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35萬億美元,人均負債近10.4萬美元!美國官員:這種借貸行為既魯莽又毫不收斂......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30 10:51:45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7月30日消息,美國財政部網站7月29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5萬億美元大關。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由前一日的34.998萬億美元上升至35.001萬億美元。

這是7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財政部大樓。(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主席馬婭·麥吉尼亞斯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去年底達到34萬億美元,在那之前3個月突破33萬億美元,再之前3個月突破32萬億美元。“這種借貸行為持續不斷,既魯莽又毫不收斂。”

根據美國彼得·彼得森基金會的測算,將這些巨額債務分攤到美國民眾身上,相當于每人負債近10.4萬美元。該基金會認為,從技術上看,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主要由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上升和稅收收入不足造成。

該基金會此前警告,美國財政處在不可持續的軌道上,如果不加以解決,聯邦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間的結構性不匹配,以及利率和借貸成本的上升,將對聯邦預算、美國經濟和未來發展構成挑戰。

盡管美國債務失控的警鐘再度敲響,但眼下民主、共和兩黨都沒有動力削減開支、控制債務。一些媒體注意到,在當前美國大選競選活動中,債務問題幾乎沒有被提及。麥吉尼亞斯警告說,債務是美國面臨的重大危險之一,應嚴肅對待債務問題,并盡快行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30431472

近期,越來越多美國政商界人士和經濟學家表達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

據央視新聞,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學家EJ·安東尼近日表示,今年6月,美國償還聯邦債務利息的金額相當于當月個稅收入的76%。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日前就此發文表示:“美國正走向破產。”

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貝萊德公司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的赤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增長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必須找到辦法將赤字對經濟、利率和通脹的影響降到最低”。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近年呈現加速膨脹趨勢。2017年9月,美債規模突破20萬億美元。2022年2月,美債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2023年6月16日,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32萬億美元,達到這一數字的時間比新冠疫情前的預測提前了9年。

彼得·彼得森基金會認為,從技術上看,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主要由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上升和稅收收入不足造成。不少媒體和經濟學家認為,從根本上說,美國國會運行機制弊端和主要政黨對債務問題的漠視是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累積的主要原因。

2024年6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報告指出,美國不斷攀升的財政赤字和巨額債務正在給本國與全球經濟帶來日益重大的風險。在此之前,6月18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預測數據顯示,202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達1.9萬億美元,比之前的預測上調27%。

然而在當前的大選背景下,面對美國債務的失控狂飆,兩黨卻出于政治考量,都不愿踩剎車。肆意膨脹的美債,成了懸在國際金融市場頭頂的“堰塞湖”,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

當地時間2024年6月27日,《今日美國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不斷膨脹的美國預算赤字正在扼殺美國夢”。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斯邁特斯進一步解釋說:“赤字每增加1美元,私人投資就會損失33美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削弱經濟增長和工資。30年內,爆炸性的債務可能會導致美國人的平均工資減少10%。”

美國民眾:每個人都感覺很難,我有兩個孩子,生活真的很艱難。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民眾:物價比幾年前要高得多,對我而言重要的是,工資是否能跟著(物價)上漲。

美國民眾:我一直是個民主黨人,而現在,我更看重誰能為民眾干點實事,這就是我如今的立場。

美國銀行的報告顯示,雖然美國整體經濟數據向好,但由于生活成本持續上漲且美聯儲積極收緊貨幣政策,美國家庭的負債在持續攀升,今年第一季度信用卡欠款“快速增長”,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美國民眾 漢娜:我取出了(養老金) 賬戶的所有錢,我能提款,并在三天內收到錢。你知道,現在的日子很艱難,所以我對自己維持收支平衡的做法并不感到羞恥。

眾所周知,美國素來都是“靠債吃飯”,相關債務到期后,美國政府一貫的操作就是再次抬高債務上限,借新債還舊債。然而以往的舉債大多發生在低利率時期,這一次卻并非如此。2022年3月美聯儲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以來,已累計加息11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從0%~0.25%,上調至5.25%~5.5%,利率達到了22年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學家》雜志指出,如果投資者能夠從政府債券中獲得低風險的高收益,人們就不太可能將錢用于投資,如向銀行辦理車貸和房貸,如此一來,經濟也將陷入惡性循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大胸视频 | 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