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ESG案例

每經網首頁 > ESG案例 > 正文

立邦中國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三大戰略支柱“永續”可持續底色

2024-06-24 18:47:47

每經記者 黃宗彥

超低能耗建筑保溫系統、雙核氣凝膠節能系統,外墻節能改造方案……近日,在上海碳博會的“節能宣傳周”主題展臺,立邦中國向外界展示了建筑領域的低碳節能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這一家以涂料為核心業務的跨國企業,已在綠色建筑領域等多個應用場景進行實踐和布局。

當然,這只是立邦中國在可持續發展工作上的一部分成果。除了帶來一系列低碳節能產品外,立邦中國還在此次會展期間,發布了可持續發展報告,多維度回應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報告提到,2023年立邦中國自身運營的碳排放量相較基準年減少6.85%;同時,公司還制定了碳中和領域的中、長期目標,并計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立邦中國行政&服務總部副總裁、可持續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湯若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到,可持續發展是立邦中國恪守的企業戰略。進入中國三十余年,公司始終保持著“長期主義”的心態,帶領品牌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立邦中國行政&服務總部副總裁、可持續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湯若玲(來源:受訪者供圖)

報告為綱:長期深耕可持續發展

報告中提到,立邦中國將“永續大地精彩”“永續行業活力”“永續人文之美”三大戰略支柱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核心,同時助力國家在環境發展、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三個重要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立邦升級可持續發展戰略,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來源:立邦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

在如此清晰的戰略目標和行動方案的引領下,立邦中國如期交出了不俗的成績。

據湯若玲介紹,環境方面,公司在去年實現自身運營碳排放量10.94萬噸(其中范圍一1.03萬噸CO2e,范圍二9.91萬噸CO2e),相較基準年減少6.85%。立邦從產品全生命周期出發,以產品研發與生產、施工與涂裝、產品使用與消耗三大維度入手,打造可持續優勢產品。2023年,公司可持續優勢的新產品銷售額占所有新產品銷售額的71.53%。

在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蘊藏著立邦中國長期以來深耕可持續發展理念并為此付諸的實踐和努力。所有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在立邦中國此次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里都有跡可循。

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和方針,是一個公司開展可持續工作的前置條件。但是,如何保證目標的實現和持續跟蹤評估是一個關鍵問題。可持續目標往往與公司短期成本直接相關,對公司來說,平衡長期可持續性與短期財務表現是一項重要的挑戰。比如,對于涂料行業而言,減少碳排放意味著需要投資于更環保的生產技術、改進工藝流程以及可能采用成本更高的原材料。

從實施路徑來看,立邦中國采用向橫縱雙向使力的方式——縱向上,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讓綠色理念貫徹企業運營的全流程;橫向上,公司和產業鏈、生態圈多方銜扣緊密,將更廣泛的力量匯聚起來,協同并進。

在學術領域不止一位權威專家曾表示過,可持續發展并不是企業閉門造車、單打獨斗的工作,它需要跨部門、跨行業的合作,以及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的共同參與。

作為行業標桿企業之一,立邦也有責任帶頭和引領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探索綠色發展理念。在這一點上,此次發布的可持續報告里也有相應的佐證。比如,立邦中國積極牽頭打造上下游可持續供應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已面向采購金額占比86%的232家供應商開展了ESG審查。

湯若玲表示,公司相當重視可持續供應鏈的建設,在2023年對供應商在ESG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向供應商賦能減碳能力。比如,在供應商管理與風險控制方面,公司通過制定一系列供應商準入標準,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善供應商管理策略與風險管控機制,確保供應商運營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立邦的需求;在供應商能力建設方面,公司對31家供應商進行了ESG培訓,幫助供應商提高生產供應能力、提升質量管控水平。湯若玲透露,公司未來也會逐步提升采購金額占比,向更多的供應商進行ESG審查。

減碳為路:多措施并舉助力產業鏈減排

當然,除了對范圍一和范圍二的管理,范圍三數據的收集、追溯、驗證更是龐大的碳管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此,湯若玲坦言,無論哪個企業,在推進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范圍三都是比較大的挑戰,立邦也不例外。

“目前公司在上下游分類方面,對于碳排放管理的進度不同。一方面,我們對建設的能力進行分類,做得比較成熟的企業,我們會與他們探討、學習、交流,從他們身上獲得成熟的經驗;另一方面,剛開始進行碳管理的企業,我們會對他們進行賦能,提供相應的支持,比如培訓。還有一些企業可能還沒開始這方面的工作,但與我們的業務關系在范圍三的占比較大的,除了向他們賦能,我們還要帶動并影響他們建立碳管理的意識,讓他們了解到碳管理的使命感和迫切度。”湯若玲表示。

不過,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更多時候,立邦需要牽頭探索范圍三的管理。好在經過多年實踐,立邦中國已積累了一定經驗。

據悉,在物流方面,立邦中國依托生產工廠的合理布局,有效減少行駛距離,比如將涂料配送半徑從300公里縮短至274公里,這樣一來可以使碳排放減少約8.7%;粉料配送半徑從150公里縮短至133公里,可以降低碳排放約11.3%;同時,公司科學規劃運輸路徑,減少貨物運輸距離,并引入水運、鐵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比如,2023年公司在海南區域推廣水運,占比從2022年的13%上升到53%;以及在西部區域推廣鐵路運輸,涉及43條運輸路徑。

在辦公方面:公司運用信息化系統,將無紙化運用到多個流程。自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共節約接近106萬張紙質檔案。

或許正是通過多措施并舉,讓立邦中國有了自信和底氣,并制定了碳中和領域的中、長期目標:2030年實現范圍1、2的絕對減排量減少10%;2035年實現范圍1、2的絕對減排量減少30%;2040年實現范圍1、2的絕對減排量減少50%;2050年實現碳中和。

立邦以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為己任,公布到2050年將實現碳中和

(來源:立邦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

文化為魂:用色彩點亮可持續社區生活

在文化建設方面,立邦積極投身社會福祉與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在鄉村,公司參與鄉村文教軟硬設施建設,開展彩色校園涂刷、快樂美術教室捐贈,幫助改善偏遠鄉村地區的學習環境;每年支持100支大學生隊伍,為偏鄉兒童提供文化教育資源;在城市,公司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和設計師,在高墻和圍墻上進行藝術墻繪的創作,并邀請居民共同參與到城市文明建設當中。“為愛刷新”社區關懷行動開展至今,公司累計探訪了106所城市中的孤兒院、養老院,彩繪美化公益場所。

立邦“為愛刷新”社區關懷行動(來源:立邦中國供圖)

人文關懷或者社區共建盡管只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工作中的一環,卻能以此反映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在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曾指出,評價一個公司是否將ESG理念融入公司主業之中,其中之一就是要看公司對外宣稱的環境和責任議題,是否有長期追蹤。

不難理解,一個企業如果僅舉行幾次捐贈、開展幾次公益活動,并不能說明公司將其作為長期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相反,有不少企業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漂綠”或者粉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立邦中國的“為愛上色”項目啟動自2009年,至今已邁入第16個年頭,不僅形式越來越多元,覆蓋地區也越來越廣,可見公司已將該項目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部分并長期踐行。

立邦中國“為愛上色”項目(來源:立邦中國供圖)

總的來說,立邦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是一份成績單,更是一份承諾書。它標志著立邦中國在綠色發展道路上不斷探索、自我完善的主動性,展現出公司對未來的堅定信心和不懈追求。隨著全球綠色發展的不斷深入,立邦中國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以責任為引領,與社會各界一道,共同繪制出一幅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藍圖。

責編 萬清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 可持續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一区校园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