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智能戒指:下一個健康監測風口?從三星到蘋果,巨頭們為何紛紛入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2 20:57:53

◎經過數月的等待,今年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Ring終于在日前三星舉辦的Unpacked活動上正式發布。

◎數據機構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放眼全球市場,今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出貨量1.1億臺,同比增長8.8%。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楊夏    

經過數月的等待,今年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Ring終于在日前三星舉辦的Unpacked活動上正式發布。據悉,Galaxy Ring的亮點在于健康監測功能,其內置了先進的健康傳感器,可以監測心率、睡眠、女性月經周期等各種健康指標。三星官方還曾表示Galaxy Ring會是“Galaxy AI”家族中的一員,這意味著它將擁有一些AI功能。


Galaxy Ring搭載了AI功能。 圖片來源:三星官網截圖

對日益同質化的可穿戴設備來說,智能戒指或許是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實際上,蘋果考慮智能戒指的設想也有數年之久,并申請了大量專利。蘋果CEO庫克曾對外宣稱,放眼未來,如果“思考‘Apple最大的貢獻是什么?’我認為會是在身心健康領域”。近年來,運動和健康,成為iPhone發布會上庫克宣講的重點之一。

除此之外,近日包括vivo旗下子品牌iQOO、一加等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也紛紛發布了自己的可穿戴產品,其中前者發布了搭載vivo自研藍河操作系統的iQOO WATCH GT,能實現AI速記、獨立在線導航等功能,主打性價比;后者則發布了支持100+運動監測、支持獨立eSIM功能的一加手表2。

智能可穿戴產品在健康數據監測方面的潛力依然被市場看好。數據機構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放眼全球市場,今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出貨量1.1億臺,同比增長8.8%。

小巧輕便的智能戒指或成健康監測新寵?

三星首款智能戒指引發外界關注。據官方介紹,Galaxy Ring采用鈦金屬材質,3個內置傳感器,分別為:三星BioActive生物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皮膚溫度傳感器,可實現睡眠監測、健身監測和心率預警等功能,電池充一次電即可連續使用7天。此外,利用手指上的Galaxy Ring,還可通過簡單手勢控制配對三星Galaxy手機,用拇指和佩戴Galaxy Ring的手指捏兩下,即可拍照或關閉鬧鐘提醒。

不過,從定價來看,三星的這款智能戒指售價400美元起,這也意味著高昂售價的Galaxy Ring上市之初受眾可能并不廣泛。

三星之外,蘋果也正在布局智能戒指,并已獲得相關智能戒指專利。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公示,今年3月蘋果一項專利名為“皮膚間接觸檢測”(Skin-To-Skin Contact Detection),展示了多種豐富的交互手勢應用,包括打響指、做出剪刀、石頭、布手勢,以及在手心上畫手勢、捏指滑動等。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將為智能設備的交互方式帶來更多可能性。

盯上智能戒指的品牌遠不止蘋果、三星。事實上,早在2015年芬蘭品牌Oura便推出了Oura Ring,目前Oura已經發展到第三代,能夠收集活動、心率、呼吸率和睡眠數據;與此同時,瑞士品牌VELIA、日本Soxai、美國Happy Ring、澳大利亞醫療器械公司Opuz以及國產品牌華米、玖治科技(RingConn)等多家廠商都已發布了相關產品。國產供應鏈方面,芯海科技近日基于可穿戴測量PPG AFE芯片CS1262,推出新智能戒指心率、血氧測量方案,該產品已在消費電子頭部客戶的旗艦智能穿戴終端產品上實現了規模化量產;匯頂科技也加速布局,2024年智能戒指主控芯片市場份額約占比7%。

從功能來看,目前智能戒指與大多智能手表/手環功能重疊,但其產品形態是一大賣點。眾所周知,智能戒指尺寸小巧且更加輕便,在進行健康檢測時,智能手表、手環附著的手腕很難做到24小時無間斷佩戴,但戒指佩戴時的存在感更低;由于智能戒指缺少屏幕,反而可以具備更長的待機時間,普遍續航在一周左右。

與此同時,一位從事國產健康芯片的技術人員還對記者分析稱:“戒指測血氧會比智能手表更準。”由于手指處的皮膚透光性更好、設備佩戴更貼合、血液血流信息更豐富,相對于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的生物信息采樣效率更高。

不過,從技術角度來看,智能戒指仍面臨一些難點。上述技術人員表示:“與智能手機、手表相比,戒指體積小,可以放的器件容量有限。”

IDC中國研究總監潘雪菲則進一步對記者補充道:“智能戒指目前整體處于市場發展初期,早期主要有Oura等初創公司開發該類產品,后續逐漸有更多頭部可穿戴廠商跟進。智能戒指的發展以及普及將對傳感技術提出更高要求,不僅是尺寸上的更加精密,這將關系到智能戒指作為穿搭配飾的美觀和時尚屬性。另外,智能戒指也需要提供更精確的監測數據,或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健康數據,才能夠充分區隔于智能手表,體現出更加明顯的新形態優勢,推動其走向普及發展。”

機構建議:廠商應拓展產品線至超高端與智能戒指

伴隨智能可穿戴市場銷量的增長,市場出貨節奏明顯加快。

近日,多家手機廠商均發布了各自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與新品類智能戒指相比,智能手表賽道更加成熟,動輒100種以上的運動模式監測已經覆蓋了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同時頗具性價比。

以iQOO為例,7月11日晚間,該品牌發布了WATCH GT產品,其eSIM版支持獨立通信且聯合百度地圖,脫離手機依舊可實現精準導航,是目前同價位唯一支持百度獨立導航的智能手表;藍牙版則擁有長達21天的續航。與此同時,該產品也支持AI速記,并且依托于AI,還能同步用戶的航班、火車、打車、電影等日程。售價方面,eSIM版售價799元起,藍牙版更低,為499元。

今年6月,Canalys研究經理陳秋帆(Cynthia Che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基本數據追蹤功能,而是越來越多地需要詳細、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一些公司正在向軟件服務業務轉型,他們旨在整合先進傳感器、算法和AI,以全面洞察用戶的健康狀況。這些創新可以增強用戶體驗,鞏固可穿戴設備作為未來健康管理重要工具的地位,從而推動全年智能手表出貨量預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最后,對于可穿戴市場的發展,Canalys還給出建議稱,廠商應擴展其產品組合,將超高端智能手表和智能戒指也包含在內,以持續探索創新性的使用案例。“開發超高端智能手表提升品牌形象,創造更高利潤的產品,并為引入高端功能提供平臺,為未來整合其他旗艦設備做準備。智能戒指為智能手表的基礎上提供更高端的延伸,可以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體驗。”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手表 智能手表 智能穿戴 Ai 傳感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