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廣州157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大盤點:12家營收過百億 保利發展營收最多,虧損最多的是這家航司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3 06:57:12

◎廣州156家上市公司(僅包括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營收為45.03億元,與去年同期差別不大,平均歸母凈利潤為2.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2億元有所降低。具體到各家企業中,收入同比增長的有90家,相較于同比減少的公司多出20余家,但盈利方面同比增加的是74家,同比減少的則有82家。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文多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根據Choice數據,廣州目前共有157家A股上市公司,除已收到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的*ST威創(SZ002308)無法在限期內披露半年報外,其余企業業績均已披露完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廣州156家上市公司(僅包括A股上市公司,下同)今年上半年的平均營收為45.03億元,與去年同期差別不大,平均歸母凈利潤為2.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2億元降低不少。具體到各家企業中,收入同比增長的有90家,較營收同比減少的公司多出20余家,但盈利方面同比增加的是74家,同比減少的則有82家。

頭部企業對平均營收的拉升起到關鍵作用,上半年收入超過平均數(45億元)的企業只有25家,超過百億元的有12家,這些企業沒有明顯行業屬性,但以國資背景的企業居多。

看收入:頭部企業多來自傳統行業

房地產、交通、農業、醫藥、公用事業??收入排名頭部的企業中,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公司。其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收入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仍然以傳統行業的公司為主。

其中,營收在千億元級別的企業1家,為保利發展,其屬于房地產行業。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92.49億元,同比增速為1.66%。收入規模在500億~1000億元級別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營收847.9億元的南方航空以及營收522.96億元的海大集團。

上述3家企業中,保利發展和南方航空,均屬于央企旗下,飼料行業龍頭海大集團,成為廣州A股企業中收入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

收入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來自傳統行業,這個特征在100億~500億元企業中表現得更為明顯。這一級別企業共有9家,包括汽車行業的廣汽集團、醫藥行業的白云山、建筑行業的廣東建工以及公用事業的粵電力、廣州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前10名公司中,前7名的排位未發生變化,后3名則稍有變動。

同時,今年上半年也存在9家廣州A股上市公司收入不足1億元,其中最低的3家恰好來自不同交易所,分別是上交所的緯德信息(SH688171),半年度收入3793.46萬元;深交所的御銀股份(SZ002177),半年度收入3396.01萬元;北交所的驅動力(BJ838275),半年度收入3274.55萬元。

看盈利:保利發展、廣發證券、白云山居前三 

在廣州的A股企業中,今年上半年共8家企業半年度盈利10億元以上,比去年同期少了2家,這些企業同樣來自各行各業。

保利發展今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達到74.20億元,雖然同比下滑了39.29%,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但依然領先于同城企業,超過第二名(廣發證券,歸母凈利潤43.62億元)和第三名(白云山,歸母凈利潤25.50億元)之和,成為今年上半年“盈利王”。

需要說明的是,這3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

保利發展連續兩年成為廣州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王”,南方航空卻連續兩年均在上半年發生大規模虧損。南方航空今年歸母凈利潤為-12.28億元,去年同期則是-28.75億元,是今年上半年虧損額度最大的廣州上市公司。當然,南航航空今年上半年虧損額的極大收窄,也是顯而易見的。

緊隨南方航空的,則是達安基因(SZ002030),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近4億元,去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約為4.03億元。此外,云從科技(SH688327)、百奧泰(SH688177)與南方航空一樣出現連續的上半年度虧損,二者在2023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6億元、-2.54億元,今年上半年則分別是-3.56億元、-2.37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若要說最會賺錢的企業,包括保利發展、白云山在內的企業還要“讓一讓”,分眾傳媒(SZ002027)今年上半年收入為59.67億元,而歸母凈利潤達到了24.93億元,盈利能力非同一般。

記者查詢分眾傳媒半年報發現,高效的盈利能力似乎是這家企業的常態,其主業為樓宇廣告(電梯電視和電梯海報),樓宇媒體業務的毛利率在今年上半年達到64.31%,還同比增加了0.34個百分點。不過,分眾傳媒主要辦公地點在上海,廣州則是該企業的注冊地。

整體來看,156家廣州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3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其中虧損較大的行業是醫藥生物,前10名中,除了前述達安基因、百奧泰外,還有香雪制藥(SZ300147),該企業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35億元。

研發投入:廣汽集團整體投入最多

技術研發,是推動公司持續進步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關鍵動力,在這點上,若以研發支出及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一些廣州企業仍需加大研發力度。

收入規模排在前面的企業,也是研發投入的“主力軍”。其中,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合計最多的是廣汽集團,金額達到32.5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7.03%,其中,公司的費用化研發投入為6.81億元。

金發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研發投入達到9.61億元(均為費用化研發支出),此外,廣東建工、視源股份兩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在5億元以上,另外有6家企業研發支出在4億元以上。

整體而言,156家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研發支出在億元以上的合計35家,投入5000萬元規模以上的公司合計也只有50多家,尚未過半。

若以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科創板企業也許收入規模不大,但在研發投入上毫不手軟。云從科技、百奧泰這兩家虧損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均大于營業收入,研發投入與營收之比最高,分別為179.69%、100.06%;緊隨其后的包括了中望軟件(SH688083)、慧智微(SH688512),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與營收之比均在50%以上。

但放到156家廣州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與營收之比在5%以上的只有71家,不足總數量的一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與營收之比在5%以下的企業中,不乏電聲股份(SZ300805)、聚膠股份(SZ301283)等應該更注重創新的創業板企業。

其中,電聲股份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只有181.73萬元,在營收中占比為0.17%。記者查詢到,電聲股份是一家市場營銷企業,于2019年上市。2021年—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是3240.67萬元、2131.55萬元以及1117.27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是1.14%、0.98%以及0.50%,研發人數分別是105人、61人以及26人,逐年減少。

(創業板上市公司電聲股份,今年上半年研發支出為181.73萬元 ,該企業近年來研發投入持續減少)

記者在廣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網查詢到的文章顯示,今年2月—3月,當地政府多部門聯合走訪調研了多家上市公司。文章提到,上市公司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業 上半年 廣東省 廣州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 | 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 曰本高清色影视频日本高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