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周期波動背景下,化工中小企業資金周轉承壓??期現套保能否成為周期行業“破局”的解藥?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8 20:26:10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波動導致化工產品價格大幅波動,企業經營方面,中小企業資金周轉承壓。為應對這一挑戰,業內建議,“化工貿易商積極采用期貨工具,如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新貿易模式,幫助中小企業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生產和資金鏈。”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馬子卿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波動等因素影響,化工產業供需關系驟變導致聚氯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化工產品價格變動加大,日益影響中小化工企業生產經營。這無形中讓化工產業面臨信貸方面的挑戰。

為有效緩解中小化工企業經營壓力與穩定化工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經營,近年化工領域貿易商職能也悄然發生著顯著變化。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國內大型化工貿易商了解到,他們正積極借助期貨工具深入開展期現結合型套期保值,引入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新貿易模式,助力上下游中小企業能有效對沖原料價格劇烈波動風險。

一位國內大型化工貿易商向記者透露,這意味著貿易商的業務范疇得到進一步擴展,從原先的“買賣差價”延伸到“產業鏈風險管理+增值服務”。據悉,隨著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掛鉤期貨工具的新貿易方式日益普及,化工產業鏈中小企業的經營抗風險能力也得到增強。

化工行業周期波動背景下,中小企業資金周轉承壓

受宏觀經濟波動令化工產業下游需求有所回落影響,越來越多化工企業感受到越來越嚴的信貸門檻。記者走訪多家江浙地區化工中小企業了解到,今年以來銀行對化工產業的信貸投放日益審慎。

上述企業主告訴記者:“以往,銀行對化工產業的信貸投放相對穩健,只要企業能提供足夠的抵押物,加之企業上下游貿易關系相對穩定,銀行都會提供相對寬裕的信貸額度支持企業采購原料備貨生產,而當企業準備采購設備擴大產能時,銀行還會額外增加設備更新貸款;今年以來,銀行注意到化工企業面臨利潤下滑、庫存增加、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經營風險增加等挑戰。”

某中小化工企業的各類化學品樣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植 攝

他表示,銀行對其直接抽貸的狀況很少,但也會采取其他方式壓貸以控制潛在的信貸壞賬風險。除了續貸時悄悄壓降授信額度與調降化工產品倉單質押融資率,部分銀行還向企業要求追加信貸抵押物,否則將調降整個信貸額度。

這位企業主向記者直言。“由于近年來廠房與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企業要維持現有的信貸額度,需要增加新的抵押物。但化工產業景氣度下降,企業家財富效應縮水,也拿不到更多房地產充抵信貸抵押物。”由于缺乏新的房地產作為額外的增信措施,目前銀行給其的信貸授信額度較以往調降了約20%。

據悉,一家銀行信貸人員近期到其工廠開展全新的盡職調查,包括了解企業的最新資本實力,近期是否發生上下游貿易款結算違約糾紛訴訟,企業產品原料庫存狀況與周轉率等。甚至連企業家近期是否向民間借貸“周轉資金”等行為都要“了解清楚”。

記者多方了解到,許多銀行目前擔心化工產業中小企業的兩大經營風險正在加劇。一是面對化工產業上下游產品價格劇烈波動,中小企業無法化解原料采購端與產品銷售端的價格波動風險,導致企業經營利潤下滑壓力持續增加;二是面對下游需求減弱,中小化工產業中小企業缺乏銷售渠道拓寬能力,導致企業資金周轉能力下降與大量信貸資金沉淀在庫存積壓環節,容易引發信貸壞賬風險。

化工貿易企業利用期貨衍生品工具,開始扮演“批發商”等新角色

面對化工產業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與銀行信貸收緊壓力,化工貿易商也在紛紛幫助他們尋求“脫困術”。江陰市金橋化工有限公司基礎化工事業部總監游鈴嘉告訴記者:“我們在服務客戶過程發現,當前化工行業向頭部集中的趨勢逐步顯著,他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來防范風險,期貨市場提供了這樣的金融工具幫助企業來化解風險,穩定經營。”

據悉,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功能,化工貿易商可以幫助產業鏈中小企業更好地應對價格波動與優化資源配置,助力后者在行業下行周期保持較強的經營韌性。游鈴嘉向記者透露,目前金橋化工正不斷運用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工具,幫助他們用好期貨期權等相關衍生品解決庫存產能與采購、銷售環節價格優化等挑戰。

