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5 14:04:30
A股近期經歷大幅波動,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本周跌幅分別為5.55%、7.16%、8.57%和7.54%,每經品牌100指數下跌2.37%,表現相對“抗震”。市場連續調整有助于探明底部,為逢低布局提供機會。小米集團、中國海油等成分股表現強勁,中概互聯ETF韌性十足。整體來看,A股估值合理,下行風險可控。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25年首周,資金風格切換至價值板塊,導致中小盤股跌幅較大,A股三大股指均出現大幅波動,而每經品牌100指數表現較為“抗震”,本周回調2.37%,跑贏主要股指。近期,市場出現連續調整,有利于市場底的探明,越接近價值中樞下軌,市場逢低布局的價值越大。
進入政策空窗期,2025年首周A股表現不佳,三大股指均出現大幅回調,截至1月3日收盤,上證指數周跌5.55%,報收于3211.43點,深證成指周跌7.16%,報收于9897.12點,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則分別下跌8.57%和7.54%,而每經品牌100指數本周跌幅為2.37%,以976點報收。
從宏觀面來看,2024年12月受前期一攬子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影響,需求端進一步改善,新訂單指數回升0.2個百分點至51.0%;而生產指數回落0.3個百分點至52.1%,擴張步伐有所放緩,或與部分行業處于生產淡季有關。考慮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部署正在逐步落地,同時后續增量舉措有望進一步推出,1月制造業PMI有望延續擴張態勢。
政策方面,2025年金融政策的真正方向或仍將以鼓勵“耐心資本”加杠桿為主。比如通過央行借貸便利、回購專項再貸款、并購重組和央企負責人市值管理考核等,持續提升穩健類資產估值中樞。穩健類高分紅央國企在資金利率下行趨勢下仍具備“穩定套利空間”,而借貸便利與回購貸款兩項工具或成為“估值收斂”兩大有力工具。
另外,險資、養老金等長線資本持續入市,此類資產估值相對較低,具有安全邊際的穩健類資產或是長線資金的首選。伴隨投資者結構中“壓艙石”占比不斷上升,此類資產價格出現由短期流動性導致大幅下跌的風險亦會下降。
有機構指出,當前的A股估值水平處于相對合理的區間。如果有超預期的下行,A股的性價比將會更加凸顯,特別是在管理層定調“穩住”股市的政策基調下,A股市場的下行風險將是受控的。
從本周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表現來看,小米集團周漲幅達到6.15%,走勢最強,海信家電、東方海外國際周漲幅則在3%以上,而格力電器、中國海油、阿里巴巴以及徐工機械本周股價也均實現上漲。
在周市值增長方面,小米集團本周市值增長達到527億元,市值增長最大,中國海油市值增長則接近百億,而阿里巴巴、格力電器、東方海外國際等本周市值也小幅增長。
資料顯示,作為全球頭部的手機品牌商,小米集團積極推進高端化戰略及國際化擴展,同時,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臺,自研自產能力持續增強,2024年大家電業務步入全新增長階段,成長空間廣闊;互聯網業務有望持續穩健增長;汽車業務毛利率表現持續超預期,2024年順利完成全年交付、智駕技術、銷售網絡等所有全年目標。
伴隨后續車型矩陣持續完善及生態鏈的協同效應,小米集團有望躋身國內新勢力第一梯隊,并努力向著躋身全球前五車廠的目標進軍。此外,公司持續加大AI、OS、芯片的底層技術研發及AI終端應用拓展,AI技術有望全面賦能人車家全生態;新零售模式持續延伸,預計5年時間在海外開1萬家小米之家,全球化發展進入“模式出海”新階段。
中國海油近年來持續踐行積極的資本開支以保證增儲上產戰略目標的實現,堅持增儲上產,布局全球的戰略,自2016年起資本持續增長,過去8年公司資本開支CAGR達13.01%。2023年全年資本支出1296億元,為歷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資本開支631.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1.7%。2024年預算資本開支1250億-1350億元。在持續資本開支保障下,公司儲量與產量增長速度行業領先。
海信家電以“容聲”品牌冰箱起家,發展至今已擁有八大品牌矩陣,涵蓋傳統白電、中央空調、廚電、熱管理等主要業務板塊。公司冰箱業務憑借“海信+科龍”雙品牌高質價比策略長期維持較高市場份額,家空主打新風科技,產品力優勢突出且下游空間廣闊,在此基礎上冰洗空經營效率迎來改善趨勢;央空業務底蘊深厚,品牌矩陣完善,市占率位居中國前列,并積極探索業務增量;同時公司借助集團資源加速海外自主品牌發展,并持續加碼體育營銷,全球白電份額預計將穩步提升。在此基礎上,公司收購三電切入汽車熱管理賽道,長期增長潛力較大。
除了個股投資價值凸顯外,與中概股相關的ETF同樣值得關注,比如中概互聯ETF(513220)、中國互聯ETF(159605)和中概互聯網ETF(159607)等。
從投資邏輯來看,互聯網行業從強監管階段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階段,這將為中概互聯企業創造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經營環境。例如,在規范化發展的趨勢下,企業可以更加安心地進行業務布局和創新,減少因監管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和成本。同時,各大平臺和生態間的互聯互通,將滿足更廣泛消費者的需求,長期對各平臺的收入利潤增長都將有正向促進作用。
而隨著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預計將有所改善。這種流動性環境將進一步推動港股市場的上漲,特別是在眾多科技股的估值未達到2015年和2020年降息周期的高點時,市場仍有巨大的估值修復空間。雖然短期內面臨一些壓力,例如高利率對科技股的影響,但隨著經濟活動的逐步復蘇,投資者對于長期持有科技股的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據了解,中概互聯ETF(513220)追蹤的是中證全球中國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從全球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證券中選取市值較大的30只互聯網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全球上市中國互聯網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指數主要聚焦于互聯網龍頭公司,符合互聯網行業“強者恒強”的發展趨勢。該指數成分股集中度較高,且權重股當前的基本面情況均較為良好,業績表現普遍優于市場預期。
中證全球中國互聯網指數主要權重股
從中證全球中國互聯網指數成分股來看,小米集團、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以及騰訊控股等均是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具有覆蓋投資意義。
而中國互聯ETF(159605)和中概互聯網ETF(159607)則追蹤的是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該指數選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30家中國互聯網企業作為樣本股,以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知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機會。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指數主要權重股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