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版英偉達”摩爾線程開啟IPO之路:今年已有3家芯片獨角獸接受上市輔導,生態自主是業界更需翻越的山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23:38:04

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接受上市輔導。該公司估值超過250億元。另據報道,其身后有多家知名投資方,創始人還有就任英偉達的履歷,因此有媒體稱摩爾線程為 “中國版英偉達”。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文多    

11月,國產GPU(圖形處理器)獨角獸企業——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爾線程)開始接受上市輔導。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該公司估值超過250億元。另據報道,其身后有多家知名投資方,創始人還有就任英偉達的履歷,因此有媒體稱摩爾線程為 “中國版英偉達”。

在摩爾線程之前,芯片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都已在今年開啟了上市之路。在業內看來,當前國際GPU市場中,英偉達、英特爾和AMD“三強”占據了大塊市場份額,彼此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其中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有很大稀缺性,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生態及應用體系;AMD和英特爾也在加速布局。

就國產GPU廠商來說,隨著GPU技術的進一步突破,企業能否打造出完整的生態體系,擴大適配范圍讓產品更加好用,將是獲取用戶的關鍵。

創始人具有英偉達履歷

11月13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摩爾線程已辦理輔導備案登記,啟動A股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圖片來源:中國證監會官網截圖

摩爾線程是什么來頭?備案文件顯示,摩爾線程注冊資本為3.3億元,行業分類為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建中,控制公司44.07%的股份。

根據摩爾線程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專注于研發設計全功能GPU芯片及相關產品,支持AI計算加速、3D圖形渲染、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物理仿真與科學計算等多種組合工作負載。

值得注意的是,摩爾線程官方微信公眾平臺2022年轉載的一篇文章寫道,摩爾線程創始人、CEO張建中在GPU行業深耕超過15年,曾帶領英偉達開拓建立了GPU在中國的完整生態系統,并推動中國市場成為該企業的最重要市場。

截至11月13日收盤,媒體梳理的“摩爾線程概念股”漲跌不一,其中和而泰(SZ002402)漲停,東華軟件(SZ002065)、青云科技(SH688316)均有上漲;威星智能(SZ002849)跌停,弘信電子(SZ300657)、潤欣科技(SZ300493)以下跌收盤。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回應了是否與摩爾線程合作。如華數傳媒(SZ000156)就在13日介紹,其子公司與摩爾線程于2022年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不過目前未有具體業務合作。第一創業(SZ002797)則稱,該公司未參與投資摩爾線程。銳捷網絡(SZ301165)表示,該公司與摩爾線程有技術方面的咨詢和交流,主要在云桌面產品領域。

圖片來源:互動易截圖

業內:技術突破后還要注意生態建設

摩爾線程已是今年第三家公開IPO計劃的國產芯片廠商。

今年8月,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燧原科技)在上海證監局辦理了上市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輔導;今年9月,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壁仞科技)在上海證監局辦理IPO輔導備案登記,輔導券商為國泰君安。

公開信息顯示,燧原科技專注于AI訓練和推理產品,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其估值在160億元。壁仞科技致力于開發原創性的通用計算體系,建立高效的軟硬件平臺,同時在智能計算領域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其估值為155億元。

央廣網報道引用的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現實,2024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2302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國產AI芯片市場空間廣闊。一方面,華為海思、寒武紀、海光信息、燧原科技、摩爾線程、天數智芯等國產廠商的AI芯片持續迭代升級,推進萬卡集群建設;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廠加大發展自研芯片,優化卡間互聯、集群建設、軟件棧等能力。華西證券研報也提出,未來國產AI芯片有望實現從“能用”到“好用”。

不過,從當前國際GPU市場來看,英偉達、英特爾和AMD(超威半導體)仍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有很大稀缺性,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生態及應用體系,AMD和英特爾也在加速布局。

今年第二季度,AMD涉及CPU(中央處理器)、GPU等業務的數據中心事業部營收為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5%。今年8月,AMD還宣布用價值49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ZT Systems,該公司是為全球企業提供AI與通用計算基礎設施的供應商。

英特爾更是將芯片代工業務單獨拆分了出來,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外部代工規模僅次于臺積電,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

在業內人士看來,用戶在選擇GPU時,除了產品本身性能,生態建設也是關鍵的關注店,這也是為何英偉達多款“王牌”產品在國內已經受限,仍有用戶愿意購買“特供GPU”的原因。隨著國產GPU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未來能否打造出完整的生態體系,擴大適配范圍,讓產品更加好用,將是影響用戶選擇的關鍵。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GPU 科技 獨角獸 英偉達 燧原科技 摩爾線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福利久久性色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伊人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99热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