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為什么總有“寫不完的材料”?

天府新視界 2024-10-24 16:58:05

“寫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這是很多單位的日常,也是基層發乎于心的抱怨。毋庸諱言,“寫材料”,既是梳理盤點、總結歸納的切口,也是匯報情況、掌握信息、改進工作的抓手,更是形成全局判斷、一般性經驗和通用范式的必要過程。對于組織運轉、職能履行、優化治理而言,“寫材料”有著重要意義,不可或缺。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哪些是該寫的材料,哪些是“為寫而寫”的非必要材料?
圖片
從語義角度審視,“材料”原本就有素材、原料之意。而一個“寫”字,置于文本生成的過程中解讀,則頗有“加工”“生產”的意味。“寫材料”,本該言之有物、有話可說才是,然而現實中,部分“寫材料任務”卻并非如此。無意義、非必要的材料,大致有以下幾個類型:

超出職責范圍、層級錯配的“材料”。本該主管部門寫的材料,甩給下級單位寫。本該負責人、經手人寫的材料,轉包給新人、局外人寫。人、事、權、責錯配,變了味的“材料”,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近吉林出臺規定,“嚴禁起草文件時以各種理由要求地方單位起草初稿”,正是直指這一癥結。

以說了當做了、做表面文章的“材料”。寫材料是就具體工作所形成的文本化、體系化表達,一個顯然的邏輯是,“做了工作,才有材料”。而在一些地方,卻是“以說當做”,慣于以寫材料來扮演“語言的巨人”。工作沒做多少、沒做多久,就要求“逐幀式”“像素級”寫材料匯報,這本就是強人所難。

細節強迫癥、吹毛求疵的“材料”。很多基層人員感慨,“不怕寫材料就怕改材料”,經常是幾易其稿、不得過關,改得“吐血”、心力交瘁。過程中,不乏見解相異、意見相左的,夾在中間的具體“執筆者”往往無所適從。這種“材料”,小事鬧大、久戰拖疲,有意義也搞得沒意思了。
圖片
若總是“為寫而寫”,自然不堪其累。而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部門怕寫材料、寫不好材料,還有著一系列很實際的原因。

事事要求材料,積少成多讓人窒息。工作留痕要寫材料、總結匯報要寫材料、視察接待要寫材料、迎檢考評要寫材料。在一些職能系統、機關單位,似乎離開了“材料”就無法了解情況、對話溝通,似乎“寫不好材料”就是不負責、不重視、不配合、不支持。分門別類、條分縷析,此類材料單獨來看,都是必要的、也是不難的。然而,從整體審視,積少成多,卻累積成了一座“寫材料的壓頂大山”。賬越欠越多,頗有積重難返的窒息感。

時時要寫材料,難免寫乏、寫油、寫空。現實中,在很多單位,寫材料的人手有限。一些科室、處室,都深度依賴各自的“材料工程師”“公文制作師”。他們因為“會寫”而被領導賞識、“重用”,也因為“會寫”而被“焊死”在了“材料生產間”。長此以往,其最初還有的一絲激情、靈氣和工作熱情,也在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寫材料苦海”中消弭殆盡了。于是乎,寫材料成為苦熬、“擠牙膏”,程式化的寫作、套路式的表達大行其道,或者索性“新材料套舊材料”,“稿來稿去”之間,文質日漸平庸,內心盡是虛無。

“寫材料”,若是寫出怨念滿滿、寫成假大虛空,這份苦差事注定吃力也難討好。
圖片
有些材料確實不能不寫,有些材料卻是“大可不必”。有些材料寫得氣度非凡,還有些材料則寫得不知所云。說到底,寫材料這件事,還是要有取舍、要講揚棄。要寫好材料,其實并不復雜。

寫好材料,先要想清文意。這里所謂“文意”,既是指立意、主旨,更是指價值、意義。一些上級部門需要反躬自問的是,自己布置下去的“材料任務”,是不是確有必要?是不是真有意義?很多事情,明明打個電話或者當面交流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又何必非要求寫材料“交上來”?某些單位把“工作留痕”過度化、泛濫化,換來了那堆積如山的“材料”,這其實也是一種系統空轉和資源浪費。舍棄掉沒意義的材料,才可集中力量寫好有意義的材料。

寫好材料,亟需找對文法。公文要有公心,文法當在文外。寫材料的“公心”,就是真正從自己的工作內容、服務對象、職責使命、公共利益等角度思考和表達,而不是囿于私心和部門利益;寫材料的“文法”,絕非舞文弄墨的技法,而是指向了實際工作的方法。只有腳踏實地,認真調查研究、充分掌握情況、系統思考局面,寫起材料來才能有話可說、有的放矢。“來料加工”“閉門造車”“文字游戲”,不是“寫材料”的應有姿勢,“道”與“術”不可本末倒置。

寫好材料,必須立住文膽。寫材料的文膽,意味著實事求是、直面問題、直言不諱、直截了當。多些開門見山,少些云遮霧罩。多些坦誠相見,少些“穿靴戴帽”。不要自我美化,也不要互吹互捧,更不能弄虛作假。對內要正視不足,對上當敢于建言。超越“官樣文章”的默契,寫出民心所盼的熱望。寫材料,要懷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坦蕩,要秉持“求實、求短、求新”的文風……心懷公心、求真務實,寫材料“敢寫”方能寫好。

圖片
“寫材料”最初就是為了傳遞信息、匯總情況、交流想法、找到辦法,可是到后來,在一些地方,“寫材料”卻似乎由手段變成了目的,“為寫而寫”“胡寫亂寫”的現象屢見不鮮。當“寫不完的材料”成為形式主義的新變種,當太多人困于其中叫苦不迭,也是時候加速求變了。這不僅是切實給基層減負,更是機關單位改進作風、增進效能的必為之舉。

前不久,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其中明確提出,“切實精簡文件”,強調嚴控文件數量、提升文件質量、加強評估審查等;此外還要求,“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嚴格計劃和備案管理、改進方式方法、嚴控對基層督查檢查考核總量等。以此量之,“寫材料”這件事也應基于必要性原則,拉清單、控總量、提質量。真正做到非必要的材料能少則少,把有意義的材料寫好、寫實、寫出成效。
圖片
撰文/蔣璟璟 編輯/郭書瓊 梁慶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吉林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Av在线综合网 | 亚洲少妇欧洲少妇AV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