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2 18:47:44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5月22日),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即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上市交易,滬深兩市品種開盤便被資金瘋搶,均在盤中觸發兩次臨停。從收盤價格來看,滬市債券漲1.32%,到期收益率下降6.27個BP;深市債券漲15%,到期收益率下降84.41個BP。30年國債ETF全天漲幅0.18%,也成為所有債券型ETF中漲幅最大的一只。
事實上,中長期純債基金近期收益率明顯上漲,但有分析指出,資金在關注長期國債配置價值的同時,也在削弱其投資性價比,對于臨到期估值較高的債券或也面臨著投資人離場的風險。
5月22日,備受關注的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上市發行,由于二級市場同步滬深交易所交易,當日的交投也受到業內關注。有意思的是,兩市債券均在上市首日被資金瘋搶。
從滬市交易的情況來看,“24特國01”(019742.SH)開盤即漲超13%,上交所也根據相關規定對其臨時性暫停交易。10點恢復交易之后,僅用8分鐘再次觸發臨停機制,直到15:27才恢復交易。
不過,恢復交易之后價格快速回落至發行價,到收盤又漲0.32%。如此看來,對應到期收益率的推算,首發上市日的上漲致使到期收益率下降了6.27個BP。也就是說,按照實際的100元面值來看,當日價格漲到101.316元之后,投資人持有的這份票面利率2.57%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若到期兌付,真正獲得的收益率將會降低。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深市品種,“特國2401”(102267.SZ)在11:14觸發臨停機制,到13:14復牌之后,不到10分鐘再次觸發臨停,到臨收盤前3分鐘打開之后,價格也有所回落。
對比來看,深市品種的回調幅度有限,最終全天漲19.70%,這也使得該券的到期收益率大跌84.41個BP,相當于對比2.57%的票面利率瞬時成為1.7256%。
值得注意的是,兩市交易的債券都是此次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即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從第一天上市交易的情況來看,資金明顯更多傾向于開盤就搶,而部分資金或也遭遇了短期虧損。
有分析指出,特別國債發行的整體節奏其實略低于市場預期,而今年以來債券市場的主線恰恰也是供給壓力和配置力量的博弈,因此大家對于特別國債的發行關注度很高。
與滬深兩市超長期特別國債交易火爆相呼應的是,債券類ETF漲勢亮眼——截至5月22日收盤,Wind統計顯示,30年國債ETF(511090.SH)成為債券類ETF當中漲幅最大的一只。
從交易額來看,Wind統計顯示,30年國債ETF全天成交額達到3.79億元,而超長期特別國債滬市債券全天成交7586.08萬元,深市債券全天成交415.40萬元。
由于是首發上市,疊加市場對特別國債的配置意愿較強,有分析指出,這樣的情況在意料之中,甚至長債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有所反應,相關基金的階段收益率上漲明顯。
以上周為例,Wind統計顯示,純債基金當中,中長期純債基金的周收益率中位數在0.0982%,短債基金則錄得0.0667%。從頭部業績產品來看,前者有10只產品在0.3%以上,最高為1.8868%;而短債基金僅有1只產品在0.3%以上(統計初始份額)。
這說明,就市場的交易情況來看,短期內,中長債更受資金關注,進而使得債券價格提升明顯。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均是中短債的收益率更加亮眼。不難發現,近段時間,市場資金其實已經就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配置有所預期,類似債券也得到資金關注。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雖然短期對債券的抱團會使價格抬升,利好短期套利操作,但長期視角來看,顯然是對后來者參與此類債券配置帶來壓力,體現在高價拿券的到期收益率則不高,投資性價比大打折扣。
因為從債券交易T+0的機制來看,今天“24特國01”(019742.SH)以及“特國2401”(102267.SZ)的尾盤恢復交易之后,都有明顯的資金出貨跡象。有投資界人士在同記者微信交流時就表示,T+0給投資者更靈活的交易策略操作空間,所以對于日內出現的價差機會也可以鎖定,因此波動會更明顯。
不過,機構對此也有樂觀的分析。長城基金分析指出,本次特別國債發行計劃落地,節奏相對較慢,對債券市場影響較小,因此利空有所緩解,債市可以稍微樂觀。后續還需關注貨幣政策配合的情況,央行進行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以及地產政策,特別是以舊換新政策超預期的可能性。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