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2024-11-07 15:01:40
“我用‘三個字’來簡要介紹內江的基本情況,用‘四句話’來簡要介紹內江的工作舉措。”11月6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內江專場在四川新聞發布廳舉行。會上,內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丹就“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江新篇章”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發布會現場
李丹表示,三個字即“心”“里”“甜”。
“心”是指“成渝之心”。內江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地處成都、重慶兩個超大中心城市中間,是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成渝發展主軸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成渝地區南向開放門戶,在成渝中部城市中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均居第一位,是四川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橋頭堡。
“里”是指“大千故里”。內江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才輩出,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和新聞巨子范長江的故鄉,素有“書畫之鄉”“文化之鄉”之稱。現有內江籍“兩院院士”八位。
“甜”是指“甜蜜之城”。內江產業興盛、生活甜美,自“三線建設”以來積累了深厚的工業基因,鼎盛時期全市糖產量占全省70%、全國近一半,被譽為“甜城”,2023年6月被授予“中國甜食之都”的稱號。
據李丹介紹,四句話,也是內江發展的工作舉措。
第一句話,做大工業。內江是國家老工業城市,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近年來堅定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推動“頁巖氣+、釩鈦+、甜味+、裝備+”四大主導產業和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兩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目前產業轉型升級初顯成效,內江“釩鈦+”產業成功納入省級釩鈦稀土產業集群,“裝備+”產業連續五次獲評“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特色)優秀基地”,融通鋰電池材料、富樂華功率半導體陶瓷基板等一大批產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紅牛飲料”已建成2條生產線并投產,全面建成后年產能將超14億罐、產值50億元。“相信大家一定會越來越經常地看到、用到、吃到、喝到包括‘紅牛飲料’在內的‘內江造’產品。”李丹說。
第二句話,做強物流。內江是國家交通運輸部規劃的國家公路運輸主樞紐之一,域內縣縣通高速、縣縣通高鐵。特別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的重要節點,內江是四川南向開放的重要樞紐,鐵路貨運經內江可直達北部灣經濟區,并連接泛亞鐵路直達東盟,通過“甜城號”中歐班列可直運歐洲。
作為四川省首批支持建設的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內江已成功獲批設立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加快實施內江國際物流港鐵路專用線、成渝高速擴容、成渝鐵路擴能等項目,加快推進內江機場前期工作。
第三句話,美鄉優城。內江落實“城鄉融合發展”部署,大力推進農村面貌改善和城市更新行動,探索出了一些新路子。內江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計劃用5年時間推動全市農村面貌整體改善。2023年,首批實施的18個鎮(街道)260個村(社區)實現人居環境、農房品質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鄉村產業提質增效,鄉村治理更加有效,相關經驗入選全國2023年度改革典型案例。
內江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城市更新和縣城精修細補,注重提升市民體驗感、幸福感,大力改造老舊管網、治理城市內澇、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已建成生態綠地90萬平方米、甜城綠道180多公里,主城區有城市公園32個,實現了“山、水、城相連,吃、住、娛一體”,內江已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幸福甜美的濱水公園城市。
第四句話,共同富裕。內江接續推進“30件甜蜜內江民生實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數量居全省第3位,建成三甲醫院4家,今年以來新增城鎮就業2.98萬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內江的大氣、水、土壤環境持續改善。
擦亮“樂業內江·甜蜜回報”的城市營商環境品牌,實現市場需求從“能辦”到“快辦”、政府服務有“態度”有“溫度”。同時,內江不斷強化法治、守護平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努力讓群眾更加安居樂業。
此外,內江在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內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07.11億元,增長7.0%;今年前三季度增長6.8%,延續了良好態勢。李丹表示,內江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圍繞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產業發展、城鄉融合、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續用力,為推動四川現代化建設和成渝中部崛起貢獻內江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