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0 18:17:05
◎2023年帶狀皰疹疫苗實現收入8.83億元,一舉超過水痘疫苗成為百克生物的收入和增長主力,并以高達97.50%的毛利率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增加3.05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3月19日,百克生物(688276.SH,股價50.98元,市值210.47億元)發布2023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70.30%;實現歸母凈利潤5.01億元,同比增長175.98%;實現扣非凈利潤4.93億元,同比增長195.8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55億元,同比增長540.93%。
這是公司上市3年以來的最好成績,也是帶狀皰疹疫苗成為新利潤增長點的例證。不過,面對滲透率僅為0.4%的國內市場,百克生物不僅要與跨國藥企GSK同臺競技,還要破解推廣難題。
而且,要在水痘疫苗國內市場容量下降、鼻噴流感疫苗滲透率有待打開的背景下挖掘出新的產品,百克生物得加大研發投入。但與沃森生物(300142.SZ,股價17.76元,市值285.47億元)、歐林生物(688319.SH,股價10.64元,市值43.22億元)等同行業公司相比,百克生物2023年的研發投入力度偏弱,不足2億元的研發投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目前,百克生物的三款已上市產品分別為:水痘疫苗、鼻噴流感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其中,水痘疫苗上市時間已超15年,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4.36%至8.20億元,毛利率同比減少2.72個百分點;鼻噴流感疫苗的上市時間已超3年,營業收入為1.22億元,同比增加6.85%,毛利率同比減少9.23個百分點,兩款產品的盈利能力均有所下滑。
力挽狂瀾的是面市不足1年的帶狀皰疹疫苗。作為國內首款用于40歲及以上人群的帶狀皰疹疫苗,百克生物的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商品名:感維)于2023年4月起在各地陸續實現準入和銷售,打破了GSK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商品名:欣安立適)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差異化覆蓋了40歲—50歲的適齡接種人群,2023年實現收入8.83億元,一舉超過水痘疫苗成為公司的收入和增長主力,并以高達97.50%的毛利率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增加3.05個百分點。
但從產銷量看,帶狀皰疹疫苗表現不盡如人意:盡管水痘疫苗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分別同比減少14.25%和13.59%,整體銷售量仍高達671.14萬人份;而產品收入超越水痘疫苗的帶狀皰疹疫苗,2023年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僅為135.12萬人份和66.35萬人份,銷量不足前者的1/10。
這是帶狀皰疹疫苗低滲透率的體現。根據國投證券今年1月的研報,截至2023年底,欣安立適和感維在中國40歲以上人群中的滲透率僅為0.4%(而實際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人群滲透率預計小于該數值),中國帶狀皰疹疫苗市場仍有待開拓。
根據百克生物2月2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目前帶狀皰疹疫苗已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準入,前期準入較早的地區銷售情況較好。截至2023年底,公司帶狀皰疹疫苗已有效覆蓋全國近三分之一接種點,預計2024年,接種點覆蓋率將持續增加。而由于帶狀皰疹疫苗上市銷售,推廣費用相應增加,銷售費用同比增加57.22%至6.47億元。
盡管帶狀皰疹疫苗放量明顯,但在水痘疫苗國內市場容量下降、鼻噴流感疫苗滲透率有待打開的背景下,百克生物并未把“寶”押在一個產品上。
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圍繞三個層次布局研發管線:一是升級換代,如百白破疫苗(三組分)、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二是填補國內空白,如帶狀皰疹疫苗、鼻噴流感疫苗等;三是完全研發創新,如破傷風單抗、HSV-2疫苗、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性疫苗等。
截至2023年末,百克生物在研項目共計16項,包括13種疫苗和3種傳染病預防相關的單克隆抗體,其中處于已獲批臨床試驗及申請注冊階段的項目6項。
具體來看,液體鼻噴流感疫苗即將申請上市許可,項目進展基本與預期一致;百白破疫苗(三組分)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準備工作;狂犬單抗正在進行I期臨床研究;破傷風單抗以及二倍體狂犬疫苗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批準,即將開展Ⅰ期臨床研究;佐劑流感疫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HSV-2疫苗以及Hib疫苗計劃于2024年開展臨床試驗申報工作。
同時,公司開始加碼mRNA疫苗技術平臺。2023年6月,百克生物與傳信生物簽訂對外投資協議,計劃按一次定價、分期實施的原則,根據項目研發進度分步對傳信生物進行增資及股權收購,并最終持有其100%股權,整體投資周期約3—4年。首期以1.5億元認購傳信生物新增注冊資本后,對傳信生物持股17.64%。
與之相對應,2023年度,百克生物的研發投入為1.9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0.89%;研發費用為1.99億元,同比增加48.34%,其中重組帶狀皰疹疫苗、HSV-2疫苗、RSV抗體等項目投入同比增加較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沃森生物、歐林生物等同行業公司相比,百克生物的研發投入強度較弱,10.89%的研發投入比例低約10個百分點和30個百分點,1.99億元的研發投入亦低于3.64億元的同行業平均水平。
3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百克生物證券部并發送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暫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蘭素英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