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0 21:43:23
◎近日,星競威武集團開始沖刺赴美IPO,公司已遞表。何猷君為星競威武集團董事長兼CEO,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2023年營收8367萬美元,凈虧損1326萬美元。分析認為:“今年對于電競行業或許是一個轉折點。”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文多
“中國電競第一股”要來了?
近日,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開啟赴美IPO沖刺,其承銷商包括德銀、中金公司、老虎證券及廣發證券。
如果星競威武集團能成功上市,其將有望成為“中國電競第一股”。財報顯示,星競威武集團2023年營收達836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07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值得注意的是,賭王何鴻粲之子何猷君(Mario Yau Kwan Ho)為星競威武集團董事長兼CEO,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此外,明星歌手王嘉爾也是該公司合伙人和受益股東。
近兩年來,乘著“電競入亞”(指電子競技成為亞運正式比賽項目)的東風,B站、抖音、虎牙、快手、京東等紛紛跨界涌入電競行業,成立俱樂部;線下賽事更是爆火,動輒一票難求。《2023年攝氏攝氏度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實際收入為263.5億元。
“今年對于電競行業或許是一個轉折點。不過資本投入仍要再等等,尤其是國內資本目前都比較謹慎。”在游戲電競產業深耕多年的資深分析師張嚴(化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
頭頂“明星股東”的光環,星競威武集團因掌舵者的身份而備受關注。
作為星競威武集團的董事長兼CEO,29歲的“賭王”之子何猷君也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4.2%。早在2018年,何猷君就創辦V5電子競技俱樂部并出任澳門電競總會會長。同年,游戲公司創夢天地登陸資本市場,彼時23歲的他也參與了創夢天地的上市敲鑼儀式。
招股書顯示,知名男藝人王嘉爾也在2020年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和受益股東。截至2024年4月30日,王嘉爾在新浪微博擁有超3000萬粉絲。
圖片來源:星競威武集團招股說明書截圖
雖然頭頂光環,但作為一家以電競俱樂部為核心的公司,星競威武集團收入主要依賴“電競+”模式,以廣告贊助、賽事獎金、代言等為主。
招股說明書顯示:星競威武集團正在運營的兩個電子競技品牌為Ninjas in Pyjamas和eStar Gaming;公司旗下電競團隊在《英雄聯盟》《CS:GO》《王者榮耀》《彩虹六號》《火箭聯盟》《堡壘之夜》和《使命召喚移動版》等游戲中參加高級別的比賽。
一直以來,電競俱樂部的盈利模式始終是市場和資本關注的問題。即使未來星競威武集團能夠成功上市,也將面臨盈利的考驗。
據財務數據,公司營收從2022年的6584萬美元增至2023年的8367萬美元,凈虧損從2022年的631萬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1326萬美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其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星競威武集團的電競戰隊運營、人才管理服務和活動業務的營收分別約為2170萬美元、5261萬美元、940萬美元,分別占總收入的25.9%、62.9%和11.2%。
圖片來源:星競威武集團招股說明書截圖
在張嚴看來,類似于星競威武集團這樣的電競公司,核心還是依賴俱樂部成績,邏輯就是通過成績贏得獎金以及知名攝氏攝氏度,吸引品牌贊助,經營周邊衍生等。“這與傳統體育俱樂部的模式越來越像了,大盤子還是得靠觀眾和博彩。”張嚴說道。
星競威武集團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稱:“歷史虧損反映了公司為發展業務而進行的大量投資。無法保證將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產生凈利潤。”
星競威武集團并非第一個沖刺“中國電競第一股”的電競公司。
早在2022年,由被稱為“中國移動電競之父”的應書嶺打造、主要從事電競賽事運營及相關業務的“英雄體育VSPN”就率先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文件,沖擊“中國電競第一股”。彼時在IPO申請文件中,英雄體育VSPN表示,按2020年收入計算,其占中國電競賽事行業市場份額超過75%,排名第一。
但即使如此,彼時風光無限的英雄體育VSPN仍未實現盈利。公司IPO申請文件顯示,2021年前9個月,英雄體育收入達到13.22億元,但虧損13.64億元。
如今兩年多過去,被寄予厚望的英雄體育VSPN仍未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不過,經歷了“電競入亞”后,隨著電競線下賽事、國際高獎金賽事越來越多,電競賽道有望重新吸引資本和明星股東的目光。
“前兩年受環境影響,電競賽事少獎金也少,俱樂部很難正常運轉起來,但今年這一情況有很大改善,對市場是個大利好。”上述分析師坦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LGD、英雄體育VSPN、AG超玩會等知名俱樂部均在2023年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天眼查顯示,2023年,英雄體育VSPN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8億元,投資方來自沙特;AG超玩會則獲得成都國資數千萬元投資。而今年,杭州電競俱樂部LGD官宣旗下和平精英分部迎來了新的投資人股東——知名藝人華晨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電子競技游戲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12.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從2022年的579億美元進一步增加至2027年的1024億美元。此外,據新華社消息,6月14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向國際奧委會全會提議舉辦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
面對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商業化機會,“后亞運時代”中國電競公司距離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還有多遠?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