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8 13:29:52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孫磊
廣匯汽車(600287.SH)在“保殼戰”中沒能創造“奇跡”。
7月17日,廣匯汽車、廣匯轉債(110072)競價雙雙跌停。其中,廣匯汽車封單金額超12億元,廣匯轉債封單金額超2億元。截至7月17日收盤,廣匯汽車股價報0.78元/股,跌幅為10.34%,較2015年15.75元/股的高點跌超95%。7月18日,廣匯汽車已停盤。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自6月20日至今,廣匯汽車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面值,即將觸發面值退市條款。在此背景下,廣匯汽車或將成為A股史上鎖定面值退市中市值最高的公司,而廣匯轉債也將成為首只因正股低于面值而退市的高評級可轉債。
“很遺憾,廣匯汽車已經在A股鎖定面值退市。由于之前高送轉使得股本達到83億股,而政策又不允許縮股。近期低價股跌幅明顯,越到1塊錢的時候越出現虹吸效應,股價加速下跌。最終遺憾已經鎖定面值退市。”廣匯汽車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廣匯汽車曾積極開展“保殼”工作,包括回購公司股票、轉讓控制權等。7月11日,廣匯汽車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擬將24.5%股份轉讓給金正科技,控制權擬發生變更。在“保殼”失敗后,對轉讓股權一事是否如約進行,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個要等待兩位股東商議之后才能得出結果”。
“公司還將做好自己的生產經營工作,以求股東價值最大化。后續也將通過尋找戰略投資人等方式回報股東。對于到期債券也將如期履約。此外,對于信用評級是否會受影響,公司將通過正常經營、按時還本付息以求維持評級穩定,逐步消化現有風險。” 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汽車經銷商巨頭之一,廣匯汽車建立了覆蓋28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全國汽車經銷網絡,共運營735個營業網點。在2011~2023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頒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廣匯汽車均位居前列。
有觀點認為,對于業績和市值尚可但股本基數大、每股單價低等符合一定條件的上市公司,如果僅僅觸發“面值退市”指標而被退市,并不符合相關部門“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精神”,也不利于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所以,此類上市公司采取縮股、面額股轉換為無面額股等方式應對“面值退市”風險具有合理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受當前汽車行業轉型影響,近年來,廣匯汽車盈利呈逐年下滑趨勢。根據財報數據,2018到2020年,廣匯汽車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2.57億元、26.01億元和15.1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16.27%、20.16%和41.72%。2022年,廣匯汽車出現26.29億元的虧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虧損金額達29.63億元。
實際上,在愈演愈烈的車市“價格戰”波及之下,經銷商經營普遍遭遇挑戰。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超過七成的經銷商未能完成年度任務指標,虧損比例占到43.5%。據乘聯會統計,2023年全國約有1500~2000家汽車經銷商退網。
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調查結果顯示,今年6月,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到62.3%,同比上升8.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在不景氣區間。更應注意的是,62.3%的庫存預警指數已逼近2022年11月的數據(65.3%)。
“6月行業去庫存特征日益明顯,當前結構性調整壓力更快從主機廠傳導至渠道端,經銷商持續經營信心不足。”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