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4 18:57:44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會議提出,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要整合組建四川科創投資集團、四川數據集團,爭取央企更多在四川布局。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據四川日報10月14日報道,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會議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進行了研究,作出相關決定。其中提到,四川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具體包括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八個方面。
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會議提出,要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重點,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同時還將整合組建四川科創投資集團、四川數據集團。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會議提出,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要推動交通、能源、建筑、礦產等領域國有企業落實主責、做強主業,推動國資國企參與戰略資源開發利用。扎實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序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在四川日報近日對四川省國資委方面人士的專訪報道中,該國資委方面人士表示,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內在要求,將重點抓好優化產業布局、優化區域布局、強化功能布局和優化企業布局。
在優化產業布局方面,要大力實施國有企業六大優勢產業提升行動和省屬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行動,加快布局發展“6+4+3”產業,推動國有企業布局結構優化。
“6+4+3”產業,即六個特色優勢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和醫藥健康產業;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和高端裝備產業;三個未來產業:未來交通、生物芯片和元宇宙產業。
在強化功能布局方面,主要是要增強國資國企在基礎設施、能源保供、糧食供應、國防軍工等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支撐托底能力。
上述四川日報專訪報道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四川全省地方國企資產總額躍升至18.35萬億元,營業總收入突破2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433億元,分別躍居全國第五、第七和第三,創歷史最高水平,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彰顯。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會議還提出,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要整合組建四川科創投資集團、四川數據集團,爭取央企更多在四川布局。
這實際上是為強化國有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上述四川日報專訪報道顯示,將加快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主要將從加快創新主體培育、強化協同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強化創新激勵四個方面入手。
而“組建四川科創投資集團”正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重要布局。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9月,四川省國資委還與清華大學聯合設立了100億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將推動以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前沿科研成果、重大關鍵技術優先在四川落地轉化、孵化、產業化。
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看來,四川科創投資集團、四川數據集團的組建,都是服務于四川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的措施。“這是四川省結合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的需要,為發揮其在特色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優勢,同時根據四川省實際情況做出的一個創新性舉措。其中最大的特點是,相較于國有企業,以往民營企業往往走在科技創新的前面,成立四川科創投資集團,對于加快構建四川的產業比較優勢,建立健全四川的現代產業體系,都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湯繼強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071212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