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融媒 2024-10-12 18:48:38
國慶檔期間,一部名為《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的微短劇迅速走紅,成為網絡視聽領域的焦點;9月,星巴克中國首部品牌短劇《我在古代開星巴克》在抖音上線,這也標志著星巴克加入了“穿越、重生、當霸總”的新賽道;8月底,肯德基推出短劇《重生之吃貨皇后惹不起》,15秒一次反轉,30秒一個沖突,3分鐘演繹愛恨情仇……近年來,短劇作為網絡視聽領域的新興業態之一,在信息海量化傳播的趨勢下,憑借“短、平、快、爽”等特征,滿足了人們在碎片化時間內的新型視聽需求,成為深受用戶追捧的“解壓神器”和“電子榨菜”。
根據艾瑞咨詢《2023—2024年中國短劇市場研究報告》,國內短劇2023年市場規模373.9億元,較2022年的101.7億元同比上升了267.65%。《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經常觀看短劇的用戶占比達39.9%,31.9%的用戶曾為短劇內容付費。
短劇發展勢頭迅猛,正在成為視聽領域熱門賽道之一。什么是短劇?未來會成為大家生活的日常嗎?帶著疑問,一起去看看業內人士怎么說。
從橫屏到豎屏 短劇出圈
《逃出大英博物館》《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我的歸途有風》《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談起近兩年和最近爆火的短劇,00后的張佼佼如數家珍,自2023年以來,張佼佼開始迷上短劇,看了多部不同題材的短劇,霸總、大女主、穿越、宮廷、懸疑……各類題材都看了一些。
“體量小、時長短、節奏快,坐地鐵和吃飯時都能看,劇情很上頭,自己會為內容付費。”在張佼佼看來,身邊的有些人覺得劇情無聊,但就是越沒邏輯,越想看個究竟,而且根本停不下來,平常生活節奏太快了,就喜歡看這種不需要思考的內容。
據國家廣電總局對于短劇的最新定義,短劇為“單集備案時長規定為20分鐘以內,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劇集”。
“短劇的受眾更偏向于年輕、快節奏的觀眾群體,他們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內容。”家住青羊、承制過多部短劇的制作人羅文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比較受歡迎的短劇,也可以叫微短劇,單集時長以1-3分鐘為主,全部時長控制在60分鐘到150分鐘之間,總集數在50到100集不等。
短劇的產業鏈是怎樣呢?“劇本、制作、發行,對于短劇來說,最重要的是發行,發行會在抖音、小紅書、快手等投流,讓更多人刷到、感興趣,想繼續看下去的觀眾,就進入看劇小程序平臺,剛開始可以免費看十來集,付費點在13集、14集的樣子。”羅文杰介紹,這要求劇本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故事的起承轉合,整體節奏感強,場景切換快,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時間,讓人始終處于高節奏的觀影體驗中。
羅文杰在影視行業摸爬滾打了近20年,在他看來,從院線、大屏到橫屏到現在的豎屏短劇,實際上是科技改變人的生活方式,“隨著短劇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奇思妙想被搬到屏幕上。”
2023年短劇發展勢頭正旺,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也造成了市場的良莠不齊。在短劇制片人、北京姍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姚成儒看來,“在行業高速擴張和魚龍混雜的發展態勢下,部分短劇一味追求流量,盜版、侵權、價值引導不良等問題不斷出現,減損了劇作的內容意義與價值,進而導致該行業面臨諸多質疑。拋卻俗套的‘狗血爽劇’,擺脫濫用的土味劇情,一些短劇正在嘗試創新和規范。”
講好故事 創新商業模式
就在五花八門的“霸總與小嬌妻”你逃我追的各類情感拉鋸戰情節填滿了短劇平臺市場時,由姚成儒所在的公司、北京姍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奇幻愛情懸疑短劇《那時的此時》大膽走出短劇舒適圈,打破“男主唯霸總”慣有人設的奇幻愛情懸疑短劇在成都拍攝完成。
“隨著短劇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觀眾審美水平的提升,觀眾對內容質量與深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談及短劇觀眾需求與題材變化,姚成儒介紹,當下的觀眾不再滿足于簡單的“爽劇”或“套路化”的劇情,而是更加傾向于有深度、有內涵、能夠引發共鳴的作品。比如,在國慶期間爆火的《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憑借其獨特的創意、深情的主題以及對長征精神與現代元素的巧妙融合,贏得了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世代的關注與共鳴。
除了內容題材創新,一部好評如潮的短劇,也需要在商業模式上不斷精進,貼合互聯網傳播環境屬性,實現精準觸達用戶。
“短劇不再只是一個獨立的投資型產品,而是逐步跟其他的市場,比如跟文旅需求、企業需求以及其他商業需求實現良性互補。”姚成儒認為,除了播放量、點贊量、會員充值等數據和收益之外,短劇行業可以與其他賽道共同實現商業價值“微循環”。
