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7 12:11:59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券商中國,8月26日深夜,各大微信群突然傳出消息:“親愛的嘉會客人,接疾控緊急通知,從8月27日起暫停所有巴斯德流感疫苗(三價和四價)的接種。您可以通過嘉會健康APP—疫苗中心操作取消預約和退款。”
隨即,又傳出賽諾菲旗下巴斯德流感疫苗被暫停接種的消息。究竟發生了什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27日早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嘉會醫療客服電話,對方表示醫院是接到了上海市疾控中心方面的通知,但具體原因未知,醫院還在等待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進一步通知。目前上海所有醫院已經暫停所有巴斯德流感疫苗的接種,對于已經接種該疫苗的客戶,需要等待官方消息。
該人士表示,華南地區接種巴斯德流感疫苗的人群較多。上海系從8月中旬起接種流感疫苗,打過巴斯德流感疫苗的孩子較多。
另外,記者聯系到賽諾菲方面,對方表示將進行內部溝通,稍晚回復。記者致電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電話未能接通。隨后記者致電上海長寧區疾控中心,對方表示通知系上海市疾控中心統一發出,仍需咨詢上海市疾控中心。
據澎湃新聞,8月27日,賽諾菲方面回應稱,流感疫苗產品本身具有高度復雜性。賽諾菲在進行持續穩定性考察過程中,觀察到2024年~2025年流感季節的流感疫苗凡爾靈、凡爾佳的效價(疫苗產生預期生物效應的相關參考數據)呈現下降趨勢。我們預期在產品效期結束之前,疫苗效力有可能受影響。作為預防性措施,賽諾菲決定暫時停止這些疫苗在中國的供應和銷售。
賽諾菲稱,今年已上市并流通使用的流感疫苗凡爾靈、凡爾佳均經過上市核準,嚴格遵循各項法律法規、國家藥品標準和各項法定要求,符合放行標準。沒有發現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影響的跡象和證據。暫時停止這些疫苗在中國的供應和銷售的決定,僅為預防性措施。
中新經緯注意到,多地社區醫院已在近期發文,稱上述疫苗出現缺貨。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太乙衛生服務中心26日稱,賽諾菲巴斯德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與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均處于缺貨,北京科興與華蘭生物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供應正常。
廣州市荔灣區橋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8月27日早間發文顯示,賽諾菲巴斯德流感疫苗(6月齡以上用)出現缺貨。而據其8月19日發文,彼時賽諾菲巴斯德流感疫苗(6月齡以上用)還供應充足。
22日,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先鋒社區衛生服務站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顯示,巴斯德四價流感疫苗(裂解6月齡及以上)到貨,但27日早間中新經緯致電該服務站咨詢時,工作人員稱已經不能打上述疫苗,對于原因暫未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巴斯德流感疫苗此前曾有召回先例。
據券商中國,2018年4月,深圳賽諾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在常規監測中發現部分批次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效價有下降趨勢,并主動召回相關批次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召回級別為三級。
依據當時的召回簡述,賽諾菲巴斯德在對2017年生產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凡爾靈I)進行常規的質量跟蹤檢驗時,觀察到特定批次疫苗效價有下降趨勢。相關批次的凡爾靈R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不會影響已接種消費者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作為預防性措施,決定主動召回相關批次凡爾靈R流感疫苗。按照《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的規定,在相關疾控中心及疫苗接種點的積極配合下,公司已完成所有相關批次產品的主動召回工作。
流感疫苗在國內獲批上市,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光大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全年四價流感疫苗簽發批次260次,其中,華蘭生物和三大所均以88批次的簽發量位居第一,科興生物和賽諾菲巴斯德分別以41批次、25批次的簽發量排在第二、第三位。
另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自2024年以來,我國已新增3家申報四價流感疫苗新藥上市的主體,分別是成都新諾明、歐林生物、蘭州百靈、江蘇康潤生物、深圳康泰生物。
8月27日,賽諾菲中國確認,作為預防性措施,公司決定暫時停止流感疫苗在中國的供應和銷售。
27日上午,澎湃新聞以投資者身份聯系了國產流感疫苗廠家華蘭疫苗。對于賽諾菲暫停接種后,公司流感疫苗產能和批簽發是否會加速,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前置的工作,現在公司的流感疫苗批簽發已經有很多批了,也已經開始供應市場,部分市場可以接種了,公司生產的量能滿足市場需求。
賽諾菲在回復中提到,公司在觀察到2024年~2025年流感季節的流感疫苗凡爾靈 、凡爾佳的效價呈現下降趨勢,預期在產品效期結束之前,疫苗效力有可能受到影響。對于華蘭疫苗的流感疫苗是否有效價降低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沒有這個問題,中檢院在批簽發以及疫苗企業都會對產品進行質控質保工作。
今日A股早盤,疫苗股異動拉升,華蘭疫苗、金迪克漲停。神州細胞、百克生物、魯抗醫藥等紛紛沖高。
華蘭生物(SZ002007)的股價表現也相當不錯。截至8月27午盤,華蘭生物報15.11元,漲幅2.44%,市值276.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澎湃新聞、中新經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林姿辰)、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