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9 18:35:41
◎今年上半年,公司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以及西式電器廚房小電的營收規模均同比下滑,收入分別減少7.9%、13.92%、13.22%、15.14%、18.26%。
◎2023年,小熊電器國外銷售同比增長105.66%;今年上半年公司國外銷售同比增長26.66%。短時間內,小熊電器如何盡最大努力抓住廚房小電的出口機遇,或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梁梟
今年上半年,家電這個賽道里,廚房小家電成了最“難熬”的細分賽道之一。奧維云網(AVC)2024年1—6月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261億元,同比下降5.4%,零售量13149萬臺,同比增長0.4%。
8月28日晚,國內小家電龍頭小熊電器(SZ002959,股價38.85元,市值60.94億元)對外披露2024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31億元,同比減少8.9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減少32.01%;扣非后凈利潤降幅更明顯,同比減少40.4%。
小熊電器在財報中并未過多解釋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的詳細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包括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在內的廚房小家電收入均出現了同比下滑,生活小家電和其他小家電收入有所增長。
小熊電器是以線上渠道起家,主要市場在國內。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國內的營收同比減少11.17%。去年和今年,廚房小電出口增長較旺,但小熊電器在海外市場根基比較薄弱,并未借此扭轉業績頹勢。
財報發布后,截至8月29日收盤,公司股價下跌7.72%。
財報顯示,小熊電器的主營業務為:廚房小家電(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生活小家電和其他小家電(個護、母嬰及廚具等)。2024年上半年,廚房小家電收入占到公司總營收74.78%;生活小家電占比11.09%;其他小家電占比13.06%。
今年上半年,公司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以及西式電器廚房小電的營收規模均同比下滑,收入分別減少7.9%、13.92%、13.22%、15.14%、18.26%。《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各類廚房小電產品收入全線下滑,這是小熊電器自上市以來出現的“罕見”一幕。
與此同時,上半年,公司電動類、鍋煲類、壺類,以及西式電器廚房小電的毛利率也“齊刷刷”地同比下滑,降幅分別為1.36個百分點、5.64個百分點、6.39個百分點、0.66個百分點。鍋煲類、壺類廚房小電的毛利率減少最明顯。
來自奧維云網的全渠道推總統計數據顯示,1—6月,國內廚房小家電大盤銷售量雖然有輕微上漲,但銷售額同比下跌。其中,廚房小電線上零售額206億元,同比下降2.8%;線下零售額55億元,同比下降13.8%。(注:小家電包括品類為咖啡機、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養生壺、榨汁機、空氣炸鍋等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此外,廚房小電上半年線上、線下渠道均價仍在持續下探,價格“內卷”加劇。奧維云網數據稱,2024年上半年,線上廚房小家電均價為171元,較2023年進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明顯收窄;線下市場均價為479元,一改2023年均價上漲的趨勢,掉頭往下走。
從奧維云網的監測不難看出,上半年線上養生壺均價同比下降了13.6%;攪拌機線上均價同比下降了12.2%;破壁機均價下降了9.8%,而這些都屬于小熊電器的廚房小電產品范疇。
天風證券最新研報認為,小熊電器核心廚小電增速承壓,毛利率下降使得企業整體毛利率同比降低。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體運營毛利率為36.7%,同比下降1.01百分點,凈利潤率7.55%,同比下降2.56百分點。
費用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小熊電器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長6.55%、772.49%,銷售費用同比減少9.03%。
今年上半年,小熊各類廚房小電銷售是否跑贏行業平均水平?8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小熊電器董秘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請將采訪問題發至公司郵箱,預計今天內無法回復采訪問題,請關注近期投資活動關系披露內容。公司品牌部相關人士也表示,以對外的投資者交流資料為準。
從小熊電器的可比同行企業來看,美的集團(SZ000333,股價63.95元,市值4467億元)今年上半年沒有單獨披露廚房小家電業務的銷售數據,但其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261億元,同比下降5.4%。盡管廚房小家電品類整體處在下降通道,但豆漿機、電燉鍋、咖啡機的零售額同比提升顯著,分別達到38.6%、14.6%、12.9%。”
天際股份(SZ002759,股價5.77元,市值28.93億元)的家用廚房器具制造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1.05億元,同比下降18.47%,毛利率同比提升0.96個百分點。公司同樣在年報中提及:在廚房小家電領域,消費者購買心理愈加理性,對于核心品類產品技術和品質有更高的要求,對于細分品類閑置問題也更加敏感,廚房小家電消費需求持續承壓。
那么,廚房小家電賽道“不香了”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同是小家電賽道,新寶股份(SZ002705,股價12.71元,市值104億元)2024年上半年卻交出營收與凈利潤雙增的業績。外銷方面,新寶股份國外營業收入實現59.2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27.05%,2024年上半年海外小家電總體需求較為旺盛;內銷方面,國內營業收入實現18億元左右,較2023年同期增長6.34%,國內市場穩步發展。
不難看出,廚房小電在國內的增長雖然遭遇瓶頸,但出口形勢這兩年持續向好。作為小家電行業出口龍頭企業,新寶股份無疑抓住了機會,吃到了這波“紅利”。但小熊電器目前市場集中在國內,2024年上半年,公司國內銷售收入占比仍高達92%,國外銷售收入占比為8%。
2023年,小熊電器國外銷售同比增長105.66%;今年上半年公司國外銷售同比增長26.66%。短時間內,小熊電器如何盡最大努力抓住廚房小電的出口機遇,或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股價表現方面,2024年至今,小熊電器股價累計下跌23.7%,目前市值僅為60億元左右。
記者還注意到,小熊電器在2021年也曾遭遇過營收與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業績“困境”。當年,公司曾內部提出要走精品化路線,精簡SKU(最小庫存單位)等。據悉,2022年全年,小熊電器縮減了近30%的SKU。
據小熊電器2023年半年度報告透露,公司“目前有超過60個產品品類、500多款產品型號對外銷售”;到了2023年末,公司又稱“目前有900多款產品對外銷售”;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里,小熊電器透露,公司“有超過80個產品品類、900多款型號產品”。
那么,去年下半年以來,小熊電器產品策略是否有所變動?“精簡SKU”是否仍在堅持?記者就此也嘗試采訪小熊電器方面,但未獲回應。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