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0 07:45:43
|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NO.1 券商2024年業績普遍預增,兩家凈利潤增長10倍
近期,上市券商2024年年度業績預報、快報相繼披露。絕大部分券商受到自營、經紀業務收入增長的驅動,業績大幅回暖。其中,龍頭券商增長穩健,中信證券2024年實現營收637.89億元(未經審計,以下數據均同上),同比增長6.19%;歸母凈利潤217.04億元,同比增長10.06%。此外,中小型券商展現出較強的業績彈性,部分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0倍,華林證券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全年凈利潤預計可達3.4億元~4.4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在973.03%~1288.62%區間。此外,指南針全資持有的麥高證券營業收入為4.87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35.62%;凈利潤0.71億元,同比增幅達1095.03%。
點評:券商2024年業績大幅回暖,特別是部分中小型券商凈利潤同比激增,顯示出行業整體復蘇勢頭強勁。龍頭券商的穩健增長,預示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此業績預告有望增強市場對券商板塊的信心,對相關公司市值穩定與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這一趨勢可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券商板塊的投資價值,對整個股市的穩定與發展產生正面影響。
NO.2 證監會核準瑞士銀行成為工銀瑞信基金股東
2月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于核準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持股5%以上股東的批復,顯示核準瑞士銀行有限公司(UBS AG,以下簡稱瑞銀)成為工銀瑞信基金持股5%以上股東,對瑞銀依法承接該公司4000萬元人民幣出資(占注冊資本比例20%)無異議。天眼查信息顯示,變更前工銀瑞信基金的股權結構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信)持股20%。變更之后將由中國工商銀行持股80%、瑞銀持股20%。
點評:證監會核準瑞士銀行成為工銀瑞信基金股東,這一變更將增強工銀瑞信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提升其在資管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對于公司股價而言,此舉可能帶來正面效應,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此事件或將對基金行業板塊產生示范作用,推動行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整體來看,外資股東的加入有利于我國股市生態的多元化發展,提升市場活力。
NO.3 上海證券獲批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
2月8日,證監會發布了核準上海證券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批復。證監會稱,核準上海證券上市證券做市交易(限于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資格。上海證券應當為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依法配備有關人員、業務設施、信息系統和經營場所。上海證券如擬擴大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范圍的,應當依法報我會核準。另外,證監會還進一步強調,上海證券應當加強信息技術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建立有效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嚴格防范系統事故。
點評:上海證券獲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將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提升服務水平和業務拓展能力。對于股市整體而言,做市商制度的完善將有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上海證券需強化信息技術安全,確保業務運行穩健。
NO.4 年內降費QDII基金增至78只
基金公司主動降費讓利蔓延至QDII基金,富國基金旗下6只QDII主動權益基金昨日宣布降費,管理費率、托管費率統一降至1.2%、0.2%。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0家基金公司合計78只QDII基金宣布降費。在業內看來,“1.2%+0.2%”逐漸成為主動權益基金的主流。
點評:富國基金降費QDII基金,反映行業競爭加劇,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國際市場投資。此舉或促使同行業公司跟進降費,提升投資者對QDII產品的關注度。對于QDII基金相關板塊而言,成本降低將增強其市場競爭力,但同時也考驗基金管理能力。整體來看,此舉有望優化基金市場結構,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NO.5 持續擴容!至少16家券商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銀行、券商、基金、保險……國產大模型DeepSeek熱潮在全面席卷金融業。近日,又有近10家券商官宣完成DeepSeek-R1的本地化部署,DeepSeek-R1是DeepSeek系列模型的最新版本。至此,證券業探索DeepSeek模型應用的券商至少已有16家。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券商將受益于大模型技術的發展與AI應用的加速落地,這有助于提升業務效率,拓寬金融科技護城河。然而,在短期內,投資者需要警惕二級市場跟風式概念炒作。
點評:券商紛紛部署DeepSeek模型,預示著金融科技在證券業的深度融入。此舉長遠看將增強券商的業務處理能力和服務效率,為金融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對于相關行業板塊而言,這一趨勢可能促使市場重新評估其技術實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然而,投資者應理性看待短期市場波動,關注公司實際應用效果而非單純追概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