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9 22:44:13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馬子卿
2024年12月19日午盤,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7.3141;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徘徊在7.2848附近,離12月初創下的年內低點7.2975僅有一步之遙。當日凌晨,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但其暗示“將放緩降息步伐”。
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直言:“盡管今年以來多數交易日,人民幣匯率有一定下跌壓力,但在岸人民幣匯率仍在7.0至7.3之間上下波動。美聯儲延后降息、‘特朗普交易’持續火熱、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級、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擴大的多重壓力下,人民幣匯率仍保持較高的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前述外匯交易員認為,多重因素支撐著人民幣匯率的“抗跌性”。一是跨境資金流動恢復凈流入,尤其是前三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支總體呈現小幅順差狀況,貨物貿易延續資金凈流入,外資來華產業投資趨勢逐步向好;二是結售匯趨向基本平衡,前三季度,結售匯在經歷二季度逆差擴大后,從三季度起重新回到均衡水平;三是盡管人民幣匯率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境內外貿企業等市場主體對人民幣匯率上下波動的預期相對平穩;四是外匯市場交易相對活躍,越來越多金融機構與企業通過外匯衍生品對沖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有效分散轉移了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壓力。
在岸人民幣匯率保持韌性
該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年初,市場預期美聯儲最快3月降息,一度看好人民幣匯率有望收復7整數關口。”但是,隨著上半年美聯儲遲遲不降息導致美元指數迅速反彈,人民幣匯率反而面臨較高的回調壓力。截至7月底,在岸人民幣匯率從年初的7.0978,一度跌至年內次低點7.2776。
此后,隨著美聯儲釋放明確的9月開啟降息周期信號,8~9月人民幣匯率一度上演快速大幅上漲,從7.2776一度回升至7.009。
然而,四季度以來“特朗普交易”持續火熱驟然打斷了人民幣匯率漲勢。據悉,四季度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押注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的預期日益升溫,眾多投資機構紛紛買漲美元,引發美元指數一度快速上漲至年內高點108.06,人民幣匯率面臨更大的回調壓力。前述外匯交易員直言,相比上半年美聯儲延后降息,四季度“特朗普交易”火熱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更大,因為許多全球投資機構將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提前計入人民幣匯率估值,人民幣匯率快速跌向7.3整數關口。
“這也是目前外匯市場都在關注年底前在岸人民幣匯率是否突破7.3的主要原因。”他向記者直言。但整體而言,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呈現較高的負相關性,因此盡管人民幣匯率面臨較高回調壓力,但人民幣匯率超調風險依然相對可控,呈現較強的韌性。截至12月26日17時30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價為7.2989,牢牢守住“7.30”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價為7.3060。
2025年人民幣匯率如何走
盡管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多次面臨較高的回調壓力,但相關部門的“穩匯率”力度相對溫和。前述外匯交易員向記者分析說,今年以來相關部門的“穩匯率”舉措,主要表現在監管多次警告“匯率超調風險,以及外匯市場單邊一致性看跌人民幣預期升溫并自我實現”。
記者獲悉,當前外匯市場對今年相關部門穩匯率力度相對溫和的另一個解讀,是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儲備更多穩匯率工具用于應對未來美國關稅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上述外匯交易員指出,當前我國相關部門儲備的“穩匯率”工具越充足,海外投機資本沽空人民幣的顧慮就越多,無形間有助于人民幣匯率在一個合理均衡水平平穩波動。
記者多方了解到,面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沖擊,外匯市場普遍認為2025年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較高的韌性。前述外匯交易員預計:“眾多資管機構始終認為,在美聯儲2025年降息趨勢不變、我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2025年人民幣匯率仍將在7.1至7.3區間上下波動。”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可能跌破7.3,但我國相關部門加大穩匯率力度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也不太會出現超調風險。
他表示,這背后,是這些海外資管機構相信,相比2018~2019年期間特朗普關稅政策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貶值11.5%,我國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應對經驗嫻熟,2025年人民幣匯率遭遇的貶值壓力有望明顯減弱;此外,當前人民幣外匯市場的交易格局相比前些年也發生明顯變化。
一是人民幣在中國企業跨境貿易的結算占比穩步提升,此前央行發布的《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4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比例進一步提升至26.5%,較2023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隨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方面的使用占比穩步提升,將有效緩解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匯率波動性;
二是外匯市場交易相對活躍。今年前三季度,境內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量總計30.2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外匯衍生品交易量達到20.09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7個百分點,這背后,是越來越多企業與投資機構紛紛使用外匯衍生品對沖人民幣匯率回調風險,令外匯市場的押注人民幣即期匯率下跌的“羊群效應”隨之減弱;
三是外匯市場理性交易持續升溫,越來越多企業不再盲目押注人民幣匯率漲跌獲利,而是采取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結售匯操作,令人民幣匯率在均衡合理水準平穩波動獲得更強支撐。
一位股份制銀行外匯交易員認為,境外投資機構認為2025年人民幣延續較高韌性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外匯儲備始終保持在相對較高水準,海外投機資本“忌憚”我國的外匯干預能力,不敢像前些年般大舉沽空人民幣套利。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2659億美元。前述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2025年人民幣延續較高韌性的一個不容忽視因素,是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趨勢下,越來越多海外資本日益青睞估值相對較低的中國金融資產。隨著境外資本持續加大配置中國金融資產,人民幣匯率韌性增強將獲得新支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