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8 08:10:05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NO.1 國辦印發《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1月7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政府投資基金迎來重磅新政。《指導意見》提出7方面25條措施,涵蓋了政府引導基金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涉及業內關注的大量熱點話題。例如,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類基金,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防止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推動基金整合優化;建立健全容錯機制,不簡單以單個項目或單一年度盈虧作為考核依據;不以招商引資為目的設立政府投資基金,鼓勵取消政府投資基金及管理人注冊地限制;以及加強政府投資基金風險防范、嚴禁地方政府通過違法違規舉債融資進行出資等。
點評:《指導意見》的印發,標志著政府投資基金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優化投資結構,促進創新創業。此舉預計將提振市場對創業投資類基金的信心,對相關行業板塊形成正面影響。同時,規范政府投資基金運作,將提升市場整體風險防控能力,為股市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NO.2 白金分析師趙金厚加盟愛建證券
從申萬宏源研究所退休7個月后,國內第一位《新財富》白金分析師趙金厚加盟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愛建證券”)。中證協官網資料顯示,2024年12月9日,趙金厚的執業機構登記為愛建證券,登記類別為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愛建證券注冊分析師共有7名,含趙金厚在內有3位均為2024年新登記的分析師。1月7日,據澎湃新聞報道,趙金厚已加盟愛建證券研究所,“目前在幫愛建(證券)組建新的研究所。”
點評:趙金厚作為國內首位《新財富》白金分析師,其加盟愛建證券,對公司籌建新研究所將產生積極作用,此舉或為愛建證券帶來更深入的行業分析和投資策略,增強其在證券投資咨詢領域的競爭力。同時,對于券商研究領域而言,此事件可能促使行業對分析師人才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有助于提高整體研究水平。
NO.3 接近歷史最高紀錄!2024年公募自購超64.42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148家基金公司進行了自購,年內公募基金自購金額達到64.42億元,位居歷史第二高位,與2021年自購金額的最高紀錄64.69億元非常接近。從基金公司主體來看,頭部基金公司自購金額較高,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公司年內自購金額均超12億元,廣發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司年內自購金額均超7億元。數據顯示,2024年股票型基金自購金額超30億元,占比近47%;債基、貨基的自購金額分別為11.63億元、12.79億元;公募FOF自購金額達到8.14億元,占比為13%。
點評:2024年公募基金自購規模逼近歷史峰值,反映出基金公司對市場前景的積極預期。頭部基金公司的大額自購,顯示出其對自身產品及市場未來表現的信心,或將對相關基金產品的市場吸引力產生正面影響。同時,股票型基金的自購占比近半,暗示股市可能成為資金關注的焦點,對相關行業板塊的穩定性與成長性預期有所提升。
NO.4 多只跨境ETF盤中溢價超10%,基金公司連續發布溢價風險提示
美股周一收盤漲跌不一,道指小幅下跌,納指收高240點,英偉達領漲科技股。受盤面影響,美股相關ETF在1月7日早盤集體走高。值得注意的是,多只跨境ETF盤中溢價超10%。基金公司近日連續發布了溢價風險提示公告,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點評:多只跨境ETF溢價超10%,反映出市場資金對美股相關資產的強烈追捧。基金公司連續發布風險提示,顯示管理層對市場穩定性的高度重視。此現象或促使投資者更加審慎評估投資風險,對跨境ETF及相關科技板塊的穩定性構成考驗,同時也反映出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的上升。
NO.5 國海證券:發行不超100億元公司債券獲證監會注冊批復
國海證券1月7日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批復,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批復自同意注冊之日起24個月內有效,公司在注冊有效期內可分期發行公司債券。公司將按要求及授權辦理相關事宜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點評:國海證券獲準發行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此舉將增強公司資本實力,有利于優化債務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對證券行業而言,此舉可能促使其他券商跟進,加大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