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9 07:54:24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孫志成 梁梟
苦等6年多,山東路橋(SZ000498,股價6.53元,市值101.93億元)子公司購買的辦公樓仍未完成過戶。
11月18日晚間,山東路橋發布關于子公司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橋集團)購置辦公樓的進展公告,稱“截至目前,標的房產已交付尚未過戶,公司已就標的房產辦證及違約責任提起訴訟”。
與此同時,山東路橋稱,公司正積極溝通濟南四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四建)等相關方,在不影響正常經營、不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下,繼續推進后續統一辦證事宜。
購買辦公樓6年多未過戶
這筆訴訟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公告顯示,2018年7月30日,山東路橋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子公司擬購置房產的議案》,同意子公司路橋集團向山東潤陽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置業)購買其開發的晶石中心A棟房產(備案名稱:潤陽科技技術大樓A棟)作為公司辦公場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按照山東路橋在2018年8月披露的信息,交易涉及的房產總價5.7億元。山東路橋在2024年半年報披露的未辦妥產權證書的固定資產情況顯示,晶石中心辦公樓的賬面價值為5.997億元。
在購買之初,晶石中心A棟作為標的資產就存在被查封、抵押及銷售等權利限制情形,這也為后續過戶難埋下了風險隱患。山東路橋在當時公告中提到,潤陽置業已取得三家買受人同意解除已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書面文件。
事實上,山東路橋這一“不按常理出牌”的異常舉動,也引起了監管關注,深交所于2018年8月13日就此下發了關注函。
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山東路橋提到了公司董事會表決同意進行該次交易的背景和目的:公司其他主要權屬單位在濟南各地分散辦公;近年來,公司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人員不斷增加,現有的辦公面積已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現辦公樓周邊道路多為單行線,交通不便;彼時辦公院內停車位僅有24個,遠遠不能滿足辦公停車實際需要。
對于交易,山東路橋提到,本次收購有利于公司提高辦公效率、提升公司形象、整合現有物業并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標的房產權利限制情形構成本次交易的實質障礙。”山東路橋在回復關注函時表示,路橋集團整體購買標的房產的前提條件是,潤陽置業需清理解除標的房產已存在的查封、部分房產已出售的交易。截至目前,標的房產被查封及抵押等限制情形尚未解除,如標的房產權利限制未能及時解除,路橋集團有權取消此次交易,并追究潤陽置業的違約責任。
不僅是標的房產,交易對方潤陽置業當時也存在問題,其當時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兩年有余。
根據彼時披露的信息,潤陽置業已分別于2016年4月及8月、2018年6月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其中,2016年4月是因日照遮擋補償款支付問題,相應款項為17.2萬元,且需支付損失利息及案件受理費;2016年8月則是因工程款支付問題,相應款項約為5350.11萬元,并需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及案件受理費等;2018年6月則是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需支付14.9萬元及違約金等。
此后,因標的房產未如期交付使用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山東路橋自2019年7月19日起,每月都會發布子公司購置辦公樓的進展公告。
上市公司稱正溝通相關方
在11月18日晚最新公告中,山東路橋提到,標的房產18—25層因賣方潤陽置業債務執行,經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歸申請執行人濟南四建所有。
山東路橋稱,截至目前,標的房產已交付尚未過戶,公司已就標的房產辦證及違約責任提起訴訟。
從目前來看,雖然各項綜合備案材料早已上傳至濟南市政務服務審批中心系統,但這筆交易的過戶手續,至今未能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潤陽置業于2021年1月19日收到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核發的標的房產首次登記證書。2021年2月18日,山東路橋稱,公司將按照濟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具體要求及相關政策,積極敦促潤陽置業辦理產權轉移登記工作。
不過,此后,標的房產的過戶又沒有了具體進展。而在2023年10月19日,山東路橋公告披露,子公司路橋集團作為原告,就潤陽置業未按約定將標的房產過戶登記至路橋集團名下事宜,向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今,上述訴訟也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標的房產仍未完成過戶。
山東路橋稱,公司正積極溝通濟南四建等相關方,在不影響正常經營、不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下,繼續推進后續統一辦證事宜。公司將積極督促潤陽置業按照政府部門有關不動產轉讓和登記的政策要求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辦理標的房產過戶登記,維護公司權益。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彭斐
編輯|孫志成 梁梟 蓋源源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