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8 12:57:42
每經編輯 孫志成
近日,隨著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火,黑神話悟空全球總銷量破千萬,更帶來了一波“金箍棒”熱潮。有網友發現,周大福也賣起了“金箍棒”。
據網友截圖,該展品介紹顯示,周大福采用1:1足金還原了經典的如意金箍棒,總重量7616.06克,金重約1755克,全長2016.28mm,一口價179.98萬。
“金箍棒很早前就有了”
據21財經,對于該款金箍棒是否跟最近大熱的游戲《黑神話:悟空》有關系,工作人員回復稱:“這個是沒有關系的,這是在《黑神話:悟空》出來之前很早就有,可能現在因為這個游戲,它的曝光量會高一些。就周大福會做很多比較有收藏價值的一些東西,包括打的一些擺件。”
對于是否有人有意愿購買,對方表示肯定,“只不過問的人比較少,價位比較高,如果說你要的話,我們是可以和總部申請的,它應該是有一個流程。”
按照周大福8月27日黃金價格746元/克計算,該如意金箍棒的黃金價格約131萬元,售價高出49萬元,溢價約37%。
有行業人士表示,周大福的如意金箍棒屬于工藝品擺件,有一定程度的溢價屬于正常現象。
不過,周大福如意金箍棒上了熱搜后,公司股票并未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二級市場上,截至8月27日收盤,周大福股價為6.62港元/股,下跌1.34%。
而且,自2024年3月中旬以來,周大福股價進入下跌通道,短短5個月間下跌約40%。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稱,周大福2024年至2026財年的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1%、16%及11%,又將集團目標價由11港元下調至7.7港元,評級為“與大市同步”。
金價居高不下,金飾銷售遇冷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國際金價居高不下。溢價較高的品牌金飾消費需求也明顯下降。
近日,周大福發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即2024年第二季度)未經審核主要經營數據顯示,公司二季度零售額同比減少20%。其中,公司在中國內地零售額減少18.6%,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其他市場的零售額減少28.8%。
周大福介紹,2024年以來,黃金價格高位徘徊,二季度的黃金首飾需求受到影響,屬于行業現象。4月—6月,公司中國內地直營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銷售分別同比下降26.4%及9.1%,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的同店銷售同比減少20.8%,其中,中國香港的同店銷售下跌27.4%,中國澳門的同店銷售減少41.3%。
從產品類別來看,4月—6月,周大福在中國內地黃金首飾及產品的同店銷售下降27.9%,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同店銷售同比下降31.7%;中國香港及澳門的黃金首飾及產品的同店銷售下降33%,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的同店銷售同比下降31.3%。
業績不佳之下,周大福門店也在持續減少。
財報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周大福在內地市場新開85家珠寶門店,但關閉176家,凈減少91家。
截至2024年6月底,周大福在全球擁有7429家珠寶門店,其中內地7284家、港澳87家、其他市場58家。而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內地市場門店凈減少89家。
這意味著,僅半年時間,周大福在內地的珠寶門店已凈減少180家。
8月27日晚間,老牌黃金珠寶企業周生生(00116)公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公司營業額、凈利潤雙雙下滑。
圖片來源:周生生公告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周生生持續經營業務的綜合營業額同比下降13%至113.13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5.26億港元,同比下降36%。
分地區來看,周生生在中國內地、港澳地區業績分別同比下滑40%、14%。周生生表示,踏入3月、4月,金價飆升,以致到了第二季度底,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同店銷售增長錄得約25%的跌幅。
六福集團在7月18日發布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財報中表示,其整體零售值同比下降18%,整體零售收入下降23%。港澳市場的零售收入同比下降31%,而內地市場的零售收入則下降3%。
六福集團表示,由于多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及國際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導致金價自2024年3月起飆升并屢創新高。特別是4月份金價的進一步上升,加上高基數效應,進一步影響了黃金產品的銷售表現。
在內地市場,宏觀經濟未見起色,加上金價持續攀升,導致六福集團內地所有店鋪在第一季度的整體零售值同比下降13%。其中,黃金及定價首飾產品的零售值分別跌9%及24%,定價首飾產品中的定價黃金產品零售值跌17%,而鉆石產品則跌44%。
據證券時報,在深圳水貝黃金市場,有商家表示,一般年輕消費者選購比較多的是小克重的戒指、手鏈和編繩,總價不高所以對金價的變化不太敏感,但總體來說,高金價影響了零售市場的表現。
編輯|孫志成?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財經、長江商報、證券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