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自貢剪紙破圈:從“小三絕”到“最美的書”

自貢市融媒體中心 2024-12-18 11:44:43

12月2日,2024年“最美的書”評選結果在上海揭曉,代表全國年度最優水平和設計創意的25種圖書榮膺這一稱號。其中《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榜上有名,系四川唯一入選圖書。

《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是自貢市出版的首部“非遺”文化作品集。它既是非遺傳承人沈成林剪紙生涯和藝術成就的總結,也是自貢民間工藝“小三絕”之一自貢剪紙的全景展示和成功破圈。

AJ7I3690.jpg

老手藝人的“心事”

79歲的沈成林想出書久矣,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年紀越大,想法越強烈”。

沈成林是省級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任中國剪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剪紙藝術家、世界民間藝術大師等稱號。沈成林14歲時便師從剪紙名家余曼白,此后博采眾長,在傳統剪紙技法的基礎上,獨創了拓彩剪紙、火繪剪紙等技法,充分展現了西南地域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

從藝60多年,沈成林創作了各類剪紙作品 6000 余幅,保留下來的有500余幅。《中國民間工藝》主編、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張道一評價他的作品“填補了文人書畫與民間工藝之間的鴻溝。”沈成林的作品極具時代性和地域性,用藝術的形式記錄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在郭家坳通虹井(自流井區鹽廠三車間)老鹽倉改成的宿舍長大的他,蜿蜒的筧桿、風中搖曳的篾條、鹵水滲出形成的“鹽鐘乳”以及當鹽場山匠的父親,都成為了日后刀下的剪紙符號。

AJ7I3707.jpg

創作中的沈成林

2018年,年逾古稀之年的沈成林用手推車拉著自己的作品,找到自己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任職時的老館長、時任自貢市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宋青山。花了一個上午,翻看完夾在卡紙里的500多幅作品后,一直關注自貢城市文化傳承保護利用的宋青山頓時意識到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值得去挖掘推廣的事情,不由得發出感嘆:“如果沈老師的作品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那就太可惜了!”

中秋節后,宋青山牽頭在王爺廟開了一次碰頭會,各界人士集智聚力,出版工作正式啟動。宋青山擔任總策劃,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自貢蜀光中學美術教師宋光輝任責任編輯,特意邀請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鄭曉幸,四川輕化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自貢市文藝評論界協會主席王余,自貢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王星等三人為該書作序,隨后還聘請了專業的設計團隊,更迎來自貢市政協文史詩書畫院的鼎力相助,為該作品集成為精品圖書奠定了基礎。

2024年6月,由自貢市政協文史詩書畫院編輯,自貢市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統籌的《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正式出版發行。

“這本書不僅僅是我個人藝術的總結,也是自貢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沈成林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自貢市相關部門派專人到樂山“三顧茅廬”,邀請他回到家鄉從事專業剪紙創作和研究直至退休,此事一度在業內傳為美談。

設計師的“心思”

2024年12月2日,國內最重要的書籍設計評選活動之一、“最美的書”評選結果在上海揭曉,《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從全國135家出版單位推送的342種圖書中脫穎而出,入選“最美”書單。

此次評選活動給該書的獲獎評語為:作品用現代的形式來表達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色彩豐富,民間氣息濃郁。封面視覺圖形及紙張材料非常具有沖擊力,多種質感的紙張和剪紙藝術傳統用色相結合,給讀者提供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12月10日,《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主要設計師李中果接受自貢融媒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為了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他先后多次來到自貢和作者進行交流,近距離觀看剪紙的過程。

AJ7I3716.jpg

據悉,李中果第一次拜訪作者沈成林時,發現其剪紙作品原稿襯底大多采用質樸的牛皮紙,于是在設計函套時就選用了色澤和質地完全相同的瓦楞紙。二人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不少火花,例如封面如刀劈斧削的“自貢剪紙”四字便由作者親自操刀;全書按時間脈絡,每十年為一個節點,分為“風華正茂”、“崢嶸歲月”等六部分,每一個篇章都設計成“門箋”形式(傳統剪紙藝術的一種),由沈成林刻好母版,經激光雕刻后粘貼而成,讓人眼前一亮。

打開《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處處體現了設計上的巧心思。其中包括靈動的彩色剪紙碎屑點綴在頁面上;1960年郭沫若到訪自貢時題寫的“中國自貢剪紙”有別于其他紙張,采用了不多見的生宣;書脊上看似隨意的開孔,其形狀來自剪紙作品局部,既方便裝取書籍也增添了趣味;此外設計師還打破了傳統作品排版的方式,將較小的剪紙作品放大到出血狀態(書籍排版術語,指超過頁邊距四周預留空間),給讀者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書中增設的拉頁采用較薄的紙張進行印刷,透過紙張下一頁的剪紙若隱若現,就好像農村地區隨處可見的窗花。”李中果說,這是他自己都很喜歡的一種設計。

據了解,《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還將參加2025年萊比錫書展角逐“世界最美的書”,展現中國設計的魅力,向全世界講述一名自貢手藝人的故事。

民間工藝如何“破圈”

一本圖書要展現“最美”的狀態,除了內容、設計,編輯也十分重要。宋光輝在《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編后語中感嘆,該書作為自貢出版的首部“非遺”文化作品集“將對剪紙藝術的普及、傳承,發揮催化作用。”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宋光輝在日常教學和研究中,時常苦惱于本土傳統文化資料的缺失。目前能夠找到的唯一一本和自貢剪紙藝術相關的作品,是1955年出版的余曼白《剪紙圖案集》,該書采用套色印刷,為30個頁碼20開的小開本。

“這本書開了一個好頭!” 宋光輝接受采訪時表示,以《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為樣本,同樣位列“自貢小三絕”的龔扇和扎染可以依葫蘆畫瓢。據悉,宋光輝1983年在自貢師專讀書時,曾師從自貢扎染工藝開山祖師張宇仲,對本土民間工藝頗有研究的他,希望有更多本土傳統藝術和現代設計完美結合的作品出現。

12月11日,現任四川文投名者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宋青山接受采訪時稱,當初并不是單純為了“助人為樂”而推動出書,更多是想出力打造出一款高品質、有特色的“自貢禮物”。

AJ7I3722.jpg

宋青山表示,相比自貢名揚中外的“大三絕”(恐龍、鹽史、彩燈),同樣堪稱城市文化名片的“小三絕”(龔扇、剪紙、扎染)在知名度和影響力上都明顯更低。而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需要在文化傳播和對外交流上不斷“破圈”。

“非遺不僅僅需要保護,還應當得到創新性發展,讓它們‘活’起來。”宋青山希望《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推動包括剪紙在內的本土民間工藝轉化為文化消費類產品,滿足人們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賦能經濟文化發展,路越走越寬。

“以剪記史,以剪繪城,以剪興文,打開了自貢歷史文化的一扇窗。”鄭曉幸在《自貢剪紙沈成林作品集》總序中寫道:“它的出版,讓更多的人借此得以了解、認識、關注自貢剪紙,從而關注自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對自貢市正在推進的世界文旅名城的建設、傳統文化的復興都有著積極和深遠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貢剪紙作品已廣泛應用于城市建設,并制作成燈組進入自貢燈會現場。目前,一批包括手機外殼在內的剪紙類文創產品即將面世。

AJ7I3685.jpg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貢市 文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免费v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