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1 15:44:27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水利部門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全年實施水利項目4.7萬個,完成投資1.35萬億元,吸納就業314.7萬人,有效發揮穩增長、促就業重要作用。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31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由水利部介紹“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有關情況。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水利部門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全年實施水利項目4.7萬個,完成投資1.35萬億元,吸納就業314.7萬人,有效發揮穩增長、促就業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水利部門在2024年還完成2萬多處農村供水工程,提升1億多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4%。
在加快節水制度政策實施和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方面,水利部門持續強化水資源管理。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和《節約用水條例》,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完成94條跨省、375條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基本實現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全覆蓋。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2024年,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已超過1萬億元,這也是連續第三年超過1萬億元。這些資金投向了哪些領域,取得了哪些成效?
對此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表示,2024年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3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在投向方面,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各級水利部門會同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重點圍繞《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水利災后恢復重建,全力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安排了流域防洪工程、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水生態環境治理,還有水文基礎設施和數字孿生等4個領域:
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方面。全面啟動實施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體系實施方案》項目,盡快提高海河流域防洪減災能力。同時,還實施了長江流域鳳凰山水庫、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黃河流域古賢水利樞紐,黃河干流寧夏段的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吳淞江治理等一批流域骨干防洪工程,以及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治理,還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
在國家水網工程建設方面。推進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吉林水網骨干工程等39項重大引調水工程,以及貴州花灘子、廣西長塘水庫等53項水網重點調蓄結點工程。統籌實施省市縣級水網建設,特別是加快完善農村供水網絡;圍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工程,新建江西峽江、湖南梅山、河南前坪、廣西龍江河谷等一批大中型灌區,對一批現有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推進重點澇區治理。
在水生態保護治理方面。主要包括福建木蘭溪、吉林查干湖等重點河湖水生態修復治理,積極推進長江上中游、黃河中上游、東北黑土區等重點區域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及華北等11個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在水文基礎設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等方面。加密雨量站、水文站,積極推進衛星遙感、無人機、超聲波、雷達等新技術應用,成功發射“水利一號”衛星,實現過去以固定站點和斷面為主的監測模式,向“天空地水工”監測感知一體化轉變。同時,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加快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
“這些項目的實施將發揮顯著效益,比如說今年我們增發國債安排水利的7800多個項目,完成后將新建及加固堤防1萬公里,治理河道2.8萬公里,新增水庫庫容超過200億立方米,將有力提升流域和區域水安全保障水平。”張祥偉說。
今年我國部分地區遭受了臺風、暴雨沖擊,出現洪澇災害。水利部門為此采取了哪些防范和應對措施,成效如何?
陳敏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2024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是偏差的,強降雨過程多、歷時長,江河洪水發生早、發展快,防汛抗洪形勢嚴峻復雜。水利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扛牢防汛抗旱天職,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抓早抓實抓細各項防御措施。
一是超前謀劃,滾動部署。汛前召開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作出全面部署,系統深入開展防汛備汛檢查,及時排查化解風險隱患。4月1日入汛以后,逐日會商研判、安排部署防御工作,主汛期實行部長“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提前研判、及早部署,沉著應對、積極防御,牢牢把握防災減災主動權。
二是預字當先,掌握主動。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滾動及時發布洪水預報、干旱預警,第一時間向防汛責任人、社會公眾靶向發送山洪災害預警信息3727萬條和25.2億條,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滾動預演洪水風險、迭代優化防御方案,為防汛抗洪和避險轉移贏得先機。
三是蓄泄兼籌,強化調度。系統、科學、安全、精準調度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全國6929座次大中型水庫今年汛期投入防洪運用,累計攔蓄洪水1471億立方米,減淹城鎮2330個次、減淹耕地面積1687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115萬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是全力支持,有效指導。出臺水利部重大水旱災害事件調度指揮機制。水利系統累計派出專家組2萬余組次,協助指導水旱災害防御和險情處置等工作。水利部商財政部及時下達水利救災資金33.2億元,支持地方開展水毀修復、安全度汛和應急抗旱等工作。
“下一步,水利部將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快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謀劃構建流域防洪減災新格局,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實施七大江河重要堤防達標、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蓄滯洪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推進我國防洪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我國洪澇災害防御能力。”陳敏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