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30 13:26:19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隨著基金中報相繼披露完畢,ETF產品上半年期末前十大持有人統計出爐。從中央匯金以及部分險資在上半年的持倉變化來看,以國央企、紅利資產為代表的各類滬深300ETF最受此類資金青睞,中央匯金僅在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這3只產品上已加倉超800億份。
與此同時,也有關注行業指數ETF的險資頻頻發力,雖然單一持有人的投資力度不及中央匯金,但從配置的意愿來看,一些偏成長的板塊也在吸引險資的關注。
截至8月30日早間,仍有許多公募基金年中報告未出,但就已公布信息統計看來,中央匯金的投資亮點頗多,尤其是在ETF當中,領銜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頻頻加倉。
其中加倉跡象明顯的各類滬深300ETF引人關注,上半年持續低迷的A股行情其實并沒有冷落一些高分紅及國央企概念股,而這些品種恰恰是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重要部分,盤中也屢次看到有資金突然放量買入。
隨著基金中報相關數據的公布,中央匯金投資以及中央匯金資管兩大持有人頻頻買入各大滬深300ETF,今年上半年加倉明顯。
具體來看,華夏滬深300ETF今年中報顯示,中央匯金投資持有份額達到209.37億份,占上市總份額的75.24%,對比去年底統計兩項數據的28.93億份、26.93%來看,今年上半年的增持力度極大,尤其持有份額占比高達75%以上,這在所有的持有人統計中遠超其他,排名第二的僅錄得1.49%。
嘉實滬深300ETF也出現類似情況,且是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齊發力在上半年加倉。統計數據顯示,中央匯金投資在上半年底持有基金份額195.44億份,中央匯金資管持有8.14億份,分別占上市總份額的68.17%、2.84%,合并統計也超過70%;相比于去年底統計的中央匯金投資持有26.82億份、中央匯金資管持有6.28億份亦有明顯增加。
此外,易方達滬深300ETF的中央匯金增持情況也是如此,中央匯金投資上半年期末持有547.35億份,較去年底的61.46億份增加明顯,最新持有份額占比已從之前的21.67%提升至67.03%。
綜合上述3只滬深300ETF的持倉變化情況,中央匯金上半年加倉份額合計達844億份。而隨著增量資金的加持,滬深300指數在今年上半年漲幅為0.89%,在所有寬基類指數中處于頭部業績序列。
另一方面,從最新公布的中報來看,中央匯金上半年對中小盤類ETF的持倉操作出現分化,有的顯示新進加倉,有的鎖倉,有的則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減持。
先看創業板ETF,以易方達創業板ETF為例,雖然指數目前的高權重板塊仍以新能源、光伏、鋰電等為主,上半年的中央匯金屢次進行增持。中報信息顯示,中央匯金資管維持去年底的持倉不變,中央匯金投資新進前十大持有人序列,且后者直接持有113.63億份位居第一。
在行業類ETF中,鎖倉的案例有華寶中證醫療ETF,中央匯金資管今年上半年底持有3.97億份,與去年底持倉相同。
但也有被中央匯金減持的案例,華夏中證機器人ETF中報統計顯示,中央匯金資管持有份額減至0.99億份,去年年底統計時仍有1.24億份。同樣顯示持倉減少的還有國泰中證全指軟件ETF,中央匯金資管持倉已由去年底的1.19億份降至1.12億份。
一直以來,市場呼吁增量資金入市,除了前述中央匯金等大舉加倉滬深300等寬基產品外,險資也是重要的參與者。總的來看,雖然單一險資持有人的持有份額不及中央匯金,但也呈現出明顯的加倉態勢,且覆蓋的范圍更廣。
除了前述跟蹤滬深300、上證50等ETF備受險資關注外,中報披露的信息顯示,很多行業指數ETF也被險資加倉,這與此前業內感知有所差異,業內有觀點認為,作為低風險偏好的險資往往不會在成長板塊上做文章,事實并不完全如此。
以國泰中證全指軟件ETF為例,中央匯金資管在今年年中對比去年底有所減持,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則進行了加倉,顯示年中持倉1.73億份,比去年底的1.44億份有所增加;再如國泰中證軍工ETF,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從去年底的1.06億份持倉躍升至今年年中的3.48億份。
而上述險資僅僅是各類險資中出現頻次較高且持倉居前的一例,而其他各類型險資企業持有人也或多或少在今年上半年的配置中對題材類ETF有所傾斜。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伴隨著中央匯金以及險資的加倉,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權重占比較高的品種屢次獲得增量資金,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但很多估值較低且并非績差的成長股仍持續處于下跌區間當中。
有觀點分析指出,這與目前公募基金的出清有關,而發行持續不佳的權益類基金成為在市場增量中的一大短板,許多“國字號”資金的入場或能在短期內取得不錯的賬面回報,但實際的兌現壓力依然存在,想要進一步活躍市場情緒,除了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以外,一些兼具估值與業績優勢的中小市值品種同樣需要資金予以支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15687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