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3 20:33:06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負責人高海賓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在完善政策制度方面,推動出臺指導性文件,將服務中心(站)建設納入退役軍人保障法,指導地方細化配套措施,推進服務中心(站)規范化運行。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9月13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由退役軍人事務部介紹相關情況。
據了解,全國已經建成從國家到村(社區)六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在促進服務中心(站)更好發揮作用方面,相關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對服務保障體系有哪些新的規劃和舉措?如何確保服務能夠覆蓋到每一位退役軍人,尤其是偏遠地區和困難退役軍人?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負責人高海賓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在完善政策制度方面,推動出臺指導性文件,將服務中心(站)建設納入退役軍人保障法,指導地方細化配套措施,推進服務中心(站)規范化運行。
高海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是直接聯系退役軍人的橋梁紐帶、具體服務退役軍人的窗口平臺,同時也是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我們圍繞更好發揮作用,著力建強用好服務保障體系。”
首先是完善政策制度。推動出臺指導性文件,將服務中心(站)建設納入退役軍人保障法,指導地方細化配套措施,推進服務中心(站)規范化運行。
其次是夯實基層基礎。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重心下移、服務前置,筑牢基層陣地,公布服務清單,圍繞新兵入伍、退役返鄉、日常關懷,做到“四尊崇、五關愛、六必訪”。
再次是增強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退役軍人事務員職業建設,強化常態化培訓,開展交流見學,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政策把握的能力、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高海賓介紹,接下來將進一步找準深化改革的結合點、發力點,切實服務保障好廣大退役軍人。
一是鞏固全覆蓋建設成果。結合機構改革情況,指導地方優化站點建設和服務窗口設置,協調各方資源,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當中來。
二是延伸服務保障觸角。針對退役軍人跨地區工作生活比較普遍的情況,探索建立異地服務管理協作機制,動態掌握退役軍人在哪里、他們在做什么、他們需要什么,及時跟進服務保障。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高校、企業、商圈自愿設立服務站,拓展服務范圍,織密服務網絡。
三是推行“互聯網+”服務。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廣“最多跑一次”,支持服務掌上辦,讓退役軍人動動手指就可以辦,讓他們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四是提升服務保障質效。緊盯服務對象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常態化聯系,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落實社會救助、就業幫扶等政策,通過上門走訪、結對幫扶、志愿服務、遠程在線咨詢等多種方式,整合資源力量,為偏遠地區的退役軍人辦成一批可觸可及的實事,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服務就在自己的身邊。
優待證是退役軍人榮耀的象征。優待證可以享受哪些優待?未來在優待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考慮,以增強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司長王忠誠表示,優待證是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榮譽的象征,享受優待的憑證,備受關注。各級各部門對優待證工作高度重視,圍繞賦能增效、便捷高效,做了大量工作;廣大熱心擁軍優撫的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盡力為持證人提供優待。
目前,全國統一的優待項目,已涉及金融、通信、快遞、加油、航空出行等諸多方面,今后還將逐步拓展和規范。各地立足實際,積極豐富優待項目和使用場景,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優待范圍逐步向文旅、住宿、購物、康養等方面拓展。各類熱心擁軍優撫的單位、企業、社會組織已超過10萬家,尊崇尊重氛圍日益濃厚。
王忠誠表示,下一步,將扎實做好相關工作。
堅持精神與物質并重,積極回應對象關切,進一步完善優待政策制度體系,有效維護優撫對象合法權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緊密結合各地實際,逐步豐富拓展優待項目和使用場景,不斷提高優待證含金量,增強對象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盡快健全優待工作監督、管理和高效運行機制,確保相關工作高質發展、行穩致遠。
王忠誠表示,年內計劃完成的重點工作任務,一方面要與110多家企業簽訂《擁軍優撫合作協議》,拓展全國統一的優待項目;另一方面,適時推出電子版優待證,實現優待證信息化、數字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