姚成儒也在影視行業深耕了很多年,“這些年一直在圈內,從院線到網大到網劇,到現在的短視頻,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布局了短視頻的賽道,今年開始在成都落地短視頻項目,開始了與高校合作的模式,我們北京公司的一些劇會在成都拍攝,而且與高校合作還可以培養新人,鍛煉新人。我們的故事也不是俗套的模式,更加精品化,內容更加多元化。”
對于短劇的精品化,擔任《平行戀愛時差》《生命通道》《千金難逃》等短劇的編劇唐菲認為,一部精品化的短劇不僅要有吸引人的題材,還需要具備強大的故事性和情感共鳴能力,“情感上的共鳴,第一是內容上的共鳴,讓大家看著有代入感;第二是情緒上的共鳴,比如戰神歸來之類的;第三是深層次的共鳴,能夠深挖觀眾內心的恐懼欲望幻想和正負價值觀來設計情節。”
唐菲更知道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她近期創作的作品《何為孝義》是一個穿越題材,講述一個工程師穿越過程中經歷了堯舜、春秋時代,見證了從古至今的孝義,最后回到崗位上,感受到孝義就是家國情懷,存孝義就是為家為國。“身為創作者,我覺得不僅要創造商業價值,還要清楚自己身上肩負的傳播與弘揚中國文化的責任。”
隨著短劇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制作公司也加入了短劇的賽道。
位于青羊區的成都電影集團去年開始“入局”短劇賽道,自己出品的有四五部,承制的有十來部,去年出品的《戲精自救攻略》進入了2023年第四季度的古裝劇熱度榜前10,上線當天話題量和討論量達900萬次,今年由成都電影集團參與的《京圈太子爺》也于近日在青羊區殺青。
對于短劇如何講好故事,成都電影集團制片人、四川省視協網劇專委會副主任高浩文介紹,“作為青羊區的企業,我們有責任講好青羊故事,今年我們要拍攝的短劇(劇名暫時保密),目前項目在備案中,劇情是與青羊區的場景緊密結合,而且這部短劇是電影集團第一個出海計劃的項目,通過短劇+文旅的形式,讓青羊區走向海外。”
“短劇+”模式 創造無限可能
9月19日,星巴克正式推出了首部短劇《我在古代開星巴克》,看星巴克伙伴意外穿越到古代后如何逆風翻盤。無獨有偶,肯德基的首部自制短劇《重生之吃貨皇后惹不起》也正式上線,作品圍繞重生元素,與肯德基植入廣告相結合,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當前抖音播放量上億。
由青羊區本土企業睿意高攀制作的《這個假期我竟穿越進霸總劇》,看完之后發現是支付寶的廣告,巧妙地完成了短劇+廣告,評論說,“愛看、多看!”“這廣告可以!”“支付寶居然整活了!”
“短劇+”的模式將持續進化,網絡視聽產品越來越顯現出一種趨勢,即“賦能千行百業”。據業內人士觀察,在市場化模式的探索中,一些平臺積極探索多種主題策劃、經營模式以適應不同市場需求,未來短劇題材會不斷拓展和細分,除了愛情、喜劇、懸疑等常見題材,科幻、歷史、職場、教育、醫療等領域都將有所涉及,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多元興趣需求。比如針對職場人士的職場奮斗劇、面向學生群體的校園青春劇、聚焦老年生活的養老題材短劇等。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短劇正式進入“全備案時代”。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針對。短劇的管理新規正式實施生效,對短劇實行“分類分層審核”,未經審核備案的短劇不得上網傳播。隨著短劇行業各級監管正不斷加強,多個地區以及播放平臺對優質短劇作品的扶持政策相繼落地,助力短劇逐漸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從套路化轉向精品化。比如,北京廣播電視局發布跟著短劇去旅行“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每年設立5000萬元產業引導經費,促進短劇發展。
“未來,短劇將在題材上更加細分和多元,以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羅文杰表示,“打破題材的同質化,創新創造新的感官體驗,是目前以及未來所有短劇從業者的主要工作,隨著對行業的規范和扶持力度不斷增加,對于短劇從業者來說,既是機會又會面臨挑戰。”
唐菲認為,短劇未來的發展前景肯定是好的,從大方向講,影視行業乃至整個文化產業是越來越被重視,在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下,會走得更遠。品牌和文旅兩大板塊的投資力度現在也越來越強,再加入媒體融合和跨界的合作,讓短劇有更多可能。比如《隱形的守護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海外市場的反響也很熱烈,短劇、動漫、短視頻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個編劇,唐菲希望可以為城市留下點什么,“我很喜歡成都這個城市,對有關成都文旅的一些項目比較積極,希望給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成都。我為東郊記憶創作的一個短劇,獲得了銅獎,期待可以拍出來。”
“短劇逐漸成為企業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短的時間里看完一個故事逐漸成為主流,也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短劇賽道,打造自己的短劇IP。”高浩文看來,以后的短劇更加精品化,會有更多專業影視制作公司、知名導演、演員等進入短劇領域,當然也會進行一輪優勝劣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