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9 16:05:56
今年3月,深圳印發《深圳市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區的工作方案》,提升老年人、境外來深人員支付服務水平,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日前,記者獲悉,截至2024年7月末,港人代理見證開戶38萬戶、累計交易超240億元。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深圳建設全域支付示范區又有新進展。日前,記者獲悉,截至2024年7月末,港人代理見證開戶38萬戶、累計交易超240億元,占大灣區九成。
今年3月,深圳印發《深圳市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區的工作方案》,提升老年人、境外來深人員支付服務水平,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在“深圳市便利支付商圈”內,消費者均能體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
首批開展港人代理見證開戶試點,破解外籍來華人員“開戶難”。據悉,深圳5家銀行通過320個在港合作銀行網點代理見證為港人開立內地賬戶,便利來深消費,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活一體化建設注入金融“活水”。試點被納入“金融支持前海30條”及惠港十六條政策之一。在深圳全域推廣簡易開戶服務,外籍人員憑有效證件即可開戶,并打造181家外語服務標準化樣板網點。
創新推出移動支付“外卡內綁”“外包內用”,攻克來華消費“支付難”。一是指導微信支付“簡化”綁卡、“秒級”開戶、擴大服務范圍。外籍用戶無須核驗身份即可綁定外卡,在路邊攤、出租車、商場等各類消費場景均可暢享便捷的支付體驗。據了解,該項舉措于今年春節前夕快速落地,7月“簡化”綁卡數增長至3月的近13倍。
二是在全國首推互聯互通的微信香港錢包,以數字化舉措連接深港熱門商戶。2024年,微信香港錢包覆蓋面從線下開拓到線上,從大灣區擴大至全國,1-7月交易筆數、金額同比增長4.1倍、3.4倍。
在率先推廣數幣硬錢包應用方面,深圳為外籍來華人員提供支付“新選擇”。一是通過在機場、口岸設置自助發卡機和發放數幣消費“紅包”等舉措,推動深圳數幣硬錢包用戶快速增長,已發放硬錢包近3萬張,并實現和主流外卡、香港八達通互聯互通。
二是逐步推廣地鐵應用場景,在深圳地鐵8號線部分站點創新試點“智能鎖定+延遲扣費”的雙模式解決方案,可在無網無電場景下完成支付。
三是首創手機APP聚合收付款模式。商戶使用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就可受理硬錢包,有效降低小微商戶的改造成本,已在出租車場景率先試點。
在創新推出“零錢包”服務“大民生”方面,精準投放解決“找零難”。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指導銀行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存放零鈔和硬幣的小型錢包,在的士驛站、充電站、交通樞紐的士排隊處等現金使用率較高場景,供個人、單位隨時兌換。深圳1708個銀行網點、32個外幣兌換點累計兌換零錢包超81萬個。其中,組織13家銀行與62家出租車公司結對,累計上門兌換零錢包7.5萬個。
此外,深圳組織金融機構在全市超300個商圈提供“應急兜底”支付服務,緊急情況下聯合兜底網格員上門為外籍消費者提供取現、刷卡等服務,滿足應急性支付訴求,持續激發外來消費活力。
聚焦“來深第一站”,建設綜合服務標桿。圍繞機場、口岸、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建設2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5個便民金融服務點,融合“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為外籍來華人員提供24小時綜合服務。
目前,深圳機場共6家外幣兌換點,新引進8臺可受理外卡取現的ATM機具和3臺數幣硬錢包終端設備,外卡受理覆蓋率達100%,數幣受理覆蓋率近90%,投放英、日、韓、中文繁體版支付指南超10萬份,累計接待外籍人員咨詢超千次。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叢森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