今年7月,一家苯乙烯下游工廠因裝置故障停車,導致原料難以消耗,但企業并不看跌8月苯乙烯價格,鑒于當時苯乙烯期貨價格呈現“近強遠弱”狀況,這家企業希望將持有的苯乙烯原料庫存移倉至下一個月,便于將來生產使用。金橋化工通過期貨和紙貨的一系列操作幫助客戶實現了苯乙烯庫存的換月,節省了庫存成本。

苯乙烯相關期貨行情走勢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記者了解到,除了解決庫存積壓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等經營挑戰,眾多化工中小企業當前的另一大訴求,是在產品價格相對較高期間多銷售產品以兌現加工費利潤,反之在產品價格下跌時鎖定相對較低的原材料采購成本,進一步控制生產成本。

物產中大嘉悅(浙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濤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為此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經歷過去兩三年低迷行情后,今年乙二醇行業利潤有所修復,導致行業中小企業鎖定利潤的意愿相當強烈,尤其是部分企業產生迫切的賣出遠期產能鎖定未來加工費利潤的需求。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邊承接這些中小企業的賣盤,邊借助基差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尤其是乙二醇價格相對較高期間,下游聚酯企業通常不會大量采購,因此我們一直利用期貨工具先幫助上游中小企業鎖定銷售價格與加工費利潤,等到乙二醇價格回調時,再將產品銷售給下游聚酯企業。”他告訴記者。這無形間對貿易商對期貨套保操作提出更高要求,需精準研判乙二醇未來價格變動趨勢,才能在滿足上下游企業不同經營需求同時給自己的期貨套期保值操作“上保險”。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種做法對化工中小企業穩信貸有著不小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化工中小企業的加工費利潤得到保障,很大程度打消銀行對化工產業周期變化導致企業利潤持續回落的擔憂;另一方面,化工中小企業通過貿易商提供的基差貿易、含權貿易或其他期貨套期保值操作提前賣出“產能”,提升了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也緩解了銀行對企業庫存積壓與資金周轉時間拉長的擔憂。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解決化工中小企業信貸難度加大挑戰,化工貿易商還需扮演更多“新角色”。具體而言,由于單家化工中小企業對原料的采購量相對較低,導致他們在自行采購時很難獲得相對優惠的價格。但他們若一次性大批量采購以降低采購成本,又會遇到自有資金不足與銀行信貸申請獲批難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大型化工貿易商通過自身在銀行的授信貸款額度相對寬裕特點,先完成采購這些中小企業所需的原料,并存放在倉庫。由中小企業按需以點價方式提取原料,如此中小企業無需再為原料采購價格偏高而犯愁,只需專注自己的生產經營銷售。”中基寧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背后,是大型化工貿易商需更好地運用期貨工具對沖這批原料在倉庫存放期間的價格波動風險,并確保中小企業能以相對滿意的價格完成采購。

中基寧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植 攝

記者多方了解到,為了進一步增強化工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多大型化工貿易商還扮演“分銷商”的角色,他們在向中小化工企業出售原料同時,還會采購后者的化工制成品并通過自有渠道對外銷售,從而幫助他們穩定加工費利潤與提升資金周轉效率,力爭銀行信貸不壓縮不抽降。

在這個過程,化工制成品價格波動風險無形中從中小企業一定程度轉嫁到化工貿易商身上,而后者也需借助期貨期權等衍生品開展套期保值,避免自己陷入運營虧損風險。

嘉悅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業務總監葉辰告訴記者,受當前化工產能相對過剩等因素影響,化工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管理、價格波動、訂單減少等經營挑戰。但與此同時,化工產業鏈一體化程度與上下游直供比例越來越高,對中間環節的貿易商的要求也在與日俱增。

