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3 09:44:49
每經編輯 趙云
2月23日早盤,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逼近3000點。中證A50指數小幅震蕩,截至9:42微跌0.17%。
Wind數據顯示,中證A50指數開年以來的表現僅次于紅利指數,截至2月22日收盤,年內累計上漲2.04%。2月19日,摩根資產、易方達、華泰柏瑞等10家中大型公募發行了中證A50ETF產品。
據了解,中證A50指數選取了滬深兩市50只代表性大市值龍頭公司,堪稱升級版的中國“漂亮50”。在編制方案上,有別于傳統寬基指數,中證A50指數采用了三個更具“特色”的編制因子——剔除了ESG得分較低的企業、分行業優選大市值龍頭且所選成分股皆為互聯互通標的,用全新視角刻畫了A股行業代表性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可謂新一代的核心資產標桿指數。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首批發行的中證A50ETF,摩根中證A50ETF在基金合同中對分紅條款做了一個特別的設計,即每季度最后一個交易日ETF相對標的指數的超額收益率為正時,會強制分紅,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額收益率的60%。
相比場外公募基金,ETF基金的分紅前提有所不同:基金的收益分配不須以彌補浮動虧損為前提,收益分配后有可能使除息后的基金份額凈值低于面值。簡單來說,就是ETF在基金份額凈值小于1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把相對于標的指數的超額收益分派給投資者。
對投資者而言,強制分紅的條款意味著只要基金達到合同約定條件,就會每季度進行現金分紅,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擁有一份可預期的現金流。有了分紅機制,投資者可以ETF持有和現金分紅“兩手抓”、“兩不誤”。以摩根中證A50ETF為例,一方面,投資者可以通過長期持有摩根中證A50ETF,享受中國新經濟增長的紅利,爭取基金凈值增長回報;另一方面可以通過ETF定期分紅機制,每季度都有機會獲得一部分現金落袋可供自由支配,獲得了特別的ETF持有體驗。
對于長期配置ETF的投資者,分紅設計更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投資者面對市場短期波動時更加從容,從而更堅定地踐行長期理念,也有更大的概率能夠享受基金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效應。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首席執行官王瓊慧表示:“中證A50指數將有助于投資者挖掘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境內外資金配置A股核心資產的重要標的。我們將攜手國內合作伙伴,充分發揮摩根集團全球優勢,共同將中國的‘新漂亮50’推向世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