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8 22:57:29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提出,許多民營企業活躍在拓展國際市場的一線,出海要遵循市場規則和商業邏輯,把利潤當指揮棒,培育自己的市場和用戶,形成龐大且穩定的產業鏈。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據國外知名數據分析公司VG Insights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發稿,《黑神話:悟空》在Steam上的總收入為9.948億美元(按照9月28日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69.75億元),好評率高達96.2%。
“外國網友開始打聽中國的猴子”,游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又一載體。數字時代,業內將游戲與網文、網劇一起稱為文化出海“新三樣”。
9月27日下午,由《亞太日報》主辦的“數字內容和數字生活方式出海:??交流和?化傳播新載體”分享會在北京舉辦。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分享時表示,“新三樣”是文化貿易的一種數字化形式,通過將數字技術融入文化產品中,把它變成了數字經濟的形態。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則提出,許多民營企業活躍在拓展國際市場的一線,出海要遵循市場規則和商業邏輯,把利潤當指揮棒,培育自己的市場和用戶,形成龐大且穩定的產業鏈。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作為國內首款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為什么火了?有關于此的討論持續了月余。在胡麒牧看來,數字科技的賦能是不能被忽視的,“數字技術的演進是量變引起質變,當算法算力非常弱時,很多數字場景就是會弱”。
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文化出海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中國傳媒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方英以網文出海為例介紹,根據調查,網絡文學出海的難點是翻譯問題,而現在,因為人工智能的出現,很多網絡作品、文學作品可以一鍵翻譯,再適度調整語序即可,或者最起碼用人工智能幫助進行初步翻譯,為網文和網劇的出海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方英從事數字文化貿易研究多年,她認為,一直到本世紀初,文化產業依然處于以影視、報業為主的時代,尤其是以影視為主,這個時代我國并不占優勢。而到了數字時代,傳輸的媒介向互聯網轉移,中國憑著強大的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和大量數字平臺,呈現出較大的追趕潛力。
“這兩年我們發現,大數據技術在深度支撐文化產品的研發,越來越多的內容產品真正是數據驅動,(文化產品研發成為)高度精準地面向市場需求的一種定制化行為。”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發現,大數據技術在發現市場需求上有所貢獻。此外,智能傳播本身讓文化產品的觸達精準地順應了目標客群,尤其是細分化、裂變化之后的客群的文化消費需求。由此,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文化影響力的打造就更具有針對性。
“網絡產品并不是成型的東西,恰恰是立足于網絡之間的連接互動形成的共情、共鳴、共振。所以,網絡文化內容自身具有鮮明的基于社交和文化認同的消費屬性特征。”陳端認為,人的認知空間是有限的,能否在特定的賽道里發掘自己最有優勢的亮點,成為用戶心智認知中的第一位,是文化內容出海的關鍵之一。
數字時代,文化出海也呈現出新的特征。在胡麒牧看來,“新三樣”有三個新特征:交易中介平臺化、貿易內容和標的數字化以及高效性和實時性。
胡麒牧認為,出海要發揮平臺的優勢,平臺經濟可以有更好的規模優勢,有更好的跨國服務優勢,可以構建起更好的商業生態,有利于降低產業交易成本。此外,單一文化產品生產企業或者單一創作者孤帆出海的話,面臨的風險非常大,這種風險很多是隱性的。
文化“新三樣”的出海讓中國在相關產業中培養了行業標準和商業模式。方英以游戲中的電競行業舉例說,除了舉辦電競賽事,中國企業有更加高級的走出去的方式。如騰訊跟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開發技術手冊、競技規則、裁判法等一套運營體系,為賽事樹立專業性的標桿,未來也會在全球做推廣。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提出,許多民營企業活躍在拓展國際市場的一線,出海要遵循市場規則和商業邏輯,把利潤當指揮棒,培育自己的市場和用戶,形成龐大且穩定的產業鏈。文化出海“新三樣”要尋找市場信號,降低交易成本,做好市場、用戶和規模,這些也恰恰是民營企業擅長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