“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貿易商不僅是傳統的承上啟下角色,還應增強產業鏈價格管理、加工利潤管理等服務商的角色,根據產業背景以及實際情況,向產業上下游企業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化工貿易商在期貨交易所的規章制度下,熟練使用期貨和衍生品工具管好價格波動風險。目前在助力化工產業鏈中小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與穩住銀行信貸方面,貿易商無形中承接產業鏈上下游的一些潛在風險,所幸期貨衍生品工具成為貿易商有效管理對沖這些風險的重要工具。”他指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旭表示,如何利用期現貨市場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與穩定生產經營,已成為化工產業企業的必修課。就化工貿易商等供應鏈企業的實踐而言,他們以貿易采購、物流、倉儲、金融和信息等一體化供應鏈綜合服務為基礎,充分發揮期現貨市場功能作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已成為穩定國內化工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力量。

業內:相關企業要將期現套保成效體現出來,提高社會對期貨市場的認識

記者多方了解到,如何讓銀行了解期貨衍生品套期保值操作對化工中小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的具體成效,仍是一大挑戰。上述中小化工企業主告訴記者,盡管部分銀行注意到期貨衍生品套期保值令他們經營利潤與資金周轉能力有所增強,但銀行風控部門仍高度關注他們的財務數據、訂單生產交付與下游企業回款狀況,作為下一筆貸款申請是否需增加額外增信措施或抵押物的重要依據。

他表示,“所幸,在一些大型化工貿易商愿意采購制成品協助我們拓寬銷路的情況下,一些銀行的信貸發放效率明顯加快,幫助我們在原料價格走低時迅速完成采購備貨,省下數十萬元的采購成本。”此外,當其告知銀行客戶經理通過期貨市場提前賣出“遠期產能”以鎖定加工費利潤后,他們表示將建議風控部門,在續貸時盡量不再壓縮授信額度。

該企業主表示,目前其正向銀行告知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新型貿易結算工具對中小企業抵御價格波動風險的具體效果,希望銀行對放寬擅長使用期現套保工具的化工企業,能放寬其貸款要求。

他直言,由于2021—2023年乙二醇行業利潤率較低,2022—2023年苯乙烯行業逐步進入供需錯配階段,在產能持續投放的周期下,不少銀行認為這些化工細分行業企業面臨虧損壓力加大,持續壓縮信貸投放。但如今,通過多種方式的期現套保操作,越來越多化工企業已通過期貨衍生品工具對沖價格變動與生產經營風險,開始陸續邁入穩定發展期。

 

面對經濟波動與各類原材料價格波動加大,越來越多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各類期貨套期保值操作,作為保障經營利潤與獲取更多銀行信貸支持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已有逾20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其中,不乏伊利股份、格力電器、合盛硅業等行業龍頭。對于開展這一業務的目的,這些公司表示主要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要、規避和防范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保持經營業績持續穩定。

一位化工領域大型貿易商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其一直在努力說服合作銀行將期限套保操作成效不錯的化工領域中小企業納入“白名單”。不過,部分銀行信貸部門客戶經理、風控團隊對如何評估期現套保操作在對沖上游原料采購與下游產品銷售價格波動風險的具體成效相對謹慎。

他告訴記者,為了協助上下游中小企業“穩信貸”,他們也轉變思路——向銀行講述更多近期發生的企業期現套保操作實踐案例,讓銀行更全面地了解期現套保給中小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所帶來的“賦能”。這位化工領域大型貿易商認為,“當前,銀行了解期現套保操作流程以及具體成效,仍需要一個過程。建議化工領域中小企業通過期現套保操作所交出的財務數據超過銀行內部的預估值。”

記者了解到,當前部分銀行也開始了解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新貿易方式對保障化工產業鏈供應鏈穩健發展的具體作用,作為他們對化工企業執行“一企一策”的個性化信貸舉措的重要依據。但在這個過程中,大型國有銀行與股份制銀行對此的接受度相對較高。

前述企業主告訴記者,目前個別中小銀行已著手將信貸資源優先投放給期現套保操作經驗相對豐富的化工中小企業。記者了解到,在歐美市場,化工企業是否通過期貨市場對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進行價格波動風險對沖,也是其能否獲得當地銀行信貸支持的一大準入條件。

對此,周旭直言,“當前,供應鏈企業運用期貨和衍生品工具,仍存在一些堵點與卡點亟待打通。一是全社會對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經濟貢獻及重要作用認識有待提升;二是在現代流通體系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過程,對促進現期市場協調聯動發展的重視度有待提升;三是國內外、期現貨,以及線上線下市場和區域市場仍存在割裂的情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流通企業與價格話語權依然缺乏。”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植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業 貿易 周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