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央行10月繼續凈買入2000億元國債 業內:呵護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3 22:08:11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張益銘    

近日,央行公告顯示,10月央行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2000億元。

這意味著8月“入場”買債以來,過去3個月期間央行累計凈買入債券面值達到5000億元。

中泰證券固收團隊認為,鑒于年內政府債增發的概率較高,疊加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壓力較大,央行要延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預計在11月將綜合運用OMO、二級市場凈買入國債、買斷式逆回購等方式補充資金流動性。

10月央行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2000億元。圖為央行大樓。 視覺中國圖

長期國債收益率明顯回升

數據顯示,除了央行在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實施首月(8月),以買短拋長方式凈買入1000億元國債,過去兩個月央行在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的全月凈買入債券均為2000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分析說,市場認為央行之所以在9月凈買入2000億元國債,一個重要原因是8月債市調整導致當月理財產品贖回壓力持續加大。央行在9月加大國債凈買入力度令國債價格企穩,有效避免了債券價格下跌—理財產品凈值下跌—理財產品贖回壓力激增—理財機構被迫拋債應對贖回—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惡性循環”狀況發生。

“央行在10月仍維持2000億元的國債凈買入規模,超過部分投資機構的預期。”他告訴記者,9月24日起國家出臺一系列增量政策令大量資金從股市流向債市,導致理財產品再度承受贖回壓力,但市場普遍感到9月底的理財贖回壓力低于8月底,且國慶節后國債價格率先企穩,有效緩解了理財贖回壓力進一步增加。更重要的是,9月24日國家出臺一系列增量政策以來,長期國債收益率明顯回升,令央行入場買債引導長期國債收益率回升的壓力有所緩解。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報在2.1275%和2.31%,較9月23日分別回升逾900個基點與1000個基點。

在這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看來,不排除央行在10月仍通過買短拋長操作,進一步引導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趨陡,推動資金配置效率提升。

畢竟,10月1年期、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較9月分別上漲5.5個基點、下跌2.25個基點與5個基點,導致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有所“趨平”。

“市場認為央行入場買債,主要出現在10月上半月,當時不同期限國債利差趨于平坦,央行通過適時入場加大買短拋長力度,引導下半月不同期限國債利差再度趨陡。”他告訴記者。

呵護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

記者了解到,市場認為央行之所以在10月維持2000億元的國債凈買入規模,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更好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

10月,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將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在公開市場操作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央行已與財政部建立聯合工作組,不斷優化相關制度安排。

中泰證券固收團隊發布報告指出,11月與12月各有1.45萬億元MLF到期,加之年內政府增發債券的概率較高,年底前市場資金流動性面臨一定的收緊壓力。此外,鑒于8月以來MLF常規操作時點移至每月25日左右,大額MLF到期與臨近續作MLF時點的間隔約在10天,容易造成資金市場的短期緊張。

“未來央行將通過買斷式逆回購業務、公開市場買賣國債、續作MLF等貨幣工具的結合操作,更靈活地對沖特定時間點的資金市場趨緊壓力,確保資金市場與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上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認為。

上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認為,無論是推出買斷式逆回購工具,還是在公開市場持續買入國債,顯示央行呵護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的意愿較強。鑒于年底前MLF集中到期、政府增發債券、年底企業回籠資金等因素令市場資金流動性趨緊,不排除央行仍在短期內繼續維持較高的每月凈買入國債規模,結合其他貨幣工具實施,進一步營造相對寬松的市場資金流動性環境以支持實體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國債 央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日本翁熄系列乱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午夜精品亚洲一级在线 | 久久综合亚洲国产 |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