等藥物主要用來緩解便秘,屬于刺激性瀉藥。”金暉說,“長期使用酚酞等會損害胃腸功能,導致腸道蠕動異常,甚至形成藥物依賴性便秘;此外,由于頻繁腹瀉,還可能引發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導致低鉀血癥。”
在門診,一位亂用減肥藥的18歲患者令金暉印象深刻,“小姑娘經人推薦網購了‘中藥減肥丸’導致嚴重藥物性甲亢。”金暉回憶,雖然短時間內她瘦了20斤,但很快就出現心悸、手抖、失眠、月經紊亂等癥狀。后經排查發現,減肥丸中竟添加了甲狀腺素片,“患者起初還覺得效果很好,飯量不減,竟然還能瘦。”
專家強調,不健康方式減肥,體重下得快并非好事,一是容易反彈,二是可能引發中樞性厭食癥,甚至影響下丘腦和垂體功能,對身體代謝和精神健康均造成損害。
目前,我國只有5種藥物(奧利司他、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及替爾泊肽)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用于成年原發性肥胖癥患者減重治療。金主任強調,所有減肥藥物都有嚴格的適應證要求,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其次,藥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例如GLP-1類藥物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問題。”她表示,有些患者肥胖可能是疾病因素引發,也需要進一步排查如何用藥。專家強調,即使可用藥治療,生活方式干預(健康飲食+運動)仍是減肥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北京新聞廣播、深圳商報、澎湃新聞、紫牛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